云书屋
云书屋 > 智能工厂 >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意外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意外访客

  智能工厂

“可是李总,世界上的物质现象可是非常繁复的。而所谓的五行,那只是一种笼统的归纳,仅仅是为了方便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而设定的观念。如果要把所有我们现在已知的物质现象和运行规律包括进去,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正如谈涵伟所提到的问题,华思建为难就为难在这个地方。


就目前已知的物理现象和物质的变化规则,根本就不需要用到七台超级计算机来演化,这简直是天大的浪费。


而李孝敏张口闭口的阴阳五行理论,在华思建这种正儿八经的科学主义者听来,不过就是一些唬小孩的玩意儿。


如果按照他自己的理解,应该是用一台到两台新型的超级计算机,就已经足够容纳全部已知的物质现象,并且将这些资料编译为数学模型,输入到数据库之中。


那又是为了什么,需要动用五台超级计算机来记录这些程序呢?


所谓的“五行”,在这里自然之的是代号分别为金木水火土的那五台超级光电混合计算机,它们其实就是充当着类似于渲染器的功能,为主机“太一”建立的宏微观地球模型填写具体的数据变化运算。


而华思建最担心的就是这个,数据的储存根本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这些数据的不断相互作用和变化。需要运算的数据量太大的话,“太一”上搭载的主系统很可能会因为无法承受,从而引起整个模拟程式的总崩溃。


这也是当初“地球模拟器”工程的主要经验和教训之一,数据的海量变化,才是最大的难题所在。就算用七台超级计算机来分担这些运算量,在华思建看来,也是天方夜谭。


而李孝敏一直不肯详细透露终端机的性能,也让华思建有着不满,但既然人家肯花钱,他也无所谓。


该提的意见都提了,至于拍板的事情。还是由李孝敏这个出资方来做。


可与此同时,华思建的心情也很激动,对于这个项目。他是满怀热忱的。一旦按照李孝敏所提出的要求建立起了这个“行星模型”,那么与之相比起来,天宇集团早年的那个所谓“地球模拟器”,就成了小孩子的玩具那般不值一提。


随后。华思建开始扳着手指慢吞吞地说起来:“首先,这个宏观角度尺寸一公里的设定,将就着还能对付过去。”


“其次,这个微观角度尺寸要小些,一公里的话。我担心会因为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太大而导致主机系统承受不起,或许还要分出一些运算优先级,用以进行详细的微观描述处理。”


“这第三点嘛,‘五行’这五台副系统,一次规则渲染能否保证根据变化实时修改渲染效果,也即是规则的变化速度和时效性。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以现在的计算机性能分析,完全没有信心。”


“假如再进行缩小。分别由几百个同样大小实验室来分担运算处理。系统的实际效果也许会变得更理想一些,这基本足够满足实验室的用度了。”


华思建一直以来都希望这样做,只是这样会大量占用其他实验室的超级计算机系统,成本上不划算。


“最后一点!”华思建伸出了一根手指头,认真的说着:“维持正常世界观察角度和原子级别的微观角度。我担心这会引起整个模拟世界的数据运算基础冲突,导致数据不匹配。从而引发塌陷效应。”


“暂时来说,就这个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其他的可能性,在具体搭建系统的时候。还会不断出现。以我曾经有过的经验来看,你所设想的这个系统,难度还是太高了些,不切实际。”


华思建的这些问题,主要还是停留在计算机现有的硬件基础以及运算方式上,电子计算机的二元运算纯在天然的问题,无法处理复杂的运算。


甚至可以说,二元运算就像加减乘除,无论过程如何复杂,结果在一开始已经很注定。而想要构建一个贴近现实的模拟地球环境,模糊化的运算才是合理的。


但这虽然合理,却无法做到。


华思建并不知道,科技协会早就已经抛弃了电子计算机硬件系统,以及落后的二元运算方法,甚至已经构建出了一个相当真实的虚拟空间。


不过“洪荒古域”的真实情况,属于古文会的机密,李孝敏不可能对这些外人提及,只好一遍又一遍的解释,在涉及机密的内容上,含糊其辞。


有一次,李孝敏对华思建的话语连连摇头:“你还是没有明白我话语中的真意,我只要求你们建立一个基础的模型,然后将你们掌握的各种物理规则输入到计算机之中,而真正的主系统则会由另外的超级计算机担任。”


“实际上来说,这个实验室级别的虚拟网络工程,只是借用了‘太一’和其他的计算机组件作为基础平台,你们国家科学院的工作只是输入知识,运算工作则交给我们进行处理”


不仅是华思建和谈涵伟一阵茫然,就连叶宜伟也是一头雾水,完全搞不懂李孝敏的想法。


既然还是要另外调用超级计算机,那还建立这个模拟行星系统做什么?难道是吃饱了撑着,耍人玩吗?


这这不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嘛,在华思建看来,他们辛辛苦苦,就是为了做一个摆设出来吗?


虽然不好当面指责李孝敏的无聊,但三人在心里却是暗自腹诽不已,觉得李孝敏是在没事找事,逗着他们玩。


这人啊,心中有气,脸色自然就有些不好看了。


这些国家科学院的院士,那个不是行业里面的翘楚,虽然平时不飞扬跋扈,但心中自由一股傲气,哪能被人耍了还忍气吞声的?


李孝敏看他们神情这样难看,哪里还不明白他们的想法,当即轻轻笑了一声:“你们想错了!我所说的实验室级超计算机,模拟的对象是各种科学仪器和演剧设备,将作为‘模拟行星’系统的一些外围分支。”


“模拟科学仪器设备?外围分支?”谈涵伟先是一愣。然后才恍然大悟,一下子大声叫了起来:“李总,你的意思是先行建立各种科学仪器设备的数学模型。然后再让科学仪器的模型调用到‘模拟行星’的大系统中,然后再进行运算对吧?!”


“那不如去掉什么‘模拟行星这’个大模型,单纯就用两至三台超级计算机,针对各种物理规则进行记录和运算推演就好啦。在这个基础上。再动用数台超级计算机,建立其相应科学仪器的数学模型,这样不就可以很简单的解决所有问题了吗?”


华思建还是没有完全明白,在他看来,那个不切实际的“模拟行星”系统。如果能够单纯的为实验室研究提供基础的虚拟物理环境,肯定比投入到不切实际的空想中要划算得多。


而一旁的叶宜伟也听明白了,他作为国防部长,同时也是在军方内部主管着学科协调委员会,平时就要照顾方方面面意见,他与华思建这种单纯的科学家不同,见识和眼界都要广得多。


这时候,叶宜伟也亲自对华思建耐心的解释:“我猜测。李总的意思是现在这个虚拟的星球模型效用不大。但随着我们的超级计算机技术不断向前发展,运算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更先进的运算方式出现,最终一定能够建立其一个完全拟真地地球。”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根据早期准备好的这个系统,然后再依靠虚拟的行星数据模型。从而直观地对整个地球圈作全面剖析,并且深入研究。现在建立一个粗略的模型。只是为以后打基础而已。”


在叶宜伟的理解中,李孝敏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一步一步的推动虚拟网络技术的进步。毕竟从天宇集团为军方假设第一个信息对接网络以来,建立虚拟世界的构想就已经诞生了。


虽然局限于当前的技术程度,但不代表现在就可以放着不管,凡事有准备总比没准备要强。


“可以这么理解,但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对于这些人的怀疑和犹豫,李孝敏有些哭笑不得,这明显是对科技协会的计算机技术不信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