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智能工厂 > 第六百四十章 武汉重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四十章 武汉重工

  智能工厂

第六百四十章 武汉重工


1946年十二月,寒冷的冬季笼罩着武汉,这座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其实严格来说,武汉作为重工业城市并不能说是“新兴”,不过考虑到规模和技术层次的跨越性发展,用这个词也不为过。


在清朝末期,武汉就是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武汉经济圈,即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经济区,在这一时期的武汉经济圈包括今天的湖南、湖北、江西、河南等地区。


武汉经济圈在当时全国经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这是当时中部崛起的历史见证。追溯历史上著名的湘商,都必须把这个事实放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从以武汉为龙头的中国中部的发展中来认识湘商的历史地位。


武汉之所以能在中国早期工业化中处于领先地位,主要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武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首先,武汉地处华中腹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在古代与近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凭借汉水、长江之利,可以内进外出、通江达海,成为商业贸易的集散地。明清以来,武汉商业的繁盛主要就是凭藉这一区位优势,而湖湘大地正处在这一地理区位上。


研究城市发展历史的人都知道,长沙在历史上城市的发展规模早于武汉,只是因为近代才被武汉超越。


原因很简单,当铁路运输还没有上升为主要的交通路线时,长沙的区位优势难以与武汉相提并论。


其次是资源优势,华中的资源优势在全国非常突出,这里是全国的主要粮食产区,有丰富的铁矿石、煤炭、木材以及有色金属资源。


这里有着传统的生产加工技术,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加上交通便利,其资源优势较容易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就是为什么华中直至解革开放以前一直处于中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原因所在。


武汉城市中心地位形成的第二个因素是武汉近代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在张之洞主政湖北期间,先后创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机器厂、汉阳铁厂钢轨厂、湖北缫丝局、湖北纺纱局、湖北制麻局等近代企业,占同期全国新建官办与官商合办企业的24%,为全国之冠。


同时,张之洞倡办实业,亦促进了民办企业的发展。1897年民族资本家宋炜臣兴办的汉口燮昌火柴厂,年产火柴1亿盒,是全国最大的火柴厂。


据统计,至1911年,武汉有较大型的官办、民办企业28家,资本额达1724万元,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第二位。在武汉的现代工业发展的同时,传统商业优势进一步发挥,并由内贸型的商业重镇一跃而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商埠。汉口在19世纪末成为国内最大的米谷集散中心。汉口的直接对外贸易,1903年已突破1200万两白银,1905年更突破3500万两。


汉口的间接对外贸易亦然,间接贸易进出口最高数字从1880年的4200万余两发展到1899年的6700余万两,1904年突破1亿两大关。无论是直接贸易还是间接贸易,都有数倍增长。


以致有人声称:“汉口商务在光绪三十一二年间,其茂盛较之京沪犹驾而上之”,城市的经济功能由商业独秀发展到工商并重。


发达的水路交通使新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武汉经济圈中充满活力的一员。从整体上讲新化的经济结构当时还是一个资源型经济,而处于前期工业化中的武汉则对资源有着巨大的需求。


资源型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交通运输条件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不优先解决交通运输问题资源优势不可能转变为经济优势,新化资源型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水路交通,这是借自然力而形成的生产力,是最经济的动力资源。


有湖南第二大河之誉的资江贯穿新化全境,并通过其支流将新化各地联成一体,越是靠近江河的地方资源也就越是优先开发。


例如目前已知最著名的炉茅江煤田就位于由资江、大洋江、沙江围成的三角地带,面积有十余平方公里,煤矿都是沿河岸开发,因为木材和煤矿通过资江经益阳顺流而下进入洞庭湖是一条非常便捷的交通运输线。


美国的规模化工业,也是依托于五大湖的便利水运,毕竟大型工业器械的运输和物资调配,水运都比陆地运输要廉价而快捷得多。


钟泱望着缓缓而淌的长江之水,心中自然有着计较,以长江为大动脉,沿江而下,将成为中国未来的重工业核心,与东北三省遥相呼应。


原本的两广地区,将逐渐转为精密仪器生产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发展重工业还是必须依托大江大河才可以,并且需要更加广阔的平原地带。


广西地形复杂,在战争时期用于防守和稳固发展倒还可以,可如今战争即将结束,正是转为民生建设的关键时刻,完全有必要改变以前的发展思路。


至于广东,便利的海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自不必说,非常适合发展贸易和轻工业生产。重工业产业则不断向北迁移,其中武汉是核心之一。


这不仅是钟泱一个人的意思,也是产经联内部的决定,并且这个迁移计划已经开始实施。


再回头望了一眼东逝的长江水,钟泱一言不发,离开了河岸,乘坐着专车,一路飞驰而去。


另外一边,长江岸旁的一家大型工厂正在隆隆作响,即便是冷风呼啸的季节,也丝毫没有影响工人们工作的热情。


武汉重工,一家才刚刚成立的大型机床制造公司,背后的出资方是刘浩然开办的兴华社。具体来说,兴华社原本是一家以贸易为主的公司,不过由于华联的经济政策缘故,现在兴华社早已将经营重心转到实业上来。


华联为了鼓励工业实体经济的发展,出台了大量政策以保证企业家的利益,这其实没什么出奇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就主持秦国变法,一改六国的重商弊政,重农抑商,维持国本,结果为大秦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根基。


后世诸多庸才,不知其中奥妙,还言商君此举愚昧,简直是不知所谓。


按照当时的人类技术水平,农业生产才是根本,商业本身不产生任何利润,却反而占据大量财富。长久如此,自然就人心趋利,国家积弱。


在工业时代,其实也是一样,德国为何支持一心屠戮犹太人的希特勒登上元首的宝座?


还不是因为犹太商人不事生产,却并接着商业手段巧取豪夺,占据了大部分的国家资源,使得实体经济被他们所操纵着。


以至于数年爆发一次经济危机,甚至出现大萧条这样的惨状。工业化生产积累了超过以往历史财富的总和,人民却连温饱都得不到,这怎么可以?


所以钟泱在制定经济发展方略的时候,就提出了重工抑商,通过严格的政策保护让产品的生产者享受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利润所得。


产经联这个组织的创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企业家自己联合起来,构建一个覆盖全球的销售渠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