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智能工厂 > 第六百三十九章 网络技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三十九章 网络技术

  智能工厂

第六百三十九章 网络技术


钟泱建立了古文会,并且利用技术的力量帮助陈泽、刘浩然还有伊忠明他们三人分别创建了三个横跨多个行业的巨型实业集团。


它们分别是天宇集团、兴华社以及青竹化工,三家公司又各有各的研究重心,其中网络信息这一块就由天宇集团来负责开拓。


对于这一点,陈泽自是非常上心,这不仅关系到集团未来的发展大计,也是他个人成就的不断积累。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和思索,他的目光早已不再是过去那个小富即安的农村私塾先生的儿子。


野心和**,就如同炽烈的火焰一样,滚动在他的眸光中。


说起网络技术的发展,还是要多谢中国核能物理研究计划,因为这个计划对信息的大规模整理协调有着极高要求,从而促使了信息的网络化交流出现。


而政fu主持开发的这一项技术,便毫无疑问的向天宇集团提出了技术上的要求,这种需要直接决定了这个技术的研发和得出成果,甚至不必钟泱从中提示。


华联的科研计划体系已经日渐完善,作为另一个时空穿越而来的钟泱,对整个国家的干涉也越来越少,因为那已经没多大必要了。


从工业化时代进入到的信息化时代,仅仅需要钟泱在背后轻轻的推上一把,剩下的事情,人们会自己去完成。


而陈泽,就是这些人之一,他以最大的热忱投入到了这个研究项目之中,甚至放下集团内其他的事务,专门来到南华大学处理研究课题所涉及的细节,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对网络信息系统开发的重视程度。


离开了南京,在第二天晚上,陈泽便乘坐着专机回到了他“阔别已久”的广州。


虽然仅仅是离开了学校两天,但陡然从严肃、纪律森严的军营气氛中,突然回到平静的校园,竟让他生起好久不见的感慨。


“阿泽!有两个好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一见到陈泽,网络技术部的杨老的神情像个兴奋的孩子,快乐地说道。


“两个好消息?才离开两天,就有好消息?看来我的运气真不错!”听到这话,陈泽心里也是又惊又喜,坐正了身子:“杨老就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吧!”


“呵呵!”看到陈泽迫不及待,杨老得意地笑了起来,“好,就不为难你了。第一个好消息,我先不告诉你,你稍坐一下,我这就打电话给夏教授,让他这就过来,待会儿,你还是听他自己给你说明吧。”


说完,也不管陈泽反应过来没有,就乐呵呵地走出去,到客厅打电话去了。


陈泽听杨老介绍过夏教授,他是南华大学新开设的软件系主任。当初杨老还打算把陈泽引荐给他,只是因为萧强考虑到目前还是以硬件为主,暂时没向他请教的必要,婉言拒绝了。


那么说,第一个喜讯是软件方面的。


想来也难怪,硬件的实现,总是非常困难的。相比较而言,软件要容易许多。


软件设计,主要是怕闭门造车,所设计的软件是否符合客户的要求,影响到软件能够迅速推广。尤其是像现在这个时代,计算机还是昂贵的奢侈品,在国内,只有很少的政fu单位或者产经联核心企业,才有财力和资格少量购置。


而软件设计的对象,也是针对这些客户。


这就常常出现,软件设计者,不明白要求单位的具体运用流程,盲目设计,然后设计出来的软件,又遭到运用单位的抵制。这就形成了软件和实用的脱节,让计算机编程,更加显得神秘高深,程序员成为象牙塔中的学者。


像当初钟泱所提出明晰的设计思想和要求,又并不具有专业性的特点,限于硬件制约,这时的软件本身也不大,对现代这些编程高手来说,那是小菜一碟,短时间出成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陈泽还在猜测这是哪方面的软件,杨教授已经打完电话回来了,他还没有坐下,就激动地说道:“阿泽,你的运气真不错啊,今天,我今天才得到消息,由电子工业部六所、我们学校,和南方信息公司,已经做出了全世界第一套的以太局域网系统!”


“太好了!”陈泽一下从椅子里跳出来,大声欢呼,又叫了一声,“太棒了!”


他太高兴了!


其实不必钟泱说,渐渐深入这一行的陈泽也很是清楚,所谓局域网、城域网、互联网,从广义的概念上说,没有区别,只是网络覆盖范围有所不同。网络的确切含义,就是通过不同的技术和物理介质,将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所以说,现在出现了可行的商业化局域网系统,已经奠定了第一步基础!


当然,在客观上而言,局域网和互联网仍然存在着天壤之别,这不只是硬件技术手段上的区别,也包括相关的通讯协议软件。


网络,这个名词,形象地说明了计算机联网的具体形态。


同一单位的计算机组成的网络,那就是局域网;不同的网络,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在同城连接,也就是同城网;而更高一层的,则是不同城市、不同网络的融合,再上去,还有国家之家的联结。


因此,一个完整的互联网,就是大网套着小网,层层相接。


局域网之所以简单,是在于它在建立的初期,就是在统一规划下建设起来的,铺设专门的电缆,连接上网络传输设备,就能够正常运用。


大型的城域网和广域网,就不可能这么简单,这已经涉及到电信的领域了。


因此,在不同的网络、个人用户之间,由于不可能铺设专门的电缆,都是利用现成的电信网络,以电信的大型交换机进行数据传输转换。


陈泽想要把因特网的控制权掌握在手中,至少,从目前来看,似乎是极不现实的。


通过和杨老前天的谈话,他知道,在国内一些研究部门之间已经出现了互联网的雏形,随着通讯协议的规范化,不少的大学、研究部门已经将各自内部的局域网进行广域互联。


但是,这个时候的互联网,实在是太简陋了。


电子邮件和文字资料提供,是这个时代国外互联网络的基本特征,与钟泱所提到过的那种精彩纷呈的互联网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自然是由于技术的落后所造成的。


正是你因为有着憧憬,陈泽才有一种想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先在国内的网络建设成一个高速的网络骨干通道,将周边国家的网络建设,吸引到这个网络中来。


他对网络的体系结构,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不管怎样大小的网络,都是上级应用层,对下级服务层,所提出服务要求。只要这个服务层是在自己手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相当于把互联网的关键,掌握在了自己的控制之中!


只是,他还要想办法,绕过政fu部门的介入。


这一点,不能急,要计划地循序渐进,这一点,他心中十分明了。


陈泽高兴过后,笑着对杨老说:“杨老,这套系统,能不能对外出售啊?”


“做出来就是用的,当然会对外出售了!”杨老理所当然地说道。


陈泽非常欣喜于民用化以太网系统的成功,尽管这个项目没有他的参与,也并不属于他。


在这个时代,因为人类科技的落后,哪怕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要实现网络技术的普及也不太现实。


别忘了,现在也才不过是1946年的年末!原本时空的历史上,互联网可是在半个世纪后才出现的跨越性技术!


正因为这个,陈泽当然应该高兴。


现在的他,还没来得及专门为网络技术的研究和设立新的研发机构,更没有厂房、流水线、工人,能够大量使用国内已有的技术产品,就不需要再多花费成本了。


无论是实用性,还是对自己异能的保密性而言,都是可喜可贺的大事!


陈泽还在兴奋中,门外传来了敲门声,杨老的女儿杨兰心赶去开门,一个老头子说了句“兰心啊”,就算是打过了招呼,直奔杨老的书房。


这位老人就是南华大学内专门教授网络技术学科的夏老。


老人也有六十多岁了,脸上还是满面红光,只是已经有了一些老人斑,一进门,就看到了起身肃立的陈泽,上下打量着他,眼神充满了对后辈的赞许。


“你就是陈泽?不错,很有才干啊!你提出的项目,对学生们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作用太大了!这些日子,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其中,我有好多年没有看到大家这么积极的场面了!好,非常好!”


老人心中很清楚,学生们之所以会这么自觉,这么踊跃,萧强的悬赏刺激,起着无可估量的效果。


当然,他对这样的情况,是极为反感的,奖励对学生们的刺激作用,也就不会告诉陈泽了。


网络技术的诞生时间还是太短了,夏老以前是搞数学的,后来才接受天宇集团的资助,转为投入到这一个项目的开发中来,至今都还没有三年时间,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算得上是奇迹了。


陈泽被他一连串夸奖,好象他提出的系统工程,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样,给弄得有些不好意思。


其实,他提出的图形用户界面完全是个新词汇,是从古文会内部的电脑系统中得到的灵感。钟泱为核心会员少量提供的个人电脑中,使用的就是比较成熟的微软办公系统。


要是在原本的时空里,这一种技术改变的提出恐怕要等到1980年,那时才有图形工作站。最初的设想,是方便工程师们做图面设计,直观地看到设计效果。


而被引用到操作系统,还要等到苹果公司在1984年推出的麦金塔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