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智能工厂 > 第三百八十四章 华中战役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八十四章 华中战役

  智能工厂

第三百八十四章 华中战役


继续跟在殷向洲的身后,一行人来到了一处坦克的生产车间,成品和半成品的暴熊坦克都整齐的排列与一边。


半空中巨大的机械吊臂在横梁上缓缓一定,还可以清楚的看见采用了复合装甲技术铸造而成的新型坦克炮塔部件,以及数量不等的坦克底盘。


大量的工程人员还在忙碌地进行着的工作,对于近来参观的这些显贵要员们不理不睬。只有在有人问及一些基本的问题之时,才会做些简单的回答,即使是这样,也多半不涉及技术机密。


电焊的弧光和燃烧的铁屑在这里横飞,车间里到处都是弥漫着浓郁的重金属气味,但对于大部分从事金属加工工作的老板们,这就是世间最为迷人的香气。


他们不是官僚政客,而是靠着经营实业公司起家的产经联会员


指着平放在大型托盘上坦克外甲,殷向洲此时正是意气风发复合装甲是由两层以上不同性能的防护材料组成的非均质坦克装甲。一般来说,是由一种或者几种物理性能不同的材料,按照一定的层次比例复合而成,依靠各个层次之间物理性能的差异来干扰来袭弹丸或射流的穿透,消耗其能量,并最终达到阻止穿透的目的。我们研究所目前开发出来的复合型装甲分为金属与金属复合装甲、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以及间隔装甲三种,它们均具有较强的综合防护性能。”


“普通装甲是用单一材料制成的,如钢装甲、铝合金装甲,又称均质装甲。随着反坦克炮弹火箭弹的穿透力不断增大,均质装甲抵御不了这类武器的攻击。继续增加装甲的厚度固然可以提高坦克的防护力,但增加装甲度势必增加坦克的重量,影响坦克的机动性。”


“所以我们想出用不同的制成多层装甲,这就是复合装甲。由于所用的材料不同,复合装甲有多种,有的内外两用金属,中间夹一层非金属材料;有的由四五层金层、非金属材料叠合而成。有的复合装甲各层之间留有空隙,称为间隙式装甲。”


殷向洲在古文会体系内的研究所工作已经超过十年,其中几乎所有的,都花在了金属加工工艺上面。而军用装甲技术的科技研发工作,更是他的重中之重,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绝非偶然。


刘浩然对于复合装甲技术非常感兴趣,且性格比较直接,便当即问起了其中的技术细节请问这种复合装甲的基本理论依据是?”这点算是问出了大家的心声,虽然都明白这个技术是基于早期表明硬化钢的制造工艺,但还是不清楚其内在的理论基础。


望着众人充满求知欲的目光,殷向洲感到非常兴奋,在座者大多都是经营实业起家,要么就是军中的技术部官员,对于科技研发都不算外行,更不会像政客和官僚那样有着轻视的态度。


让这些人参与到整个华联的管理核心之中,确实是为整个社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他用沉稳的语速介绍着复合装甲的基本原理复合装甲有多层,穿甲弹或破甲弹每穿透一层都要消耗一定的能量。由于各层材料硬度不同,可以使穿甲弹的弹芯或破甲弹的金属射流改变方向,甚至把穿甲弹芯折断。因此,复合装甲的防穿透能力比均质装甲要高得多。在装甲的单位面积重量相同时,复合装甲抗破甲弹的能力比均质钢装甲提高两倍。”


坦克的发展史,就是坦克装甲不断增厚的历史。而坦克的防弹能力不单和装甲厚度有关,同时也与装甲的抗弹能力有关。


二战时期,**党部队英制坦克的装甲,就比日本坦克同样厚度的日制镍铬钢板更坚固。纳粹德国的坦克由于缺乏镍铬原料,不得不采用表面渗碳等复杂工艺保证其抗弹能力。


而战争中期苏联生产的坦克,由于战时简化工艺,同样厚度的装甲,其抗弹能力比战前生产的坦克差很多,而在中国坦克博物馆展出的20世纪50年代的苏制t-54坦克,其装甲表面有冲击的痕迹,据说采用冲击强化工艺以增强抗弹力。


自从1936年破甲弹诞生以来,坦克被迫不断加厚装甲厚度。


破甲弹对轧制均质装甲rha的破甲威力约为其弹头直径的6到7倍。一枚120毫米的破甲弹,其破甲厚度为720到840毫米。


如果设计师把坦克四周装甲都搞到这一厚度,那么,坦克的战斗全重会大于100吨,会成为真正的铁乌龟。20世纪60年代,世界一线主战坦克前主装甲厚度发展到了200毫米上下,坦克的重量也接近到一个极限。


要维持过桥能力和运载的方便性,主战坦克的重量和装甲就不能再大幅度增加。苏联首先在其4主战坦克上创造性地使用复合装甲。具体来说,就是前装甲共三层,外层为80毫米厚钢质装甲,中间层为104毫米厚的玻璃纤维板,内层为20毫米厚的钢质装甲,即钢板中夹带玻璃纤维板。


同厚度的玻璃纤维板的抗弹能力不及同等厚度的装甲钢,但同重量的玻璃纤维板其抗弹能力却要超过同重量的装甲钢。


这样,通过采用复合装甲,苏联4主战坦克在重量只增加4吨的情况下,前主装甲抗穿甲弹能力几乎增加50,接近300毫米均质装甲钢的防护水准;抗破甲弹能力几乎增加90,达到约600毫米均质装甲钢的防护水准。


现在是1938年的六月,华联军方却已经在古文会的帮助下掌握了这种先进的装甲防护技术。而日本即便很快就能掌握聚能破甲弹技术,恐怕也无法对完成坦克外甲换装的华军正面对敌。


坦克的战场生存能力将会再一次大大提高,这就是技术力量所带来的压倒性优势


做完了基本的介绍和实体观摩,接下来就是实弹测试,走到外面的设计校场,一款经过外甲换装暴熊坦克正安静地停靠在场地中央,无声的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命运。


在殷向洲的指示下,几名扛着火拳ii型反坦克火箭炮的步兵便将目标锁定了用于测试的那辆暴熊坦克。


在发射药的催动下,“火拳”带着长长的尾焰,扑向了一百米外的目标。就在众人的注视中,火拳结结实实的印在了靶车的外甲上面,剧烈地碰撞甚至激荡起了让人顿生压抑的闷响。


这是一款大家所熟悉的第二代聚能破甲弹产品,在场的不少人对于这种破甲性能极高的武器都不陌生。


因为是依靠高温金属热流,火拳的破甲能力不依靠弹体的动能和弹头本身的硬度。如果是的任何一款坦克,在面对这种武器的时候,都表现得非常无力。


热能集束能够轻而易举的穿透坦克表面,通过爆炸产生的震荡波可以在坦克装甲的内侧产生高速飞散的尖锐金属碎片,造成有效杀伤。


这在,即便是华军的新一代主战坦克暴熊,这无法抵挡。就算是初代的火拳i型反坦克火箭筒,对于暴熊坦克而言也是巨大的威胁,被击中之后也很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用于测试的火拳ii型,准确的集中了靶车,剧烈地爆炸卷起了浓烟和火光。即便站在一百米开外,远远传来的爆炸余波还是吹动着所有人的衣角,昭示着这种武器那恐怖的威力。


虽然被滚烫的黑色浓烟遮挡了视线,但身为主要坦克生产商的刘浩然与陈泽都已经明白了这次试射定然是圆满成功。


原因很简单,破甲弹并没有穿透坦克的护甲就直接爆炸,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对坦克的伤害却没有多少。余波都消散在空气中,无法在坦克内部对驾驶人员形成有效杀伤。


一阵大风刮过,漆黑的浓烟便很快消散,靶车安然无恙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虽然隔着很远,不过大家手上都拿着军用望远镜,很轻易的就能确认了靶车的安全。顶多只是在首创部位留下了破损的凹痕。


这根本算不上伤害


一片吸气声响起,所有人都在惊叹于复合装甲的强大防御能力,居然连第二代的聚能破甲火箭弹都无法造成伤害


而在此时,殷向洲也不失时机的开始介绍起复合装甲的防御机制大家也都看到了,这种新型装甲的实际能力。多层复合装甲能够有效吸收碎甲弹爆炸产生的震荡波,并在不同质地的装甲板之间分散1震荡波本身的动能,保护坦克本身的安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