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智能工厂 > 第三百八十三章 复合装甲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八十三章 复合装甲

  智能工厂

第三百八十三章 复合装甲


前线的军事行动正在悄然进行,华北的新一轮攻势只是掩人耳目的假动作,安阳的自愿军已经不断撤离。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强大的空中运输能力,日本华北派遣军根本想象不到对面的敌军居然能用如此的手段脱离战场。


这就是工业技术为战争带来的变化,许多传统理念和战术思想都被颠覆,甚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战争的胜负。


柳州重型工业区,已经开始运作,第三期工程也已经全部完成,光是这里的工业产能,就抵得上三分之一个日本。


而产经联也没有就此满足,更大规模的桂北工业区同样在紧锣密鼓的策划设计之中,预计于明年开春动工兴建。整个工程将会耗时五年,但如果全部完成,并且柳州重工业基地继续充实根基,华联的工业产能将全面超越日本。


作为产经联现任的主席,兴华社的社长刘浩然,正立身于两米高的梳妆镜前,他的妻子正用温婉的双手帮他穿戴整齐。


今天他要去柳州出席复合装甲技术的内部会,第二研究所的所长殷向洲亲自主持会议,向与会者介绍军用金属开发小组最新的研究成果,数款能够大大提高华军装甲车辆的复合型装甲。


这一次可不止是兴华社,产经联内部十几家拥有相关产业领域的公司和企业都纷纷参加,其少不了华军的高级军官。


对于这种很可能改变战争态势的重大发明,没有人敢有任何的轻视。华联向来重视工业技术的夯实与发展,这点人所共知。


乘坐在的私人直升机的座舱内,刘浩然透过玻璃窗俯瞰着下方的柳州市。整座城市如今已是焕然一新,就如同一个巨大的棋盘,每一颗棋子都是一座工厂,充斥于其中,为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覆盖上了一片金属的外衣。


这是一座新兴的超大型工业城市,除了原本生活在这里的一百多万居民,还有超过一百五十万的移民在这里定居和工作。


这其中绝大部分是与工业生产有关的技术工人,以及他们的家庭成员。因为人口增加和收入提升,柳州的经济指数和消费水平在整个华联都是排名前五的城市。


飞往柳州市的北郊,那里现在还是军事管制区,是一处聚集了十五家大型军工企业的工厂区。内部的生产活动都与jūn_duì 挂钩,对保密性要求非常之严格。


厂区外围有一片停机坪,涂着鲜红色的方形格纹,非常醒目。


刚一下了直升机,刘浩然就与他的随从人员一起,跟在前来接应的勤务人员身后,朝着厂房区域走去。途中遇上了好几拨巡逻的卫兵,精悍肃杀的气息映照在黝黑的皮肤上,让人心惊肉跳。


因为是非常时期,连这里的防卫力量也大大加强了,居然出动军中的精锐替换了原本的厂卫和保安。


“浩然”熟悉的声音远远传来,正是一脸笑意的陈泽,他穿着轻薄凉爽的夏装,心情很是不。


“阿泽”见是老,刘浩然也是高兴,两双大手有力地握在了一起。瞄了一眼不远处的大厂房,刘浩然便转回视线,问起陈泽阿泽,听说你最近惹了麻烦?”


一说起这事,陈泽的脸上就浮现出了淡淡的苦恼,他微微摇头可不是嘛,我在柳北的火电厂惹上了环保局,那群家伙不依不挠,非要找我麻烦。”


火电厂污染严重,因为在管理上的失职,天宇集团下属的这家火电厂企业出现了超标排放废气的事情。大量粉尘飘散四周,被当地居民捅到了市环保局里面。


结果最后还上了报纸,越闹越大。


“哈哈,你也够倒霉,不过这事还是快点处理比较妥当,你也不想被环保局纠缠不休吧。真要出了大问题,权限值的损失可不小哦。”刘浩然并不是幸灾乐祸,语气之中也没有嘲笑的意思,这点陈泽也是的。


“现在做生意啊,可不像以前那么舒服了。特别是在地方上的投资,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要考虑妥当,今天是环保局,是消防局,还有劳动保障部、卫生局之类的牛鬼蛇神,烦都烦死了。”


陈泽的这句话倒是说出了不少商家的心中话,全世界这么多地方,就属华联的投资环境最差。不是说经济环境不好,而是条条框框的规矩太多了,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原本许多外资,现在都已经逐渐撤出。


甚至很多国内商人,都宁愿选择在**党统治下的区域做生意和开办工厂等实业投资。要不是日本侵华带来了一些热钱回流,恐怕这种经济失血还要继续一段日子。


“没办法啊,现在地方官都是民选,省级以上的中央大员权力对地方的影响也是有限。就算我们想收买,也没几个官肯要啊,毕竟着关系到他们的政治生涯问题。”刘浩然其实也这事的无奈,别说其他人了,就算是产经联中的几大实业集团,也有不少产业安排在了中国其他省份和地区。


想要保护环境,在经济上就要付出代价,这是必然的。


古文会的影响力,刘浩然和陈泽都是明白,钟泱虽然不争权势和财富,但在许多事情上都有着的坚持,或者说是固执。


很少会因为权谋的需要而屈从,不过这一切也都是因为智能工厂的关系,没有强大的技术输出作为后盾和磁铁,又如何能够牢牢地吸住这些产经联内部的工商业巨无霸集团呢?


就像这次复合装甲的技术会,除了青竹化工的伊忠明没来之外,其余两大集团的老板都是亲自出面了。


没有人是傻蛋,这种装甲生产技术所代表的利润和带来军政两界影响力,都让大家垂涎欲滴。兴华社和天宇集团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其余中小型企业也不愿意过这个机会。


防具与远程武器的对抗,最早可以追溯到冷兵器时代的箭与甲,火器时代开始以后,随着弹的飞速发展,原始意义上的甲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火药诞生的早期,火器对人员的杀伤只能用恐怖来形容,而自火器时代的开始到坦克出现为止,可以说甲处于绝对劣势的状态。


这个时期步兵只有钢盔可以为头部提供有限的防护,而装甲汽车因为动力不足和越野性能差,无法大规模使用,导致野战时步兵冲锋过程中几乎没有丝毫防护,伤亡触目惊心。


事情到了1916年9月15日开始出现了重大转机,在这一天,有49辆菱形的钢铁怪物投入了当时陷入僵局的索姆河前线,轧轧的履带碾碎了德军的防线。


人类陆战史上划时代的兵器诞生了,英国人为了保密,给这一兵器取名“”原意为水箱,后来成为这一武器的正名“坦克”。


就是这样,一个现代陆战史上划时代的兵器诞生了。


在初期,坦克的防御都是靠铆接的高碳钢板,直到二战前,焊接和铸造等更加牢固可靠的装甲连接方式开始在坦克上投入使用,再加上合金钢的应用以及倾斜装甲理论的提出,使得坦克的防护水平不断的取得飞跃式提高。


不过,在这一时期,防护力的提高,还是主要靠增加装甲厚度来实现的,但是单纯依靠提高厚度的思路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受到动力系统技术水平和通过性的限制,坦克不可能造得太过沉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