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黑科技研究中心 > 第二百三十九章 首次亮相的方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三十九章 首次亮相的方远

  黑科技研究中心

不提暗中保护方远的这些人,国际数学家大会不愧是数学界的盛事,能被邀请来参加这次盛事的人在数学界收拾响当当的人物。


其他人方远并不认识,但很有兴趣认识一下。


这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b国举办的,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八天的学术报告会,第二部分是最有一天的颁奖典礼。


也就是说,方远在八天后才能知道这届菲奖的得主。


没到最后一刻,谁都不能放松,能来到这里的没有一个是弱者,都是数学界的强者。


这次被邀请前来进行学术报告的共有180余人,来自19个研究领域的杰出数学家。


只有方远一个年纪在25岁以下的。


但让人觉得好笑的就是,最年轻的这位,竟然是获得菲奖呼声最高的那位。


除了方远以外,来自京都大学的数学家共有八位,华人共有12位,在这里我们也能看得出来,京都大学数学专业在国内的地位。


就是有些可惜了,这12位华人中,只有方远一人获得了为时60分钟的学术报告资格。


其中还有三位获得了为时45分钟的学术报告时间。


剩下的就不用说了,理解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学术报告少于45分钟的就代表你和菲奖几乎无缘了。


也就是说,方远带着其他三位校友,在这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面,向着菲奖进军。


这是国人从未取得的成就,对国内数学界来说,这是最接近菲奖的一次。


就算没有方远,剩下的那三位也是有向菲奖冲击的能力的。


华国数学界将目光聚集在这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面,同时也放在这四位数学家的身上。


说实话,人们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面呢!


就像在刘祥之前,没有多少人关注110米栏一样,国际数学家大会向来就是少数人关注的事情。


一旦有华国人能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面获奖的话,那国人对他的关注就完全不一样了。


就像之前某位领导人说过的那样我们已经有诺奖了,现在就只差一个菲奖了。


在这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面会完成这位领导的期盼吗?华国人的名字会出现在这次菲奖的名单上面吗?


方远不知道,在最后名单下来之前,谁也不知道这次是哪四位数学家获得这样的荣誉。


不过,就算方远没有获得菲奖也没什么,毕竟对他来说机会还有很多呢!


但对剩下的那些华人数学家来说就不一样了,他们中几乎没有人还有资格参与下一次菲奖的评选了。


除了方远以外,剩下的那三位获得45分钟学术报告时间的校友,将会分别在第一个会议日和第三个工作日完成自己的学术报告。


据方远自己的计算,这三位校友获得菲奖的几率不会超过百分之一,也就是说他们几乎注定是要陪跑了。


好在有方远在保底,按照往常的惯例来说,方远获得菲奖的几率可以说是参加这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面最高的那个了。


国际数学家大会并没有让这些人久等,很快就正式拉开了序幕。


整个会议过程并没有什么波澜,实际上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举办之前,有哪些人要做哪些学术报告,对他们来说都已经是定下来的事情了。


几乎不会出现什么惊喜的,就算是有什么新的发现,也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在没有完善之前就在学术报告上面讲出来。


方远是在第四个会议日进行学术报告的,对方远来说还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景。


这个他参加发布会的时候完全不一样,要知道底下坐的这些人都是数学界响当当的人物。


每个人都想要获得最高的荣誉,所以不管是出自学术方面还是个人方面,他们都会尽自己全力找到你的漏洞,如果你不能让这些人满意的话,那么菲奖就注定和你无缘了。


不过对方远来说,这些人的提问自己完全可以招架的住。


不是方远自夸,整个会场里面能和他相提并论的根本就没有几个,甚至说句不好听的话,能和他相提并论的根本就没有。


这是lv8级别数学带给方远的底气,而且对方远已经在lv8的道路上前进很长的一段距离了。


果然,经过最初紧张的情绪之后,方远很快就进入状态。


这些数学家们对方远这个年轻人充满了好奇,bsd猜想已经存在几十年了,这么长的时间中有无数人对他发起冲击,但只有方远一个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事情,或者说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要知道方远满打满算也就23岁,竟然能做到这种事情?


数学不想其他的学科,它对一个人基础的要求格外的严格,不是说你有天赋就能做到在这个领域内畅通无阻的地步。


就算是数学小王子高斯,也不是只凭借天赋横行无阻的。


在那个时候,根本就找不到一个比他更努力的数学家。


看着台上侃侃而谈的年轻人,在这一瞬间,这些人好像明白了点什么。


怪不得这小子能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取得这样的成绩,看来还有点真材实料啊!


确实方远在学术上的成就不用多说,lv8的等级已经足够他应付所有的问题。


就算没有系统的帮助,只要是他想,能静下心来,达到现在的成绩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在这里,根据公式(13)可以推导出前面的结论,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证明bsd猜想最重要的工具,我将它成为方氏定理!”


“接下来......”


“......”


“由此可见,bsd猜想完全成立!”


在报告结束之后,方远一一解答这些人的问题,任何人想要通过一次学术报告就完全弄明白bsd猜想的证明,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坐的这些人,在来之前都已经熟读了方远发表的bsd猜想的证明。


正是如此,他们才会对这个年轻人充满敬佩。


在学术的世界里面,没有什么尔虞我诈,只要你有真正的实力,那你就会获得相应的地位。


接下来的学术报告,方远依旧像之前那样认真的听着。


但这也不耽误他私下的行动。


方远已经开始自己的计划了,来参加这次会议的12名华人科学家都已经和方远熟悉了起来。


既然方远有意结交的话,他们也不会摆什么架子,更何况对这位自己要是还摆架子的话,那自己是有多脑残啊?


就算他们是一心搞学术的,谁还能不知道方远这个名字?


在这个时代中,思想有多快,信息传递的就有多快,这一点也不夸张。


八个会议日很快就结束了,方远合上自己的小本本,这里面密密麻麻的记着这次会议他认为重要的结论。


还有一些他临时产生的灵感。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