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重生之百战将军 > 第四十一节 游击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一节 游击队

  重生之百战将军

只要他们能自行发展,叶磊愿意看到他们继续这么打下去。也许,这就是人民战争的一种吧


叶磊感觉要管的事情是越来越多。随着十二军的发展,根据地的扩大,他需要关注的不仅是打仗的问题,连粮食、食盐等关乎到根据地民生的部分也需要他认真考虑。


这也是他希望建立军区的主要原因。如果把整个辽东抗日根据地分为几个军分区,然后把守备团、民兵团、游击队、预备役等部分的工作下放到军分区管理,那他就有更多的精力考虑重要的问题。而不用像现在这样,不管哪方面、那个地方的问题都要集中到他这里。


按叶磊的想法,他是要把根据地分为抚松军分区、临长军分区、龙岗军分区、哈达岭军分区及千山军分区。到时只要给每个军分区分配一些主要的人员就能基本委任那里的基本防务。而十二军就可以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机动作战中。


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游击队的指挥由军分区负责之后,他们的指挥会更加方便,且会有更有针对性。这总比各师指挥,甚至比军部来指挥要好得很多。


虽然叶磊基本默认了游击队的快速发展,但他感觉这有些无序,针对性不强、组织性不高,且在没有统一指挥下,始终保持在小打小闹的程度,不能通过游击战改变一部分地区的力量态势,更无法把好不容易打出来的优势转化为胜势,也不能进一步把游击区变成根据地。如果没有十二军主力驻扎到那里,那游击区仍旧是游击区,顶多就是大了点而已。


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必须让整个辽东根据地,在游击队扩大游击区,再通过军分区守备部队的进驻而变成控制区,甚至是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用十二军作为威慑力量,保护根据地的安全。而民兵队和预备役正是进行如此过程的重要保障力量。


如果这几支队伍能通过正确的领导、灵活的指挥、多变的战术完善起来,那根据地的发展就会进入到良性发展过程,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但要做到这一切,那还是有几个条件没有完成。


一是,政治宣传工作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应该让更多的东北老百姓明白抗日的必要性,提高他们的觉悟,使他们支持抗日、支持抗联。只要有了这样的基础,游击队的活动、十二军的行动才能够获得更多老百姓的帮助,并让根据地逐步扩大。


二是,需要,教育过程需要,觉悟提高的过程需要,建立组织也是需要。


三是,需要政工、军事人员。这还是因为辽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太短,基础过于薄弱造成的结果。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可不是随便调个人就能当的。像叶磊,早就感觉到能力不足,正在不断地学习和补充。但这需要。不仅是叶磊,其他人也同样需要去学习更多的知识。现在的情况更像是赶鸭子上架,在政务方面,有点文化,管过一些人,又是靠得住、信得过的人,则马上就被提拔起来当上领导。而在军事方面,虽然建立起了抚松军校,但刚成立的军校根本来不及培养几个人。现在十二军的大多数指挥员,可以说都是打出来的。他们有勇敢、坚决等作为指挥员的一些素质,也有不少作战经验,各个都可以说是老战士,但他们在指挥方面可是比敌人差了很远。在十二军里,上面发来命令,他们只要执行就可以,很多问题,如后勤补给、训练等军部已经都考虑好了,并不需要他们操心。但到了军分区就不一样了。到那里要考虑的事情要远远多过现在。他们能胜任吗?


四是,部分地区是刚占领区域。根据实战需求,说不定十二军会暂时主动放弃那里。如果这时已经建立了根据地,那就不好执行这样的战术。这样做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且会打击老百姓的抗日热情。


事情都不可能一撮而就,都需要一个过程。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叶磊还是想试点一个军分区。如果效果不,那就继续推广。


曹亚范本就负责用地方守备部队和民兵部队,建立警报系统、守备系统、治安系统,预备役系统。叶磊感觉他是最适合胜任这一工作的人选。


而青岭岗军分区和抚松军分区就是叶磊要率先试点的两个军分区。


想要实施这一计划,光是有了想法还不够。在辽东抗日根据地里,重要决定都需要军事委员会的讨论才能执行。为此,叶磊准备在举行的军事委员会上再次把这件事情提出来。


第四十一节


游击队


第四十一节


游击队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