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女皇之路 > 第360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0章

  女皇之路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fon color=red><b></b>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第二十三章 儿女


李小九陛下比起他爹李二陛下来,无论是性情还是行政方式都让文武百官十分喜爱。


这就是个活生生的仁君呐!


而且,别看这位陛下长得文文弱弱的,他的武功已经远超太宗高祖,不但拿下了连隋炀帝和太宗都啃不下的硬骨头高句丽,还一统东方诸岛,成了名副其实的东方霸主。


只凭这一件功绩,就已经足够流芳百世了!


大唐的文武百官都与有荣焉。


而之后的收吐谷浑,平吐蕃,更是让众臣对李小九陛下的崇敬到了极点!


这样一个千古大帝,即使称‘天皇’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尽管李小九陛下有多少优点,也改变不了他是抽风帝李二陛下的亲儿子。


李小九陛下很少抽风,但这并不表示他不会抽风。


先是,天后借着追封故太子弘之际,追封了已经过世了十多年的长女,谥号为‘思’,一应丧仪都按照亲王制度。


之后,天后又收养了一个跟故太子长得十分肖似的小娘子为义女,册封为安定公主。


这两件还算小事,之后发生的事让长安上下官民都目瞪口呆。


就在长安上下因为太子忽然逝去而悲痛万分的时候,李小九陛下忽然降旨,扣留了所有入京奔丧的藩王。


不但如此,长安城的几路禁军的统领也被天后一纸敕令给抹成了白板。


朝中各位相公都被不同程度地贬谪了。


除了首相李绩是主动要求‘退休’的外,李义府、魏叔玉、长孙诠、薛元超和许圉师等人都被贬出了长安,政事堂居然只剩下许敬宗一个相公。


六部尚书侍郎也被大换血,不论他们曾经是哪个相公的亲信,还是二圣的直接心腹,没有一个不被撤换的……


替换的官员几乎都是新人——不是说他们的年纪轻,而是根本就没在中枢干过的生面孔,论起官职来,这些人最多就是一州一府的一把手而已,之前连六部侍郎都没当过!


这要怎么理事啊?


天皇陛下这难道不是抽了吗?!


可是,没有人敢发出半声异议。


君不见,连政事堂的相公们都不敢说半个字,乖乖的去外地道刺史了吗?


乃们这些四五六品的小官吏,有什么资格跳出来诉说委屈?


再说,现在整个长安城的兵马都在天后手上呢,天皇陛下要是朕那啥了,天后不会杀手不管的!


于是,困扰了吴诩和李小九多年的官场大换血行动就这样顺利的完成了。


当然,贬谪李三郎他们这些相公这一举动只是权宜之计,等风头过了,自然要把他们召回来的。


至于倒霉的许敬宗,他只是被吴诩给捉弄了而已。


谁让他总想往上蹦跶呢,这次就让他当一次猴大王,过一把当首相的瘾好了~~~~


大换血行动一直搞到了显庆七年年末。


新任西台侍郎上官仪上书二圣,认为应该早定东宫,以安天下。同时这位年轻的上官郎君还暗示,总把各地藩王扣在京城,是要出乱子的啊!


“把他们放回去,才会出乱子呢!”吴诩看了这上官仪的则子,不由嘿然冷笑。


一旁的李小九也在仔细看则子,他手上拿的这本则子也是一位新秀所呈,不过这一位看问题显然比上官仪深刻多了。


此人姓张,名文瓘,是新任的东台侍郎,之前一直在辽东半岛任职,这次被李小九陛下直接调过来任了东台侍郎,说是空降也不为过。


张侍郎也提到了要尽快选东宫的想法,但在藩王问题上,这位才俊却表示出赞同扣留藩王的举动,还提出以后的藩王册封最好是都给爵不给地,以避免自汉以来的藩王割据之祸……


这思想可够先进的啊!


李小九陛下不由暗暗称奇。


吴诩看他这样,也捞过这张侍郎的折子来看。


然后她也惊讶了。


张文瓘这一建议颇像是清朝入关后的政治制度,所有八旗贵族都不得出京城,所有王侯都只有爵位和俸禄,却没有封地……


这主意好是好,可真要提出了,那她跟李小九可真是要把朝堂上下都给得罪完了!


李唐宗室的那些老王爷们还不把他们俩个生吞了啊!


李小九的想法显然也跟吴诩差不多,他初看张文瓘的主意,也是眼前一亮,可仔细一想,李治还是摇摇头。


把所有宗亲王族都关在京城,看起来是好控制了,可谁知他们会不会趁机勾搭京中禁军,来个反围剿呢?!


当初他爹的‘玄武门之变’可是血淋淋的教训啊!


所以,扣押诸藩王只能是暂时的,等过完春节,还是得放他们回去。


而在此之前,倒确实该考虑一下新太子的问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