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盛世慈光(重生) > 第443章 迎接伤员,楚王发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43章 迎接伤员,楚王发怒

  盛世慈光(重生)

沐慈从不会坐以待毙,更何况这次为了保护自家王君。


双管齐下,一方面,沐慈派人蹲守天牢,自己每天三餐亲自去天牢陪梅容一起用膳,不然他是不肯吃的。


主审梅容一案的是兵部尚书杨业、权吏部尚书顾永继,还有个全程打酱油的淮南王。就是原淮南郡王,七皇子沐悠。


杨业在沐慈手里吃过亏,早学乖的就不提了。顾永继是今年春天才从地方上调回京,和楚王不是很熟,但一点也不敢怠慢。至于沐悠,他被德光帝抓壮丁的当天,就直接找上沐慈抱弟弟大腿哭了——我是被赶鸭子上架的,真不敢动你的人啊!


这种状态下,谁敢用力“审”梅容?御史揪住楚王利用身份职权随意进出天牢,影响审理一事,疯狂弹劾,还登了《言报》谴责楚王。


话说言官弹劾,对沐慈来说不痛不痒,就是德光帝,他又哪里舍得真饿着自家九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


沐慈其实也没有妨碍公务,让梅容有什么说什么,要什么资料档案也提供。只是大部分证据为工作记录和账本,都留在了楚地,朝廷得派人去取。谁知,朝廷的人刚取到,封存装箱带走,途中就不小心遇到一次劫匪,恶意纵火,想烧毁账册。好在锦衣卫给力,一路护送回来,并没有大问题。


因楚王欲立王君,已闹得天下皆知,如今王君人选梅容被关进天牢,楚王依然百般维护,让八卦这纷纷猜测——这胡子到底哪里得了楚王青睐,竟然非君不可呢?赤果果的灰小伙逆袭的好故事,立即翻出了百八十个版本,弄得八卦界沸沸扬扬,褒贬不一。


万众瞩目下,梅容一案就给天下人关注,但调查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若梅容在天牢呆的时间长了,没事也有事,对名声有碍。


果然就有自成是受灾群众的,要找梅容这个导致饥荒民变的幕后黑手讨说法。


沐慈也不着急,气定神闲地指示《每日朝闻》设了人物专版,趁着征西军打败西凉,即将胜利班师回朝的当口,对有功之臣做几期专项报道。


首先报道了常山王元帅的指挥若定。第二报道了白霖大将军的多年奋斗史,第三就是此战中崭露头角的定王府小将军——英勇无畏,冲锋在前的沐若松。


第四个被报道的就是梅容了,标题是《胜利背后,默默无闻的功臣们》,把梅容和其他后勤人员为此战所做的贡献,都以专访的形式报道了出来。连带把梅容之前打败红衣大食,差点殉国,还进献定海州和无数财物给朝廷的事也一并再次做了宣传。


作为《每日朝闻》的编辑窦哲,就负责此次人物专版,状元郎的战斗力是不容小觑的,为着他自己憋屈的青春,窦哲更欣赏纵横沙场的勇士,于是燃烧了状元的小宇宙,把每一期的人物都写得特别高大上,三言两语间就将读者带入了热血沸腾的场景,巴不得亲临战场,经历着血与火的激情时刻,为国做出应有贡献!!


《每日朝闻》天天加印,天天脱销,天京城附近造纸用的竹子苎麻都被砍光,若非楚王禁止伐木造纸,不知有多少树木要倒霉。


沐广孝,沐永清牵头做的《京报》,更写了一些相关人物的花边趣事,让这些功臣的人物形象更立体,更亲民,更受大家欢迎。当然也脱销了。


舆论工具很好用,就算梅容是胡子,可老百姓只关心谁让他吃饱穿暖,谁给他们安定生活,连做皇帝的是谁都不太在意的,哪会一直揪着胡子的血统不放。所以民众对梅容的好感度上升了许多,又知道他是有过开疆拓土的海战将军,更是对他倍加赞美。


沐慈再一次使出他提前布局,力挽狂澜的手段——若非早弄出报纸,有了引导舆论的工具,梅容入狱一事还真不好洗白。


这种有备而来的画风,让宫里的德光帝有一种不妙的预感。


难怪那么容易抓到梅容,也许……不,肯定!九弟就等着利用梅容入狱一事,欲扬先抑,做一场戏呢。


别说,德光帝还是挺了解沐慈的。


半个月后,梅容被告的罪名进行公审,公审地点并非官署衙门,而是楚王在英烈祠外搭了台子做为军事开放法庭,以后都在这里进行军事公审,任何人都可以去看。


楚地的证据很明显,梅容并没有做过任何中饱私囊的事,反而要求严格,力保每一粒粮食都用做军粮发放到位,而非被将官刮走。又有经手的证人证词,最终判定梅容非但无罪,反而有功。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见梅容监督运粮,规矩森严,执行细致,不让将官层层伸手,保证了军粮真正用于改善兵士伙食……用膝盖想也知道梅容有功无过,纯粹是得罪了人。


民众对梅容更是肃然起敬,就是骂他的人也一改之前的话风,转而夸奖起他。


至此,在楚王的支持下,这位定海将军利用报纸,利用这次的诬告,完成了惊天大逆转,华丽丽的转身,在广大人民面前树立了光辉正义的形象。甚至有想的深的人,纷纷猜测这是不是楚王的计策,不然楚王那么护短,他的人谁能抓得进牢房啊?


迫于巨大的舆论压力,包括德光帝在内的朝臣都不敢在征西军班师回朝的时候“谋害”功臣,只好把梅容无罪释放。


沐慈就在英烈祠外的公审台接回梅容,两人高调的手牵手,人山人海的围观群众很自觉分开一条路,目送感情笃深的两人一起回了楚王府。


回了家,自然是一番温存。


沐慈把梅容按在了碧澜池边,双手压着他的两只手,将人困住:“让我好好的,彻底的‘检查’,看看亲爱的你有没有被坏人偷偷虐待……”


梅容虽然一只手就能挣脱沐慈,但他乖乖躺着任君为所欲为,面上还一本正经,严正申诉:“王,人家有好好保护自己贞洁的……”


沐慈挑眉:“是么?我不放心,还是想先‘检查’一遍…”然后细细从梅容的脖子一路往下检查到……


“嗯~~”


“怎么瘦了?口感没以前好。”沐慈点评。


梅容看着面前这个一天三餐进天牢陪自己吃饭的爱人,闷笑出声,蓝眼睛不断放电:“没有啊,大家都说我被你养的白白胖胖的。”


“不对啊,你关了大半个月,不该晚上孤枕难眠,想我想的瘦了吗?”


梅容从善如流:“哎呀,这么一说,我还真感觉自己瘦了好多……不然……”他一贯放得开,抬腿勾住沐慈,“你再用你的……细细给我检查检查……”


沐慈就真的,深入浅出的,把梅容翻来覆去细细“检查”了一番……


……


第二日梅容理所当然的又睡懒觉起晚了,沐慈却没离开卧室,用屏风隔开区域处理公务。


两人表白心迹准备成婚,正是好得蜜里调油的时候,梅容一梳洗完毕沐慈就把人堵在净室抱着互亲了一顿,两人才心满意足把早餐摆在卧室,舒舒服服在自己家用膳。


因公事多,用完膳沐慈继续处理公务,梅容刚被放出来,索性休息一天,缠着沐慈坐一块儿看他理事。


乐招对闪瞎眼的恩爱秀已经有了点免疫力,不徐不疾的汇报道:“试图在西北烧毁记录与账册的,已确定是镇国大将军李启东的人手,他是镇北公李启信的堂弟,因父母早亡被李启信之父收养,和亲弟弟也差不了多少。”


乐招接手梅容的事,在西北盯着修建粮道事务,因梅容被诬告,需要他那边的记录和账册证明清白。因楚地把控严格,没人能下手,于是朝廷官员拿着证据刚走出楚地,差点就被蒙面人一锅端,毁灭证据好叫梅容百口莫辩。


乐招早留了心,来个黄雀在后,锦衣卫给力把人都逮住了,才让朝廷官员顺利带着相关资料回京,还了梅容清白。


否则,这事闹大又迟迟没证据,不仅是梅容要倒霉,沐慈也要受牵连。毕竟梅容是楚王撑腰的人,又是欲册立的王君,平时更是代表楚王在外行事的。


可见背后之人目的不简单。


沐慈对此心知肚明,却从不见他着急,慢条斯理被喂着吃了一个葱油卷,拿毛巾给梅容擦擦手,淡淡问:“动机呢?”


“李启东只说自己监管不严,推出一个手下说是他狭私报复。因为梅总不近人情,送粮都是实数,还全军公示,断了他们盘剥的财路。”


梅容一点不认为自己做错了,拿了一个糯米梅花糕吃,觉得不错把咬了一半的投喂给沐慈,充分扮演好一个贤内助的角色,没有发表意见……反正有自家男人顶在前面。


话说梅容在海上奋斗多年,都是自己顶在最前面,出生入死,现在这种有人罩着,被人保护在羽翼下的滋味……挺不错的。


沐慈道:“这边言官弹劾,那边烧毁资料,可见有人背后筹划,京中必有人在搞鬼,继续往下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