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盛世慈光(重生) > 第243章 劝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3章 劝和

  盛世慈光(重生)

沐慈在王家转了一圈。王家不大,随便转转就没地方可转了,院子小,两个儿子住的地方还是用一道墙隔开的一个小院,兄弟两各占一边。


家中也没有华丽的摆设,处处透着简朴。仆人和帮佣也少。


一个丞相,过得可称寒酸,沐慈心里敬佩又难受,可也知道姨父姨母不会接受他赠与的房屋田产,幸而乐恕准备的礼物都比较值钱,金银也够多,这个最实惠。


谢望从厨房出来,便去了主屋,果然见王又伦在看礼物。


谢望看到礼匣子夹层的金银,问:“收不收呢?”


“收下吧,是外甥的一片心。”王又伦叹道,“将来,都给阿浓带回去。”


他的小阿浓也大了,留不了两年,在天京城不比地方,婚嫁是一笔大开销,而且……女儿是去做楚王妃的,嫁妆太寒酸了实在……他怕女儿被人看不起。


处处需要金银。


王又伦不贪腐,寒门出身家中几乎没有产业,一家子只靠他的收入,送往迎来的开销都靠老妻统计张罗。


虽如今官居一品,俸禄算高的,还有职钱,禄粟,厨料,薪炭诸物,增给,公用钱,职田等名目繁多的津贴。但架不住天京城是天子脚下,繁华不是旁处可比,消费不是普通人家能负担的。


若不是老妻会操持,一个铜子扳成两半花,在天京城他这点俸禄,就是分分钟饿死全家的命。


有必要的时候,王又伦还会卖字赚外快,比如应某酒店的邀约写个招牌对联什么的,就能得一笔润笔费。老妻、大媳妇和小女还会做针线贴补,下厨房都是亲自去的。


王又伦对妻子也歉疚,所以并不死心眼的拒绝这份好意。


再说了,他收下也不是为自己,只等女儿嫁过去,当嫁妆陪回去,是一样的。


沐慈看礼物没被退回,便放了心。他很喜欢王又伦,虽然刚直却并不迂腐,也知道为家人妥协。


沐慈还了解到,王之宏一门心思科举,可王之瑞性子跳脱,并不爱读书,对经商有兴趣,大概因为从小心疼母亲操劳,想要改善家里的生活,叫母亲能享福的关系。


可王又廷不准。


沐慈就有个主意:“姨父,二表哥既然志不在科举,想来勉强也让他不快活,不如让他进我王府里,学着帮我管一管琐碎事务。我的王府初设,需要可信的人来帮我,将来他能力足够,想留在王府也行,我助他单干也可以,一让二表哥得偿所愿,二来也好改善一下家中境况。”


王又廷不同意,但也不好直接拒绝好意,只说:“阿瑞还小,还是等订了亲看能不能收一收性子,再说前程吧。”


沐慈也不勉强。


倒是王之瑞听到,也不在意,背着父亲对沐慈挤眉弄眼,被王又伦一个锅贴打蔫了。


谢望倒开明,端了饭菜来,嗔怪丈夫:“孩子平安康健就好,也不要过多干涉他,做个商人也是一样好的。”


“不一样,做了商户,入了商籍,以后子子孙孙都是商户,虽也能科举,到底矮了一头,如何能行?我怕孙儿将来怨我。”王又伦所在政事堂,是整个大幸权力的中枢,在皇族之下,处于金字塔第二层,看起来很风光,可也分了三六九等。


第一等自然是世家出身;第二类是寒门;而以雷岳为代表的商户出身的子弟,天生矮人一头,只居三等,平时升迁要比旁人难一些,议政也不敢太过出风头。


也少有商户出身的人能做成高官的,雷岳可以说是独一份,但他虽也是参知政事,年纪最长,资历最老,精明强干,却在三参政中居于末尾,难事杂事都给他管。


这还是仰赖他千难万难娶了个世家女为妻。


就算雷岳的家族十分富有,雷岳本身也会做人,花钱宴请比谁都大方,可还是会被其他官员,甚至出身寒门的官员看不起。


这样的境况,王又伦怎么肯让自家儿子投身商籍?


沐慈也知道自己一时半会儿,不可能打破这种工商阶级的分界。他权势再大,也不会随意触动整个大幸朝的读书人,造成国家局势动荡。


一家人聊了其他话题,吃过午膳,沐慈就告辞了。


“姨母,你要保重身体,您病了,我会心疼的。”沐慈说。


“好,你也保重,不要受伤,也不要生病。”谢望叮咛。


“知道了。”


谢望看沐慈,就是看自家人,拿出两双黑鞋面的厚底鞋:“我知道你喜欢穿这鞋,又做了两双。”


沐慈握住姨母长出老茧的手,轻吹:“别做了,手疼的。”


“是给你穿的,不疼。”


“我心疼。”


谢望心都软的要化了,摸沐慈的小脸,心疼再叮咛一句:“如今你熬出了头,姨妈虽盼你小心过日子,事事顺遂,可也知道你如今这身份,再小心也会有人挑毛病。”


谢望倒是个通透的,沐慈只道:“都算不得什么大事。”


“你啊,是个有本事的,姨妈知道。姨妈就是不想你委屈了自己。咱们不要有害人之心,可若谁敢欺负你,一定要反击回去,叫人怕你惧你不敢害你,知道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