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盛世慈光(重生) > 第134章 兵权与烧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4章 兵权与烧鹅

  盛世慈光(重生)

牟渔也希望沐慈有兵,不管他想不想继位。


但是牟渔还是对天授帝摇了头!


定王遇刺后,沐慈劳心劳力给两方势力找了一个新的平衡点。这时候去动,太敏感。


天授帝叹气。的确很难,他全盛时期都没办法撼动定王,定王对御前六军掌控力可见一斑。


三十年布局,天授帝还把他唯一的亲外甥女嫁去做定王府世子妃,哪料到本该是重点保护对象的贞世子会为个庶出兄弟而战死殉国呢?如今还让懂军懂政的将门虎女杨氏成了世子妃,更不好抢夺了。


再怎么说,西北威远候杨氏那一支,是边军中除了镇北公之外最大的一股力量,是天授帝的死忠粉,也不好和杨氏翻脸。


世子妃杨氏,还是他这个皇帝一力促成的婚姻,本来他老丈人杨涯是死活不答应的么。怎么也不肯把自家最优秀的大孙女嫁给一个吃货懒鬼,大孙女比沐希贤还大了两三岁。


可天授帝一意孤行,就为让二房的力量强一点,与大房争夺,好让兄弟生隙,分化定王府实力。如今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害到自己。


/(tot)/~~还让不让人睡个好觉了?


还有个朝阳,不省心。


天授帝气闷了,定王好端端的养个那么泼辣的女儿来干啥?他自己还纵着让她成了小九郎的“姐姐”,结果九郎对她,总是心慈手软。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连着砸了几次啊摔。


天授帝面色转冷,问:“最近王重戬怎么了?”那家伙几天不闹场笑话不消停的。


牟渔对天京城的事了如指掌,道:“左氏一族下天牢待审,王重戬的二夫人正是左氏女,老郡公怕受牵连,将那女子连同庶出子女都送到梁州的田庄软禁。将王重戬打折了腿带去了西山别院。”


天授帝怒道:“胡闹,就这么把儿媳丢在天京城也不管管?派人去申饬,自家婆娘要看好,别天天回娘家裹乱。也派人去催催朝阳,让她回家侍奉家翁与夫君。”天授帝道。


牟渔冷冷一眼看着卫终。


——别装死,这是你的活儿。


卫终只好硬着头皮,上前把这不讨好的差事应下。


天授帝一咬牙,道:“有机会还是逼一逼,实在不行……”


天授帝的手指又开始搓动,这是准备硬来,血洗了,虽然他和沐慈一样不赞同简单粗暴招人恨的方法,可危急时刻若定王府站错队,也算师出有名。


牟渔郑重点点头:“儿臣会吩咐何秋军。”


御前军动不了,只能退而求其次。


天授帝考虑好一会儿,下定决心道:“若事不可为,就先让九郎做侍卫六军左都督,与寿王相互扶持。”


寿王是侍卫六军大都督。


其实一开始天授帝就盘算——把沐承瑾接回来,让自己亲弟寿王和他的最爱小九郎握手言和,将来九郎继位,叔侄不要反目,相互支持。


一会儿见了寿王,好好和他说一说,合则两利的事,他应该不会反对。况且亲弟也不是带兵的料,交给九郎……九郎一定会做得很好,假以时日让侍卫六军实力超越御前军也未可知。


天授帝很期待,道:“临渊,明天你把侍卫军三个大将军都叫进来,让他们先认认九郎。”又想起来问,“君逢好些了没有?”


白君逢是侍卫六军大将军白霖,牟渔之前的御林军大统领,天授帝的心腹,侍卫六军的隐形领导者。


因上次寿王去练兵,与白霖冲突。他心情不好喝酒,莫名因争风吃醋受伤。本来只是一些外伤,可能对方用的武器不干净,白霖一直被感染困扰,高烧昏迷,若不是体质够好几乎撑不过来。


牟渔表情稍微放松一点,道:“因阿弟的外伤消毒缝合的确有效,白将军脱离了危险,已经在好转,只是到底虚弱,康复需要几日。”


“君逢康复了,就直接听命于九郎。”天授帝又欣慰一笑,“再让九郎有空整理好《长乐外伤论》,有这么个宝物在手,九郎掌兵容易得很。”


当兵的比文人可爱多了,热血直爽。谁有能力,他们就服从谁;谁赏识他们,就为谁效忠;谁体恤他们性命,便会为谁而效死。


而他的宝贝九郎,能力有,会赏识,更弄出个外伤新治法,可以救活无数伤兵,连白霖都因他而捡回一条命。所以,九郎想要收伏这些个兵兵将将,真不是难事。


牟渔也深以为然。


解决了问题,天授帝心情大好:“定王常夸他家长孙有乃父之风,喜读兵书。你找些兵书给九郎送去,先让定王孙对九郎讲讲基础的,然后再找将军们给九郎上课去。”


以九郎的身体,不可能跑侍卫六军所在的天京城郊的西山大营,实践暂时有点困难……先丰富一下理论知识吧。


然后叫卫终把寿王传唤进宫,哥两准备好好说道说道了。


……


牟渔遵令,出宫去一趟西山大营,看里面一切如常,便对三个大将军传达了天授帝的意思。中午路过明丽街,他心思一动,进了聚德斋,也不要包间,只在二楼大厅寻了个雅座,一边听坊间最新的传言新闻。


长乐王理政的事,不仅是各家权贵头痛,与后妃皇子相关的家族急得跳脚。坊间讨论也热闹。


不过这里风向有利,因百姓想法简单,谁给大家活路走,就支持谁,所以民间对紫微星下凡,多个良策活人无数的长乐王更支持。


士林则褒贬不一。读书人最喜欢清谈时政,那个反应激烈啊,各种诗会酒会,朋友相聚,都是在讨论,或者说讨伐长乐王。


牟渔就听得聚德斋里,三三两两一桌的人都在说这事,虽没有指名道姓,只争论“唯嫡唯长”还是“唯贤”?


实际上能让人开始讨论“唯贤”,不得不说是长乐王的一种成功。


牟渔吃着小点心等自己外带的烧鹅弄好,心道:正主儿不急,到把旁人都急死了。想到沐慈并没有继位的打算,再听争论得快要打起来的几桌人,不由得暗自好笑,有一种——全世界只有我最接近他,最了解他的自豪优越。


沐慈对他极其信任,比对天授帝更信任……牟渔嘴角微勾。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