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征服者之占据东瀛当反贼 > 十六章 征伐日本的真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十六章 征伐日本的真相

  征服者之占据东瀛当反贼

第十六章征伐日本的真相.


大都元朝皇宫


咸宁殿,地上铺着丝绸制作的硕大的欧亚大陆地图。孛儿只斤·忽必烈此刻正坐在地图中欣赏自己的疆域。


很悲剧,昔日的庞大的蒙古帝国如今已经四分五裂,地图上由西到东,远在东欧的钦察汗国,西亚的伊尔汗国,中亚的察合台汗国,叶密立河流域的窝阔台汗国,最东才是忽必烈的大元国。


忽必烈满脸遗憾,为什么同是苍狼和白鹿的子孙,他们就不能理解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蒙古帝国的千秋大业,数十年之前,蒙古jūn_duì 如同奔腾的洪流,没有任何能人能够阻挡他们的滚滚向前,蒙古帝国以极少的人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征服,无数文明皆在蒙古人的的滚滚洪流中被冲的支离破碎。但是蒙古帝国征服只是一时之基,自己所做的才是万世之本!


忽必烈想不通,他的同胞兄弟怎么如此短视!他要建立起真正的文明,是要长久的统治,而不想只是昙花一现的征服。


地图上的忽必烈相当尴尬,此刻地图上真正属于他的只不过一大块地方,不足全图的六分之一,实际上忽必烈管辖的政治版图仅止中原地区、东北地区、吐蕃地区、蒙古草原全境,西伯利亚南部地区以及今新疆东半部。


当年蒙古铁骑不过二十几万,近百年的发展,虽然现在蒙古人口暴增了几倍,但随着帝国的分裂,属于忽必烈支配的蒙古骑兵还不到二十万。


靠着不到二十万的蒙古骑兵,忽必烈控制着四十几万色目人jūn_duì (契丹,金,回纥等),又借助着四十几万色目人jūn_duì 牢牢的掌控近百万汉人jūn_duì 。


老了!忽必烈感慨,才不到一会他的腿就有点酸,他将大腿毫无形象的伸展开,那里地图上正是南宋,他的脚指头此刻伸过了长江。


襄阳城去年就拿下来了,吕文焕这老东西投降的好啊,自己激动的直接就给吕文焕加封昭勇大将军、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襄汉大都督等官职,原本以为南宋丢了襄阳,剩下的不过探囊取物,就调集了上百万jūn_duì ,兵分四路全线进攻,没想到整整又打了一年多,南宋依然坚挺!


坐久了忽必烈的腰有点麻了,一侧身就看到地图上的西北部,忽必烈的脸上不由一阵抽搐,窝阔台汗国的可汗,自己亲爱的堂弟海都,趁着自己全力攻打南宋的时候,捅了自己的菊花,忽必烈只能紧急抽调了整整十万蒙古铁骑和海都的jūn_duì 在伊犁河畔对峙,此时忽必烈忽然觉得自己的大股都隐隐作痛。


国力抽调一空,除了前线作战的jūn_duì 之外,忽必烈安排自己最忠心的手下史天泽和刘复亨分别坐阵中原和山东,以镇压四方的叛乱。


但元朝大都现在的jūn_duì 不足三万,这让忽必烈没有安全感,尽管都是自己的心腹,都跟随自己多年,他还是对这二个早就试探过无数次忠诚度的手下不放心。


史天泽已经七十几岁了,忽必烈把他儿孙全部调去南宋战场,想那老货也没有什么想法了,而刘复亨正当壮年,比较难办,刚好撮尔小邦日本国不服管教,就把刘复亨调遣去远征日本,把他的大部分jūn_duì 留在山东,这样一来自己就放心了,不知道远征军在日本进展如何了?


此时,忽必烈感到有些累了,近侍太监呈上一碗千年人参汤,忽必烈接过一饮而尽,感觉失去的精力正在逐渐提升回来,忽必烈感慨道:“越老越要补啊!”


在忽必烈运筹帷幄中原,动则就调动几十万大军的部署时,刘淮还在日本算计着区区数千的兵力。


且山城,刘淮下令jūn_duì 继续征讨叛逆,竹崎季长此刻带着武士正兴致勃勃的去附近的城町做些爱做的事,大批足轻也欢呼雀跃的加入。在这个时代,战胜后做些征服者该做的事情在日本早就习已为常了。


“长门南面是长井家的周防国,北面是伊东家的石见国,其中长井家,领备前、备中,、备后、周防四国守护,是西北第一大名。武士骑兵大约有三千人,可以动员一万五千的足轻部队。”大友赖泰尽职尽责的解说本州岛西北部的局势。


“根据手下传来的消息,长井家正在进行评定,对是否加入讨幕大军进行讨论,已经进行了一天还没有结果出来。”新加入的佐贺众上忍甚六也不甘示弱。


“这个安芸国怎么把长井家的领地隔开了?”参军王仲一眼发现了关键。


“安芸国本来也是长井家的领地,不过被镰仓幕府剥夺了,现在是幕府的武田信时担任安芸守。”大友赖泰对西国大名与镰仓幕府间的恩怨了如指掌。


“先暂时放过周防国,明日兵发石见国!”刘淮作出决定。


“统领大人,可以先派人劝降石见国。”大友赖泰进言。


刘淮不置可否,想了想还是勉强点了点头。


石见银山!刘淮不可能放过,接近世界三分之一的储量,虽然此刻大局未定,还没办法大规模开采,但作为刘淮未来主要的财富来源,即使石见国现在降伏,将来也无论如何也要握在手中。


备前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