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隋朝大老板 > 005小食大才
字体:      护眼 关灯

005小食大才

  隋朝大老板

杨暕已是酒足饭饱,苏游也已东倒西歪,众人留下一地的垃圾,缓缓收拾了帐帘软榻草席等物后,又开始上路。


兵痞们的欢声笑语也多了起来,古代一般的平头百姓是只吃早饭和午饭的,但这些人沾杨暕的光,不仅仅吃上了午饭,还吃上了美味,那种高人一等的满足和骄傲随着谈笑声高速膨胀着,车轻马快,步步不生尘。


苏游倒是累得够呛,主要还是昨夜的经历让他惊吓莫名,接下来这半天还在马车的颠簸和做饭的火头之下透支了体力;尽管车依然还在颠簸,苏游却在紫苏和青荇的叽叽喳喳中沉沉睡了过去。——苏游此时已经换了马车,并且紫苏和青荇恐怕要成为他做饭的下手了;显然,他已经获得了“大厨”的待遇。


“下车了,下车了。”耳畔的呼叫让苏游醒了过来,习惯性看了看表,已经近四点了,这当然是投宿的时候,苏游不用想也知道是到了临潼了。——这是到长安的最后一站,同时也是东出长安的第一站。


这里的街道还算是繁华,来来往往的行人,主色依然是土黄色和灰色。有点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情调,黄色是军装,上至皇帝官员下至士兵小吏家居的服装都以黄色为主,区别只在于,皇帝的衣服上多了个十三环的带扣,有金的,也有铁的。


苏游浑浑噩噩地随着众人下了车,进了个独门的两进小院,安顿好杨暕和女眷在后院住下后,他和兵痞们又收拾了半天前院,擦干一身臭汗后正想休停一会时,却见尚德来了。


苏游整理好衣衫,本以为是杨暕要见他,却被他直接带进了厨房。


想想自己的一厢情愿,苏游竟不由笑了,而后又从愤愤而归于平静。想着自己不过是一个流民,差距就如同总统之与清洁工,难道总统会有兴致去知道一个清洁工的名姓吗?再说啦,人家钱老都有那样的觉悟,“吃到好吃的鸡蛋,也并不需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的”,那么,自己就安安心心做那只默默下蛋的母鸡好了。


“既来之,则安之”,苏游一时半会也没什么主意,就在杨暕这棵大树下乘乘凉也好,给他当几天厨子又算得了什么呢?至少在这没有人会怀疑他是杀人犯,也没有人会来查他的“貌阅”。


苏游下定决心以后,终于有了正式做厨子的觉悟。他正在给清蒸鲤鱼调酱料的时候,却听院外一阵喧闹,原来是有人来访。


苏游从厨房里远远看去,只见一个高大肥胖的青年领着几个侍卫走进了小院,口中却说道,“阿孩,想不到啊,又走在了大哥前面。”


“哈哈,王兄来得真快,小弟刚还在河边等了半天,想不到却在此处遇上了;小弟刚得了个好厨子,大哥一定要留下一起用饭。”杨暕挽着兄长杨昭的手臂,两人的样子,可谓亲密无间。


苏游似笑非笑地看着一起进院的两个大胖子,暗想着这是杨广的两个儿子。又不免想到白驼山伟人来,伟人说,“我们国家人们物阜民丰,健康快乐,幸福指数世界第二。”


如果伟人家能代表整个国家的话,事实也正如他所言。于是苏游的脑袋里突然出现了一张张胖脸:金大胖,金二胖,金三胖……当然,少不了金光闪闪的主体思想。


两人才进屋,尚德也随后来到了厨房,自然是吩咐苏游好好做菜。当时采取一日两餐制,以适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生活习惯。早餐在七点左右,吃得多些,因为要应付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称为“大食”;下午三四点再吃一顿,因为就要天黑了,不能再去劳动,所以吃得少些,称为“小食”。


而三餐制当时只在上层社会和士人当中流行,诸侯也是一日三餐,只有皇室四餐。西汉时,给叛变被流放的淮南王的圣旨上,就专门点出,“减一日三餐为两餐”。宋朝以后,老百姓才一天吃上了三顿的,这归功于宋代经济的繁荣,除了酒肆之间不再如唐代被约束在市坊中间,夜市晚上不实行宵禁,晚上夜生活丰富,所以才加一顿晚饭。就婚姻而言,三国两晋之前从一而终的妇女多改嫁的少,经历过几十年的三国纷乱以后,中国的总人口从四千万直接降到了两千多万,于是,妇女改嫁的传统也变得稀松。


就文化属性而言,传统文化在政治文化和经济文化面前,往往一败涂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