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隋朝大老板 > 538量变质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538量变质变

  隋朝大老板

岭南之地在这个时代还是犯人流放之所,后世的两广、福建和江西的小部分地区,看起来地盘很大,但总人口数量怕是与南中的人口也不相上下。,


散居在南海各地的人口最多不过四五十万而已,这与大隋的四千多万人口一比根本就是个零头了。


尽管有人觉得苏游出身南海,拿下南海是必须的,但苏游自己却并不认为如此。


最重要的是,南盘江上游属于南中的部分已在去年经过整修,云中军从上游方舟东下进入珠江易如反掌,想要征伐高州总管冯盎并非遥不可及的事。


当然,打仗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


任何事情,总要讲究个轻重缓急。


早在两年前,苏游便已定下大计,出南中的第一步是要征伐高丽以正大义之名,而后在中原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再慢慢渗透进中原.......——这一步棋开了个好头,而后面的棋路也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至于第二步棋,则是在适当的时候拿下巴蜀,以此威迫江南和关中。


巴蜀之地易守难攻,但处于长江的上游,可以以船队对江南地区保持威压,又能仿照当年武侯的策略兵出祁山,对关中地区也有可以出兵的可能。


与中原地区相比,巴蜀之地不足两百万的人口也算是地广人稀了,但这个地区在战略上却依然是势在必得。


苏云帆早在一年前便已做好了出兵巴蜀的准备,直到李孝恭兵出大散关,这个计划终于可以开始重新提上日程了。


可巴蜀地广人稀,李孝恭光是走遍这片土地也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更何况要征伐她了。


巴蜀的许多百姓,早就对南中特别是临沧心生向往!


新临沧城的由来,归结于当年苏游帮助东爨和西爨大败段如珪,而后有了他们的十年之约,以“刘备借荆州”的方式暂住在这片土地上。


如今十年将近,但谁还记得当年之约?谁还会没事找事地说起这十年之约?


令人如此淡忘的,自然是苏游展现出来的实力,以及苏游带来的文明。


经过了过年的建设之后,新临沧城已成为一座花园城市、工业城市以及大西南地区的第一物流中心,这儿汇集着南部诸国的商人,这些人或为旅行、或为买卖、或为享受,理所当然汇聚于此。


临沧城的船只,通过湄公河出海,或是航向西方或是进入中原;临沧城的陆路,早已由附国、党项等地沟通了西域!


茶马古道、海上丝绸之路,全都因为云中的文明而大放光彩。


临沧城的交易额,每年都保持着令人欣喜的增长态势,但苏云帆从来不会因为经济形势良好而逃避战争,——这世上又有什么买卖的利润能比得上战争红利呢?


自从苏游进入中原之后,苏云帆一面扩张南中的军事实力,一面大力整修从临沧到昆川各地的交通要道。之所以如此,一来是因为东川的铜矿迟早需要开采,更重要的却是随时准备进入巴蜀。


苏游当年建立起来的象兵,当年只有四百之数,这个数字到现在却已近两千了。


当初轻装简从就上阵的象兵部队如今也批了一身重甲,在重量和速度上虽然没法和后世的坦克相比,进攻方式也只有冲锋、踩踏以及象兵们投掷的手.雷;但苏云帆相信,只要这些象兵一亮相,肯定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对于进军巴蜀,苏云帆在战略上已蔑视了敌人,等待的只是苏游飞鸽传书来的命令。


一说到进军巴蜀,苏游才意识到自己离开南中已有一年时间了,如果可以的话,他真希望跟随自己来到中原的东爨军和西爨军能够回去看看......


而拿下巴蜀之后,又该由谁来镇守呢?苏游首先想到是便是李密。


自从瓦岗军在明面上投降了苏游之后,他便把翟让和吕忠肃招到了自己的身边,并把瓦岗军的领导权全权交给了李密。


做出这个决定,也是苏游的不得已而为之。


众所周知,在击杀张须陀之后蒲山公李密的声望便一时无两,前来领取粮食的人竟然只知李密而不知翟让,天知道翟让在苏游纳降之前心中有多么难受!


李密在声望最隆的时候也未尝没有想过自己自立,并且真的唆使属下散步苏游纳突厥公主图兰朵为小妾的谣言。


可现实给李密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他竟然败在了王世充之手,更为重要的是苏游的属下出现了一个百战百胜的李靖,还有他永远都无法忽视的坎。——苏游手中的武器!


李密的心灰意冷,并非因为身受重伤。


明面上的瓦岗军投降苏游,实际上是重归苏游的怀抱,但李密偏没有这样的觉悟;见到杨般若之后,李密更是意气消沉。


苏游却觉得李密是一个人才,至少李密能够理解自己制定的一些治国方略,其余人却只能跟着自己去胜利。


之所以没有把李密安排在自己身边参与内政,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李密的出身。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