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隋朝大老板 > 432修养生息
字体:      护眼 关灯

432修养生息

  隋朝大老板

相比于杨广的各种悲剧,苏游的小日子就显得滋润多了。


四个多月前,苏游带着自己的炮兵营和两千降卒回到了临沧城,来雁北第一时间便与东爨之主碧云公主展开了密切的会晤。


碧云公主与来雁北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说她们都是文艺女且又都又舞蹈弄棒的本事,两人都有了两个孩子.......


来雁北接待碧云公主之时,苏游则完成了对新加入的两万余新移民的安排。


到得九月中,临沧城常驻人口便已达到了四万人,这些人口显然不可能早出晚归临沧城周边种地为生,而是加入了苏游的各种流水线工厂。


至于新加入的居民所需要的食物,苏游则通过与碧云公主以及爨国昭、还有澜沧江上游的各个部族换取各种生活物资而获得。


苏游在临沧城建立的工厂,生产出来的小商品并非生活必需品,但拥有这些小商品之后,生活就能提高好几个档次;用这些商品去其他部族换取粮食,显然是无往而不利的。


苏游到来以前,南中交易市场中的通用货币是贝壳,更多的交易方式是以物易物;苏游建立起新的临沧城之后,很想建立起一套三极货币系统来,悲剧的是,临沧的矿产只有煤和铁。


黄金作为硬通货,苏游当然也偶尔能够收到,并且数量不少。


至于银和铜,苏游能够接触的就实在太少了。


苏游一直耿耿于怀的,还是昆川附近的东川铜矿,可要唆使碧云公主抛弃故土迁都大理,实在不是件简单的事。


再者说了,苏游明明知道东川有开采不尽的铜矿,可开采铜矿不需要人手吗?


就算从碧云公主手中弄来了东川铜矿,最后还是要雇佣东爨的人民去下矿开采,这意味着苏游需要付出紧俏的军用物资来换取现在毫无用处的铜.......


这不是入不敷出吗?


明知彼处有一座铜山,却不知如何下手的烦恼,只有苏游才懂。


来雁北与碧云公主交流之后,接下来要促成的大事情就是让大理附近的西爨人迁往临沧城南方了........


大理城的人口,除了爨国昭带去攻击濮部的一万多以外,还有六七万人,大理城周边也还有三四万人。


西爨的人口,其实与段氏的人口不相上下,这从双方的jūn_duì 数量上就能看出来。


与段氏的部民一样,尽管西爨和东爨世代为敌,可还是有些摇摆人随时会倒向有实力的一方,比如说这一次白人大迁移。


因为王伯当攻入大理城这个既成的事实,西爨的白人中已有好几个部族悄悄地向东爨递上了橄榄枝;直到爨国昭铁甲堡传来消息,要求大理的居民迁往南方的时候,更多的人选择了留在故土,摇身一变城了东爨。


白人和黑人,似乎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鸿沟。


事实上,愿意追随爨子恒南下的白人,也不过七八万人而已,这些人当然都会路过临沧。


此时,苏游再次做了好人,派出了自己早就造好的几十艘能够载重四五十吨的巨舰一连往返了三四次,不但替爨子恒的移民大业做足了贡献,而且让东爨人也看到了临沧城隐藏的实力。


见到了苏游的战船,王伯当自然又想起了苏游当年说过的航海梦想,又听说如今中原大乱,心思便就此动摇了起来。


待大理人迁移差不多时,王伯当第一时间来到了临沧,看了苏游的火炮和巨舰之后,才发现自己脱离真正的文明已经有了六七年。


若不是因为冬季是澜沧江的枯水期,说不准苏游已带领王伯当等人正式把战船驶入湄公河,由此开始参与争夺天下的游戏了。


大约在这个时候,爨国昭已经把濮部赶往南伞以西,随后便开始了向南方扩张的进程。


当日明为帮忙,实则监督的王朝,则带领四百象兵和一千从段如珪处俘虏过来的骑兵回到了临沧。


接下来的整个冬季,便是休养生息和厉兵秣马的最佳时候。


随着年节将近,临沧城百废俱兴,苏游的小日子也越发滋润起来。


这个冬季中,苏游除了偶尔去训练场看看来雁北张龙赵虎等人练兵之外,便是去流水线工厂中视察了,由于苏游大力发展了商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也都发展了起来。


临沧城的科技园中,种出了世界各地的瓜果,很快便繁衍到了周边地带。


而甘蔗是临沧城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在苏游先进的制糖技术下,甘蔗先是变成了白糖,而后便与外地换回了比如马匹粮食等重要的物质。


临沧城还大力发展了鸡鸭和鱼的养殖,所以进入秋天以后,工厂里便开始制造各种肉类罐头......


大业十二年的新年,便在临沧人的全民大生产中悄然到来。


东都的皇宫中,杨广照例在除夕之夜大宴群臣,只是他在今晚的笑声甚至比去年都更要少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