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隋朝大老板 > 375艰难险阻
字体:      护眼 关灯

375艰难险阻

  隋朝大老板

送走孙思邈,苏游便开始着手准备出使需要的东西了,大概就是带着充足的粮饷以及赏赐给南中王的礼品罢了。


此时已是六月中的时令,蜀郡最热的时间。


苏游等人在范卓等蜀郡官员的送别下,再次出了蜀郡南门。


这一次因为有女眷和辎重,行路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到得临邛郡时,已是两日后的中午了。


临邛郡的太守如约为苏游接风洗尘,苏游欣然前往,又派出人手前往芦山,召回那些留守下来在当地照顾老人的那几个护卫。


临邛郡倒不算是大隋和南中的交接处,但总算是边境地区最大的城市,苏游又花了两天的时间做足了出发的准备,包括雇几个向导和翻译。


依依不舍地与临邛郡郡守话别,苏游这才算是真正踏上出使之路,可第二天傍晚,大渡河便横亘在他们面前了。


大渡河是岷江最大支流,古称“沫水”。


大渡河有多柯河和麻尔柯河两个源头,汇合后称大金川、接纳小金川后称大渡河,在临邛境内安顺场附近东转,在乐山与岷江汇合。由于大渡河的长度与水量均超过乐山汇合处之上游的岷江,因此有人认为岷江水系的正源是大渡河,而不是岷江。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在大渡河边的安顺场遭清军围追堵截而全军覆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经强渡石棉县安顺场渡口,最后夺取了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不过,那传说中的泸定桥要到清朝康熙年间才能修建起来,如今苏游面临的只是三十余丈宽的滚滚江面,上面连根绳索都没有。


俗话说,水来土掩,兵来将挡,面对这没有桥的大渡河,苏游所能做的便只有修桥一途了。


命令传下之后,八百护卫便开始砍竹伐木,整整忙活了两天才把一条临时的浮桥修建起来。


这座浮桥很快便会在一场大雨之后被流水冲走,苏游有这个觉悟。


过了大渡河,接下来要走的也绝非坦途,如果说穿越大渡河是一次考验,那么接下来苏游要接受的考验便如唐僧西天取经路上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中的第二至第八十一难。


若想成功到达大理,其实可以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茶马道,二是蜀身毒道。


茶马道此时也才刚刚兴起,其实并不好走,后一条路则比茶马道近一些,但路况更加不好,到底走那条路更费事,谁也说不好。


经过一番讨论,苏游终于还是拍板了走茶马道;上路之后,苏游才发现,原来所谓的好走,也只是相对而言罢了。


一路上除了长途跋涉,风雨侵袭之外,还要经过许多人烟稀少的草原,茂密的森林,辽阔的平原,要涉过汹涌咆哮的河流,巍峨的雪峰,还要攀登陡削的岩壁。


人马必须紧贴着岩壁,才敢通过那些开凿在绝壁上的,三尺多宽的道路,稍有不慎即跌落万丈悬崖。若是两队相逢,进退无路,只得双方协商作价,将瘦弱马匹丢入悬岩之下,而让对方马匹通过。


还得当心头顶上滚落的山石,苏游他们就遭受过数次落石的袭击,十几名护卫被当场砸死,伤者达几十人。


除了天险之外,通过密林时,还有毒虫叮咬。此时正值盛夏,成群的蚊子铺天盖地,尽管苏游早就备好了充足的除瘴驱蚊药,却还是有不少护卫中毒发病,葬身在路途中。


毒虫之外,便是人的威胁,也许真正的威胁也只能来自于人吧?


苏游带着八百护卫,但山中的蛮人还是要钱不要命,以为是肥羊降临。


过了大渡河,理论上这里已是南中地界,实际却是三不管地带。这里盘踞的蛮番只认银子不认人,常走这条线的商队,每年都要按时打点,才能走得安生。


这些番蛮也不认识苏游的仪仗,也不知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看到苏游的马队带着辎重时,他们心中就只有一个字——抢!


苏游的忍耐终于到了限度,待第三波蛮番冲上前时,苏游便对王伯当点了点头。


再一再二不可再三,王伯当等人遇到几波蛮番之后,早就差点憋出了内伤,此时得了苏游的命令,当即便是一个三连射。


“咄!咄!咄!”三声之后,便有三个衣衫褴褛的蛮番滚到在地。


张龙赵虎等人自然不会手软,大手一挥,近百弩手便举起了手中的硬弩,三轮弩.箭射出去之后,冲上前来的蛮番便有一半丢失了性命。


向导忙忙小跑到苏游身边,大声喊道,“苏御史如此狠手,不怕他们报复吗?”


“真理只在弓箭的射程之内,他们有胆子尽管来。”苏游淡淡答道,话音未落,张龙赵虎已经拍马杀了出去,苏游忙对他们的背影喊道,“抓两个活的!”


紧跟着他们身后的,是十一二个护卫,个个提着长枪,一时也都护卫在他们身侧。


十余人冲入乱成一片的蛮番阵中,如入无人之境,末了还抓了两个戴皮帽围披风的头领擒了回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