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重生之抗日川中铁军 > 第七章 千里出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章 千里出师

  重生之抗日川中铁军

第七章千里出师


岳翰屏回到贵州,杨森就迅速成立贵阳军官速成班,由岳翰屏兼任教育处长,负责军官速成班的日常教学。杨森现在迫不及待的要训练一批军官,全省十个保安团,大批军官需要培训。岳翰屏几乎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军校教学,为杨森培训了一批军官,储备了20军的军官队伍。


时光荏苒,当历史的指针指向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一声炮响,日军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驻守平津的第二十九路军在军长宋哲元率领下,开始顽强的抗击日军进攻。各大报刊纷纷发表文章,“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消息传来,全国震动。杨森立即于7月8日下午3时向军委会发出请缨电报,请求出师抗战。


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军委会做出了固守平津的决定,平津二十九路军坚决抵抗,终因实力过于悬殊,北平、天津相继失守。二十九路军遵照军委会电令,退守保定。南京蒋介石总统府,蒋介石急招陈诚商议。看着全国地图,蒋介石忧心如焚,陈诚指着地图,“委员长,华北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进攻,不利于我防守。华北肯定顶不住多长时间。”蒋介石说道,“辞修,我不是不知道中日的差距,我之所以一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也是出于这个考虑。日本人虽然猖狂,但不可怕。毕竟他是弹丸小国,资源有限,兵员有限。而我们只要采取空间换时间,拖住日军,将它的国力死死耗尽,最终会取得胜利的。只是现在华北的局势,恐怕也拖不了多久。”陈诚的目光顺着黄河,向下移动,移动,直到目光看见长江。再顺着长江往下看,上海。对了,就是上海。陈诚望着蒋介石,“委员长,上海如何?”蒋介石看着陈诚的手按在上海那个地方。他的思绪被带到那个令他感慨万分的地方,是啊,上海,中国最繁华的城市,那里有外国人无数的租界,大批外国人的公司。他蒋介石在落魄时,也曾混迹上海滩,北伐军攻占上海,令他手中掌握了江浙财团的雄厚财力,进而一步步登上权力的顶峰。后世许多人会认为蒋介石不会打仗,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蒋介石的战术运用实在不敢苟同,但他绝对是一个战略家。他的战略眼光独到,否则,他也不会成为当时中国的主宰。陈诚的手依然按在上海这个地名上,蒋介石已然会心的理解了陈诚的意思。对呀,上海有外国人太多的利益,将这些外国人都拖进战争,看你日本人怎么处理。再者,江南水网地带,不利于日军机械化进攻,却有利于我们的防守。其三,8月9日两个日本兵闯进虹桥机场滋事,被江苏省保安团的士兵击毙,日军驻上海的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清想仿效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挑起战争。既然要打,不如先下手为强。而且,国民政府在京沪杭还建设了一道国防防线,全部用钢筋混凝土构建,也可以用来抵挡日军进攻。可是想到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的《淞沪停战协定》,蒋介石心里一阵凄然。现在,偌大的上海,居然没有一支中**队,还是他的大舅子宋子文为了给他分忧,在上海组建了税警总队。大上海只有近三万人的税警总队和江苏省两个保安团在担负着防务。蒋介石低沉的说,“辞修,你知道的,上海现在没有力量反攻了。打不痛日本人,就调不动日军的兵力。”陈诚果决的说,“从全国调兵,首先从首都调兵。”蒋介石的眼光看得更远,他在想淞沪之后怎么办?中央军的精锐不能全部打光了。看着陈诚的目光坚定,蒋介石咬咬牙,“娘希匹,小日本欺人太甚,调87师、88师、36师组建第九集团军,由张文白(张治中的字)任军长,速调上海。另中央教导总队准备跟进,此外调中央军11、14、98师等部到上海。要打,就打个大的。”后人说蒋介石在抗战时,保留中央军实力,至少从淞沪会战看,蒋介石没有藏私,他将中央军精锐全部调到上海。


1937年8月12日,当上海市民一觉醒来,发觉街上多了很多头戴德式钢盔,身穿灰布军装,钢盔上印着青天白日徽的jūn_duì 。“天哪,是**,是中央军。**回来了!”上海市民沸腾了,自从1932年5月起,上海市民就再也没有见过**了。今天,又见到久别的**中央军,市民们怎能不感动,于是奔走相告。敏感的市民估计中央有大动作了。中央军87师、88师、36师进驻上海,日本上海派遣军很快就掌握了情报。日本军部敏感的猜测到中**队要进行反攻了,为了应对中**队的进攻,日本急调国内兵力到上海。中日上海大战不可避免的拉开序幕,双方都在找机会,以求一击必中。


8月13日,中**队主动向日军海军陆战队发起进攻。进攻初期,中**队顺利攻占几个日军占领的租界区,一度攻至汇山码头。日本军部震动,大本营紧急下大作战动员令,调集重兵,组建上海派遣军。9月,日军援兵到达,中**队攻势顿渐。日军大本营更是狂妄的宣称“要在三个月内征服中国”。


8月14日,杨森再次电告军委会,请缨抗日,**会同意杨森部参战。贵阳省府会议室,贵州省政府高机官员,20军团长以上军官出席会议。杨森个头不高,阴沉的脸扫向与会众人,相貌不怒自威。“各位,我们**和日本人在上海打起来了,大家说咋个办?”大家纷纷议论开来,省府秘书长田子华首先开腔,“惠公,四川刘甫澄他们都发表了抗日通电,要求出川抗战,我们贵州也是川军一支,不能落后。”副军长夏炯呼呼站起来,“斗枢晓得惠公是最爱国的!记得民国15年(1926年),惠公驻南充。那年9月3号,英国轮船‘嘉禾’在四川忠县江面撞沉我部军需船一艘。我们多次向英方交涉,英国置之不理,惠公一怒之下让宪兵副司令于渊将英轮扣押于万县陈家坝码头。英国从宜昌调来军舰,是惠公带领斗枢等和英舰激战。当时国内都称惠公是爱国英雄,这次惠公更不会退让的”。杨森高兴的一拍桌子,“斗枢说得对,格老子的,列强要欺压中国人,老子决不答应。”杨汉域也站起来说,“惠帅,国家危难,正是jūn_rén 立功之时,我们窝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干啥子?”杨森突然收敛笑容,高声说道:“国家危难之际,我20军虽然只有两个师,但不能不报效国家。中央接到我们请缨抗战的通电后颇为欣慰,军委会已经同意我们出黔抗战,这是我们20军的光荣,也是川军的光荣,更是各位的光荣。自从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人步步紧逼,国民政府步步退缩,现在,终于可以堂堂正正的打鬼子了。军委会电令我们20军于9月1日从贵州出发,赶赴上海。我们是川军第一支出川(黔)抗战的jūn_duì ,只能打好,不能打砸喽。我命令。”话刚落,20军全体与会军官齐刷刷站起来,杨森接着下令,“20军各部于9月1日前集结,准备出师抗战。我再重申一句,那个胆小了,老子允许他留在四川、贵州,莫给老子丢脸。”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