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摄政大清 > 第198章 尘埃落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8章 尘埃落定

  摄政大清

在此之后的几天早朝里,八皇子和十一皇子两派的人果真不再针锋相对。


无论是谁都能明白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刘墉并没有表现的很惊慌,他也没有露出要跟八皇子十一皇子作对的事情,他只是在等时机。


两件案子的线索他都已经安排下去了,就等圣上的人发现,只要圣上明白那两件案子是怎么回事就行了。


真要打倒八皇子亦或者十一皇子是不太可能的,他们是皇子,无论是杀人还是谋反,圣上都不可能杀了他们,最多就是软禁亦或者降爵。


只是软禁亦或者降爵打不倒他们,反而让他们反扑,因此刘墉不想去招惹他们,只要圣上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行了。


两位皇子做下了这等事情,他们还想当太子?


别开玩笑了,一个国家怎么可能交到这种人手里?


刘墉并没有等多久,在一个下着小雨的早朝上,乾隆皇帝的神色很奇怪。


这天早朝,没有人提及那两件案子,可是乾隆皇帝却自己先提出来了,并且言语之中,多是对八皇子和十一皇子的警告,这样说完这些之后,乾隆皇帝才终于将话题扯到立太子的事情上。


八皇子和十一皇子两人心头微沉,从乾隆皇帝的话里他们不难听出,他们的把柄已经被他们的皇阿玛知道了,如果他们再争夺太子之位,只怕他们就处境就有些不妙了。


他们两人心中很愤怒,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刘墉跟柳舟搞的鬼,他们的皇阿玛虽然厉害,可要调查民间的事情也不是说万能的,除非有人暗中通信。


八皇子和十一皇子的人闭口不言,刘墉这个时候才终于站出来替十五皇子说话,接着是刘墉一派的人,他们纷纷称赞十五皇子,并且把十五皇子说的仿若一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柳舟此时却保持沉默,如今八皇子和十一皇子已经不能参与竞争,那么以乾隆皇帝的心性,是定要立十七皇子为太子的,因为他就是因为要立十七皇子为太子才这么急着进宫的,如今最大的障碍已经除去,他也就没有必要再征询百官意见了。


而他柳舟,自然也不用多费口舌。


在群臣这样嚷嚷许久后,乾隆皇帝才对旁边的侍卫微微颔首:“宣读诏书吧。”


太监领命,将乾隆皇帝在几天前写的诏书宣读了一遍: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十七皇子德才兼备,忠孝悌义,是谓大清之福,即日起移居东宫,是为太子。


太监高声将诏书念了一遍,朝中众臣皆是一惊,怎么圣上不听从朝臣意见了吗?怎么十七皇子根本就没有怎么争就当上太子了?


群臣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没能从震惊当中缓过神来,直到柳舟带着跪下高呼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时候,那些大臣才终于纷纷跪俯于地。


而这个时候,无论是谁都无法改变十七皇子永璘成为太子的这件事情了。


刘墉傻眼了,他本以为只要打败了八皇子和十一皇子,十五皇子就有极大的机会成为太子,可从今天圣上命太监宣读诏书的情况来看,皇上心里是早有了定论的。


刘墉跪在地上的双腿有些发软,他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十五皇子。


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啊,原来他的探子得到的消息是真的,圣上一直想立的人是十七皇子,可他却偏偏听信了柳舟的话,认为圣上想立的是十一皇子,只要打败十一,他的十五皇子就有机会,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柳舟误我。


群臣陆陆续续的起来了,刘墉起身的时候几欲跌倒,可却没有人去扶他,今天在场的很多人都处于震惊当中。


乾隆皇帝望了一眼堂下群臣,道:“太子分封是件大事,此事诸位爱卿一定要当回事。”


说完这句话后,乾隆皇帝便命令退朝了。


早朝后,刘墉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将柳舟给拉到了他们平日里京城相聚的酒楼。


酒菜上齐之后,刘墉望着柳舟冷冷一笑:“柳大人倒真是好手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