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摄政大清 > 第152章 起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2章 起风

  摄政大清

起风了。


柳舟在巡抚衙门端坐,窗外漆黑一片,隐隐能听到雨声。


王安站在一旁,道:“大人,天晚了,不如先休息吧,张大人今夜恐怕难成事。”


柳舟沉默,张武去找外商租借船只,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那些外商如果是死脑筋的话,难免更加麻烦,最重要的是,柳味担心张武硬不下心肠来。


柳舟对这个时候的人太了解了,他们都是欺软怕硬的主,如果外商稍微强硬一些,这大清的官员还敢不敢直言就难说了。


而如果张武不敢硬气一些,那这事他是绝对办不到的。


雨声淅沥沥的,柳舟想起了京城,此时的京城应该下雪了吧?


京城,京城无雪。


京城的天气是阴沉的,不过却有几许孤星。


乾隆皇帝在御书房,他的跟前站着和珅、刘墉和阿桂三人,这三人站在一起相互张望着,而后由和珅出列问道:“不知圣上召见我等三人所为何事?”


乾隆皇帝抬头看了一眼和珅,道:“十七贝勒永璘和柳舟两人巡视全国,听闻颇有建树,朕准备再下江南,沿途看看我大清山河,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下江南一直都是劳民伤财的事情,可乾隆皇帝却是极其喜欢的,而和珅恰恰知道这点,为此在乾隆皇帝开口之后,他便连忙说道:“这是好事啊,如今我大清繁荣昌盛,皇上是应该下下江南,让天下百姓瞻仰一下圣上威仪才行。”


和珅说完,乾隆皇帝点了点头表示很满意,可这个时候,刘墉突然开口道:“圣上,下江南需要很多银子,如今国库虽然还有些钱,可并不多啊,下江南建造行宫,怕又要劳民伤财了,圣上是千古明君,不可学隋炀帝啊。”


隋炀帝当年为去扬州看琼花便派人开通了大运河,因为此才闹得隋末混乱,乾隆皇帝常常以此为戒,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却反而越来越喜欢这样的大排场了。


刘墉说的有道理,可乾隆皇帝又不想熄灭自己兴起的念头,于是将目光投向了和珅,他之所以留着和珅这个大贪官不杀,一个是为了给自己的子孙留下功绩外,再有就是很多事情他不便做的和珅可以帮他去做,很多话他不便说的,和珅可以帮他去说。


而和珅也是极其清楚这种情况,所以当乾隆皇帝望向他的时候,他连忙笑道:“刘大人太过危言耸听了,隋炀帝能跟我们英明的圣上比吗?再者他们隋朝能跟我们大清比吗?我大清如今最不缺的就是钱,至于刘大人说的建造行宫的事情,刘大人更是不必担心,江南多园林,那些私家园林可是精美的很,皇上只要下道圣旨,那个百姓不争着抢着要请皇上去居住?”


和珅说完,再次望向乾隆皇帝,道:“圣上,刘大人所言根本不足为虑,只要圣上将此事交给下官,下官必定能够将此事办理妥当。”


乾隆皇帝浅笑颔首:“好,不错,不错。”


刘墉见乾隆皇帝心意已决,便也不再多言,而负责乾隆皇帝南巡的事情,他也不想插手,他是清臣,他最惜名,像这种劳民伤财有肯能导致民怨的事情,他不信参与,也不屑参与,那和珅喜欢,就让他去做好了。


---------------------------------------------------------


出得皇宫,夜色已深,只偶尔几只饥寒的野猫在街头乱窜。


刘墉坐上轿子后,随即命人回府,只是走到半途,突然转念,吩咐车夫拉他去十五皇子颙琰的府邸。


时天色已晚,十五皇子的府邸只有零星的灯光,可刘墉顾不得其他,还是名小厮去敲门,门开之后,一名太监迎了出来,见是刘墉,连忙给请了进去。


在客厅稍作一盏茶的功夫后,十五贝勒便穿戴整齐的来了,十五皇子是个十分严谨的人,而且喜欢公事公办,就算再晚见人,也必定穿戴整齐,刘墉之所以选择辅佐十五皇子,就是看上了他这点,因为在他看来,十五贝勒这样的人当了皇帝,必能能一正大清风气。


双方在客厅见面后,十五皇子问道:“刘大人深夜造访,不知所为何事?”


刘墉双眉微沉,他觉得像十五皇子这样的人,应该知道他今夜去了皇宫才对,因为只要有心争夺皇位的人,就应该建立良好的情报系统。


而十五皇子这样问,显然是没有这个准备。


不过刘墉只轻叹一声后,便随即说道:“今晚皇上召集了和珅、阿桂和老臣进宫。”


十五皇子听得这话,顿时一愣,而且很快明白刘墉此来必有深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