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摄政大清 > 第115章 得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5章 得利

  摄政大清

据柳舟所知,当皇上每隔几天总是要生气的。


而他们生气的理由有时说出来简直是不足道哉,因此小太监的话柳舟并未放在心上,只问道:“这次皇上因何生气?”


小太监摇摇头:“不知,刚才和中堂来过之后,皇上就有些不大高兴了。”


和珅?柳舟一惊,他来这里做什么?


虽是不解,可柳舟还是进了皇宫,有些事情,必须要有人去做的。


柳舟通禀之后,便站在外面等待宣召,时雪虽停,可却更显凄寒,不过柳舟并未等多久,便被一名太监给叫了进去。


御书房。


乾隆的脸色的确不是很好,不过也不是很坏,柳舟微微抬头看了一眼,但却不敢随便声张,乾隆皇帝沉声问道:“柳爱卿进宫有何事?”


柳舟的心砰砰直跳,古人云伴君如伴虎,是半句话说错不得的。


“回圣上,微臣今日偶然经过城门,见城外不少百姓欲进城而不得,而看那些百姓摸样,似乎……似乎像是难民,微臣心有不解,特来禀明。”


乾隆皇帝听到柳舟这话后,并未惊讶,只浅浅道:“此事朕已知晓,是和珅命令顺天府洛成所为。”


“这……”柳舟一时失声,可又不知该如何接下去。


“和珅并未欺瞒朕,他只是为了避免引起京城百姓的恐慌罢了,如今他也已经奉命赶往城外救济那些百姓了。”


乾隆皇帝说的很轻松,就好像这不过是一场雪而已,一些贫穷的百姓没有活路,这才向京城涌来,但他们人并不多,和珅能够办好,只要开几个粥篷,送些衣服就是了。


柳舟听完乾隆皇帝的话,已是明白,于是不再多言,起身告辞,救济百姓,这不是他一个工部官员该管的事情,自己今天来的目的,也只是想让乾隆皇帝知道城外的事情罢了,如此足以。


离开皇宫,柳舟直接回到了府上,现在的他已经很有钱了,虽然比不上朝中的一下大贪官,可在京城,只怕没有多少人比得过他。


为此,柳舟以前设想过而从来未曾实施过的事情,在这段时间也慢慢的开始了。


首先,就是训练自己的死士,亦或者说是亲兵,不过这件事情不能张扬,而且不能被任何人知道;此时需要徐徐图之,因此柳舟并未对此有什么迫切的。


除此之外,柳舟再做的就是时刻注意西方列强的动向,这对他来说有点困难,毕竟这个时代通讯不发达,再加上清朝有海禁,很多西方的消息都必须从那些沿海仅有的几个港口得知,不过就算如此,柳舟得到的很多消息都比事情发生时慢了好几个月。


不过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柳舟要知道西方列强武器的改进方面。


这个时代是一个武力称雄的时代,想要不被别人打,首先就要比别人强,当那个国家又出了新式武器之后,柳舟都会命人想办法弄来,然后自己研究一下,再改进一些,等适当的时机,他准备组建一支强悍的火枪队。


不同于现在朝廷拥有的火枪队。


不过这都是设想,具体什么时候实施,却要等待时机了。


柳舟在府里这样想的时候,忽而起了一阵强风,柳舟猛然惊醒,不由得苦笑,自己的这些设想,有可能实现吗?


应该是可以的。


----------------------------和珅这次还是办了回实事的,第二天,京城外便开了几间粥篷,而且一些旧衣服棉袄之类的也都给那些难民送了去。


这里是天子脚下,若是让难民在此晃荡,就丢尽大清国的脸了,只怕这也是昨天乾隆皇帝生气的原因吧?


只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大概五天之后,今年冬天第二场大雪再次降临的时候,事情突然变的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这次涌进京城的人很多,比以往要多的多,如果站在城门上向下张望,满眼所见皆是面黄肌瘦的难民。


当柳舟得知此事的时候,突然有些不解,这些难民都是从哪里来的?


京城四周,倒不会出现这么多难民,一定是京城外的百姓,因为实在过不下去了,这才向京城寻求唯一的机会的?


这是那些贫苦百姓的生存之道。


在一个地方没有活路,就去另外一个地方,而京城总是会成为这些难民的首选,因为这里住着天子,天子是他们心中的信仰,天子是不会不管他们的。


柳舟经常认为这些人的这种想法是迂腐的,天子管他们,只不过是不想自己的面子不好看而已。


当难民涌入的时候,朝堂变得热闹起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