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摄政大清 > 第105章 蒙汉来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5章 蒙汉来朝

  摄政大清

铜钱私造一事,向来是历朝历代屡禁不止的事情,如今福康安提出要柳舟解决此事,显然是为了自己的弟弟要为难柳舟了。


而朝堂中的人虽然皆知福康安的意图,可却又提不出反对的理由,毕竟那柳舟若真能将此事解决,对他们大清来说,倒也不是一件坏事。


乾隆皇帝微微凝眉,而后望着朝中众臣,问道:“各位爱卿有何看法?”


众多大臣相互之间张望,小声议论,可没有一个提出反对。


乾隆皇帝见此,道:“既然如此,就传旨柳舟吧。”


圣旨很快传到了工部,柳舟接到圣旨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自从自己在京城崭露头角之后,这麻烦就一件接着一件的来,让他自己都不得安生了。


不过好在圣旨虽下,语气并不严厉,也并未说自己办不成就要革职之类的事情,想来是乾隆皇帝知道福康安的用意,所以这才稍微袒护了一下自己。


既然这是一件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的事情,柳舟也就并未推辞,而且通过这一段时间对私造铜币案的调查和了解,他觉得这个弊端也的确有必要解决才行。


乾隆盛世,铜的价格是越来越贵的,相比较而言,银子的购买力反而降低了不少,这对百姓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通货膨胀,百姓手里的钱多少已有些贬值。


铜的稀缺,让铜钱的铸造也越来越麻烦,解决这个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还必须防止别人私造。


柳舟接到圣旨后,便将市面上的铜钱给收集了个遍,在这些铜钱当中,他发现竟然有人将前朝的铜币当钱使用,想来是铜币越来越贵,百姓不得已以物换物,亦或者用前朝铜币来当钱使用。


看着这些铜钱,柳舟忍不住叹息了一声,想要解决铜钱私造,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就算到了后世,也有各种各样的假币出现。


不过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但遏制私造铜币的蔓延却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在经过几天的整理后,柳舟给乾隆皇帝上了一道奏折,在奏折中他将自己的观点做了一番陈诉。


在这些陈诉中,柳舟提出了铜币增值的问题,以及百姓购买力下降和百姓以物换物这类事情的发生,并详细阐明了出现这种事情的原因,而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对于铜钱,他提出在其中除了加入铜和铅外,还可以再加入一些锡,锡轻,且储备多,加入锡后,铜钱颜色会变成青色,青钱难以仿制,如此便可遏制私造铜钱事情的发生。


乾隆皇帝是在傍晚时分受到奏折的,当他看到柳舟在奏折上提出的种种观点之后,不由得大是兴奋,忍不住高呼了一声治国之才,而他看完这些之后,更是接连召集朝中有名望的大臣商议此事。


和珅刘墉一众朝中大臣连夜来到御书房,听完乾隆皇帝的叙述又接连看过柳舟的奏章后,众多大臣的脸上皆是一脸惊讶。


本来,福康安以此为难柳舟,他们觉得柳舟最多拖上一拖,然后随便提些无聊建议,此事便过去了,毕竟有万岁护着他,福康安又能将他怎么样?


可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柳舟竟然真的提出了有见解的建议,如果此事付诸实施,无异于减轻了朝廷不少负担,铜钱中加锡,他怎么想到的?


而且除此之外,柳舟将如今民间出现的一些弊端一一指出,足见其是下了功夫的,而当今圣上最喜欢的,便是这种务实肯干的官员。


只不过大家心中虽认同柳舟的观点,可各为利益,有些事情也必须争上一争才行的。


所以在稍微的议论过后,新上任的户部尚书赫尔氏伍俊便站了出来,道:“万岁,柳大人这篇奏折写的头头是道,只是铜钱中加锡,谁也不曾试过,不知是否可行,再者,如果推行青钱,只怕并非朝夕可就的事情,费时费力,怕并非上策。”


赫尔氏伍俊说完,自然少不得有人跟着附和,只不过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表明是支持柳舟的。


“奏折中所说的情况,在民间的确时有发生,如果不加制止,怕是要慢慢蔓延开来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柳大人能提出这些真知灼见,足见柳大人是明白人,若只因为费时费力而不为,那世间大事,岂都不用做了?”


这位官员显然是针对赫尔氏伍俊而提出的这些话,这让赫尔氏伍俊一时间恼的脸颊微红,而乾隆皇帝则微微颔首:“张爱卿言之有理,任何一件事情,皆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此事能利万民,费时费力又何妨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