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重生三国 > 第一百四十三章 甄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四十三章 甄氏

  重生三国

朱广一直认为自己虽然不是什么道德君子,但勉强还算个厚道人,也不经常使坏。之所以搅黄袁绍的好事,并不是想要报复,而是完全出于一片为国为君的忠心!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安身立命之……算了,谁信?


袁绍等人留在南面,而不北上面君,已经表明了态度。旁人或许不清楚,但朱三看得真真的。现在,让他统率南面的jūn_duì ,但不给他地盘,也就是说,他的粮饷装备等一切后勤保障都要依赖黄琬杨彪乃至冀州。


虽然有些掣肘的意思,但眼下董卓成了过街老鼠,在讨董这件事情上,无论南北,大家意见是一致的。所以这个安排对袁绍统兵征伐没有负面影响,只要是他真心赴国难,黄琬、杨彪、刘表,乃至邺城行在,必然会全力支持,反之亦反。


至于极力推荐刘表,朱三只能说,刘表坐荆州,挺好。


这场朝议,也正式向公卿大臣们传递出一个讯息,左将军朱广,不仅仅是挂个名而已。他对大司马大将军有着莫大的影响力,而现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刘虞就是朝廷。


天子很快移驾到了魏郡郡治所在,邺县,这里同时也是冀州刺史部的治所。历史上,曹操进军河北以后,就在此地营建了曹魏的邺都。但现在国难当头,也谈不上大兴土木什么的。魏郡太守张方收拾收拾搬出去,太守府充当了临时行宫。


安顿下来以后,朝廷便开始着手封赏护驾有功人员,以及逐步健全行朝体制。后者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前者却容易得多。


朱广居功至伟,相信这谁也没有异议。而他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以弱冠之龄出任左将军,统率行朝所有部队,这应该是古今未有了。


所以,朝廷没有再晋升他,而且也没得升了。他要再往上挪,就只能是卫将军,骠骑将军或者车骑将军了。


但官爵官爵,他只有官而没有爵。刘虞跟公卿们商议之后,认为根据“非刘莫王,非功莫侯”的原则,朱广是够资格封侯的。原本是打算封他个县侯,以酬他大功。但朱广听从贾诩的建议,拒绝了,最后只接受了“都亭侯”爵位,食邑八百户。


以前朱三经常在历史资料或者文学作品中看到“食邑”这个词,也没当回事。现在才知道,这玩意直接关系到你的收入。不过,以现在的他来说,个人收入,重要么?


河内太守李敏,因其是继左将军以后,第一个赶来护驾的。刘虞没有亏待他,荣升少府,当天子的大总管。


其余官员各有升迁,但值得一提的是朱广麾下的军官们。在来冀州的路上,他们已经被破格提拔为杂号校尉,现在刘虞计划着重建北军,张高陈吴四校尉都有可能转正为北军校尉。


总而言之,刘虞是个内政高手,朝廷的重组工作在他的领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朱广在其中扮演了特殊角色,他虽然没有权力决定任何事情,但刘虞在很多问题上都会征求他的意见,最后直接形成决策。


而贾诩,又在左将军幕府中扮演关键角色。朱三非常倚重他,言必称先生,当然也不至于做到大耳哥那样跟部下抵足而眠。


至年底,刘虞已经初步搭成了班子。因为大部分公卿大臣都沦陷于董贼之手,他遂以大将军幕府的名义发布求贤令,河北名士豪杰,以及很多因为各种原因弃官在家的旧臣,激于救国护君的大义,纷纷前来投奔。


一时之间,河北大地英才荟萃,为着同样一个目的,或者说不尽相同的目的,团结在大司马大将军刘伯安身边。一场浩浩荡荡的护国运动,就此展开。


汉光熹二年,公元一九零年。


董卓“大逆不道”之举,引起了天下震动。北以冀州为中心,南以豫州为枢纽,都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准备反扑洛阳。


右将军袁绍已经在豫州集结各州郡兵马五万余人,而黄琬、杨彪、刘表也不负众望,短短时间之内筹集了大批军需物资,刘虞也从冀州急调七十万斛储粮以资军用。


北方的行动显得迟缓一些。


朱广带到河北的部队有一万出头,加上奉《讨贼诏》带兵赶来的各郡太守所部,行朝的军力比袁绍少不了多少。


但问题是冀州也不太平,之前因为冀州刺史王芬那场未遂的政变,冀州各郡两千石差不多被扫荡过半。张飞燕趁冀州混乱之机,从黑山中多方出击,劫掠中山、常山、巨鹿等地,几乎与青徐复起的黄巾形成呼应之势。


所以冀州的部队主要负责行朝和本地的安全,而要去讨伐西凉贼,只能依靠幽州的兵力。


刘虞其实第一时间就飞马传令骑都尉公孙瓒,封他为北中郎将,让其火速带兵南下。此时公孙瓒已经得知洛阳事变,且收到了岳父被杀的噩耗。


按说,国恨家仇系于一身,白马公孙应该幡然而起,总戎就道。可公孙伯珪却回复刘虞说,乌丸人好像又要搞事了,而且鲜卑人最近剑拔弩张,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谋划南侵。大将军你又南下主持国政,我若是再离开,幽州恐怕无主。


公孙瓒拒绝离开幽州,刘虞考虑到眼下的局势,也只能暂时容忍。按照朱广之前的提议,从幽州边防军中抽调步骑八千人,正在南下途中。


一月上旬,诏尊刘虞“皇叔”,赐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大将军坚辞。


中旬,黑山贼犯常山,其中一支劫掠真定,该县百姓据守城墙,激战中,贼首孙轻于百步外被一箭射中面门,后来县长寻找射手以便请功,乃知是本县赵姓壮士。


一月十五,黑山贼犯中山,据说是张飞燕亲自领军,太守不能挡,弃城逃往邺城诣行在。言称郡中豪强与张燕颇多龌蹉,暗里交结。


刘虞一看这么下去不是办法,虽说贼人没有犯行在,但明火执仗的在天子眼皮底子劫掠,朝廷颜面何在?


这个张飞燕嚣张至此,他莫不是忘了当年在范阳的旧事?子昂这几年没顾得上他,这都快上房揭瓦了。


本来,朱广就是靠剿匪起的家,要收拾张飞燕派他去最合适不过了。但朱三现在是朝廷的左将军,等北方jūn_duì 集结完毕,十有**是要派他带队的。


有鉴于此,刘虞找朱三商量。你看大臣们多半都栽在董贼手里了,现在邺城行朝能带兵的也没几个,让谁去收拾张燕?


朱将军二话不说,推荐了自己的部将张辽,外加一个徐晃。


张文远是个将种,这些年追随他南征北战,已经表现出一个优秀将领应该具备的素质。而徐晃原本是白波贼,白波出自黑山,他了解情况。


刘虞从其言,以奋威校尉张辽率领马军八百,步军六千,会同徐公明前往镇压。


有道是名将出马,一个顶仨,更何况是历史上的曹魏五子良将之二?那黑山贼历来是仗着人多势众,这回张徐二将带六千余步骑,刚进中山,就撞上一支在汉昌县劫掠的贼兵。三两下解决掉,根本不费事,继续扑往中山郡治所在的卢奴县。


当时占据卢奴以及周边的黑山贼有两万多人,大概以为来的是冀州兵,居然出城迎战,且还抢先发动进攻。


徐晃自告奋勇为前军,列严阵顶住了贼兵潮水般的冲击。张辽自引轻骑,迂回侧击贼阵薄弱处,一击而溃!贼兵窜逃,他又提精骑急追,终于在中山郡和常山郡交界处的泒水河给他追上,一通骑马与砍杀,推进河里淹死的难以计数。


在泒水西岸,常山境内的张飞燕收到消息,二话不说,掉头就走。引部众退入了黑山,一面遣人打听来的是谁。


这一日,在中山无极县署大门前,士兵们正在把囚徒往囚车里装。以前卢植和董卓他们犯事的时候,也是用囚车拉回洛阳。但人家是高官,一人一车。到了这儿,就跟装牲口似的,全往笼子塞。


一辆马车,跑得挺急,奔到县署前生生拉住。坐车辕上一个衣着整洁,五十开外的老者跳下来,朝那囚车里打量许久,突然脸色一变,直接就往县署里去。


那些把守的公差们好似认得他,并不阻拦。


一路来到后堂,这才通报一声。到了堂上,见过无极县长,焦急地说道:“这回可得请县长帮忙救命!”


无极长一听这话,放下手里的公文,招手道:“怎么了这是?你别急,慢慢说,救什么命?”


“也是晦气。”那老者一脸苦想。“不知道是得罪了什么人,我们夫人的侄儿被人告发,说是暗通黑山贼。前天晚上,县里的捕吏带着官军破门而入,二话不说拖了就走!”


黑山贼三字一入耳,无极长皱起了眉头,并不言语。


那老者见状,再三央求道:“无论如何请县长帮帮忙,我们夫人极为疼爱这个侄子,今天一早收到消息,说是送到无极来了,当时就犯了病!已经驰书去召少主人回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