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重生三国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胜券在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一十一章 胜券在握

  重生三国

操练了一天,既疲且乏的士卒们正准备享受一顿“扎实”的晚餐。


但消息很快传开,士兵纷纷拥往出事的营房前,见两帮人马已亮了器械,剑拔弩张之势使得一直处于高压状态之下的西园将士们躁动不安。


鲍鸿冯芳的部下执刀进逼,大声喝骂着,陈忠则严守命令,随时准备动手。


当那紧掩多时的房门打开时,映入袁本初眼帘的是一片攒动的人头。


激烈的争吵声逐渐缓和,直至不闻,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


没有见到赵融冯芳,这两人的部属心知出事,有一人厉声问道:“我们冯校尉何在!”


话刚出口,从袁绍背后“呼”地飞出一团黑影,只听一声闷响,那东西砸在石板路上,将士们低头一看,不禁倒抽一口冷气。随之而来的则一片骚动!


人头!助军右校尉冯芳的人头!


袁绍威严的声音清清楚楚传进每一个人的耳朵:“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阴结董卓,图谋举逆!我已奉天子诏杀之!今首恶已诛,肋从不问!兵符在此,谁有疑问?”


看他手中三道兵符,又见“下军校尉”鲍鸿垂首不语,便有疑问,谁敢说出口?


此时,荀攸大声道:“我乃黄门侍郎荀公达,天子已降明诏,任袁绍为‘上军校尉’节制西园新军,有不从者,以附逆论!”


天子这块金字招牌,在此时仍旧是锃亮的。至少,在西园新军里,没有任何人敢不把天子当回事。


事实上,在进洛阳以前,西凉军上上下下对皇帝,对朝廷也还有相当的敬畏在。所以,种邵才能以“天子诏”迫使董卓后撤。


事实证明,少壮派们这次果断下手夺取兵权,非常成功,也非常及时。


袁隗闻讯之后,连夜入宫为侄儿补全了“手续”,取得了何太后的谅解以及一份真正的“上军校尉”任命。


次日消息传开,公卿大臣们虽然不了解内情,但猜也能够猜到几分。暗自庆幸着,幸好还有袁绍这班不怕死的年轻人呐!都说年轻一辈里,数袁绍最出息,如今看来,此话果然不假!这种人,早该重用了!


何太后似乎听到了他们的心声,在“上军校尉”的任命下达不到一天后,又降下明诏,以袁绍系出名门,忠勇无双,特诏加封“右将军”,命节制洛阳所有jūn_duì !


前后左右四将军,可是正正经经的高级将领,拥有“开府”的特权。幕府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


袁本初一天之内,将幕府中所有位置填了一半,云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有心抗暴的少壮官员,决心与董卓摊牌。


一时之间,声势浩大。


他自然不会忘记劳苦功高的小伙伴朱广,在出任右将军当天,就想上奏保荐他为“执金吾”,但这事被荀攸拦了下来。


荀公达对朱广没有偏见,相反的,还挺欣赏这幽州小将。但朱广在作杂号校尉之前,不过是大司马刘虞幕下的一个小小从事。之前王允就已经推荐过一次,被朝廷断然否决。


袁绍从其言,改荐同样出身名门,且平黄巾之乱有大功的曹操。


果然,何太后一接到他的上表,立即“曰可”。


袁绍大受鼓舞,又推荐了何颙等人来填补“西园校尉”的空缺,再荐赋闲在家的王允为“司隶校尉”,朝廷无有不从。


至于朱广,则从“摧锋校尉”改成了“骁骑校尉”,虽然还是个“杂号校尉”,但朝廷总算明确了其秩禄与西园八校一视同仁,亦即“比两千石”级别。


这边“抗暴救亡”风风火火,那边西凉军却没有了动静,董卓再没有出过军营半步。


这让袁绍很不安,董仲颖之前是“前将军”,与名将皇甫嵩各带步骑两万平西凉之乱。后来灵帝任他为并州牧,让他将jūn_duì 交给皇甫嵩,但是董卓拒绝了,而且带着jūn_duì 到了河东。


他终究带了多少jūn_duì 到河东,又带了多少jūn_duì 到洛阳,没有人知道。现在,他隐忍不发,莫不是在等西凉军驰援?


九月底,在与荀攸等人商议之后,袁绍奏请朝廷召时任“车骑将军”的皇甫嵩引军回洛,诛杀董卓。


但这一回,非止何太后,连他叔叔袁太傅也没有同意。


首先,皇甫嵩率大军镇守关中,防备韩遂马腾,保护园陵,是万万不可轻动的。


其次,十常侍之乱刚刚平定,天子即位日浅,就又要闹出这么大的“丑闻”么?黄巾作乱、各地暴动、二张举逆、洛阳宫变……朝廷的威信就快扫荡殆尽了,既然你已经作了右将军,控制了西园新军,又有曹操、袁术、朱广分统兵马,足以抗衡董卓,那就给大汉遮遮羞吧。


董卓之事,不要闹得太大,你们不是早有谋划么?按原定计划行事吧。


终于,终于,少壮派们的聚会不再气氛压抑,不再愁云惨淡。


袁绍在家中设下丰富的酒席,款待同道中人。袁术、曹操、荀攸、何颙、朱广,全部出席。


升任右将军,确实是一件非常露脸的事情。


袁本初脸上的笑容片刻未曾消除,顾盼之间,神采飞扬,与同伴们热切地讨论着。他似乎是一个天生的领袖,无论何时何地,哪怕是在人潮之中,最先吸引目光的,绝对是他。所谓“鹤立鸡群”,说的就是他这种人。


朱广的到来引爆了宴会的第一个小**,袁绍一见他露面就大声道:“子昂,快快快,就等你来!”


何颙快步上前,执住朱三的手就拖:“朱校尉,今日闲话休说,咱们痛饮一回!”


曹操、荀攸、王允等都来见礼,自入洛阳,朱广所作所为,这些人都看在眼里,心知他为对抗董卓出了大力,立了大功,如今朝廷更明确其“比两千石”的级别,谁还会轻视?


就连袁术也直身揖了一手,点头示意。


酒是洛阳特有,历史上,曹操在其传世名作《短歌行》中所称赞的“唯有杜康”。菜也极为丰盛,袁绍甚至为了照顾朱广北方人的习惯,命烤了羊腿,而且细细地分成小块。


感受着他的热情以及同伴们振奋,朱广不想扫大家的兴,殷勤地应酬着。不管历史会怎样改变,在座这些人,一定会是当世英杰。或许,在将来的乱世之中,他们都有可能成为一方霸主。


其实,在来袁家的路上,朱广就考虑过这个问题。


眼下已经“就位”的地方诸侯,益州牧,太常刘焉算一个;幽州牧,大司马刘虞算一个。剩下的,或自知或不自知,都还在等待着风云际会。


本来,董卓废立汉帝,把持朝政,引关东军阀联合征讨,是汉末转三国的一个标志**件。但现在看来,似乎不会出现了。


真对不住各位,因我改变历史之故,让你们争霸天下的节奏乱了。


想到这里,朱广抿了口酒,含笑扫视堂中众人。当目光触及一人时,他多看了几眼。自穿越以来,名人没少见,似在座袁绍等,哪个不是雄姿勃发,相貌堂堂?


但这位过人之处在于,行止优雅,谈吐不俗,举手投足之间,比之袁绍等人的贵重更多了一分“清爽”,尽管,他看起来年纪明显大一圈。


袁绍突然瞄见,笑道:“子昂,在座有位贵客你是初见吧?”


朱广亦笑,冲那人一俯首致意。


“来,我与你引荐,这位便是名称‘八俊’的刘表,刘景升。”


刘表?怪不得看着老帅哥一枚呢,原来是他!话说,我还以为你已经到荆州去发展了,怎么还在这儿?


朱广并不知道,刘表年少时就已经名闻当世,因参加过太学生运动,党锢之祸起,他也在打击排斥之列,被迫逃亡。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