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盛唐崛起 > 第七百四十六章 东宫相召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百四十六章 东宫相召

  盛唐崛起

西角楼这顿酒,一直持续到了天黑。


眼见着就将夜禁,杨守文才起身告辞,和吉达返回铜马陌。


说起来,吉达是最早随杨守文住进铜马陌的人。可是当他看到如今的铜马陌杨府时,也不禁大吃一惊,有些认不出来。


毕竟,三年时光,铜马陌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没想到,幼娘如今居然练得如此身手。


坐在八角楼内,吉达向杨守文比划着,表示出了内心的惊讶。


刚才他乍见幼娘,就觉察到而今的幼娘,绝非等闲。当年,小丫头还只是一个跟随在杨守文身后的小尾巴,可没想到,却变得如此可怖。吉达没有和幼娘交手过,可是在西陲无数次的战斗经验,让他有着甚至比杨守文还敏锐的直觉:幼娘,很危险。


“是啊,我也没想到,幼娘竟变得强悍如斯。”


杨守文微微一笑,目光便落在了一旁为他沏茶的幼娘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温柔。


他旋即把话锋一转,看着吉达道:“大兄,这次米娜来东都,是谁的主意?”


吉达一愣,旋即比划道:自然是她自己的主意。


你不晓得,而今她身上的压力巨大,十万族人的生存不说,只说那十姓突厥,还有安西十国,这两年一直在暗地里和我们作对。如果不是一开始有吉力元英的帮助,我们甚至无法立足。而且,从去年开始,大寔人封锁了西行之路,是我们无法继续从波斯获得支持和援助……米娜也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才选择了前来洛阳。


杨守文点点头道:“大寔人派遣了使者前来。”


“啊?”


“估计,他们很快会抵达洛阳。”


那怎么办?


吉达比划道。


杨守文道:“刚才皇太孙提醒了我,我才知晓此事。


大寔人而今横行波斯湾,实力强横,便是朝廷,怕也未必愿意轻易去得罪那些人。所以,你们必须要展现出你们的价值,让陛下知道,你们在濛池生存的意义……


明天,我会去拜访太子,便不再陪你。


你最好是劝说一下米娜,让她早点做出决定。


而我呢,天一亮就会派人前往庭州,向我父亲禀报此事。所以,你们要想清楚,能够出多大的力,能够建立什么样的功勋。唯有展现出你们的价值,陛下才能重视。”


吉达比划道:此事,我会尽快让米娜决定。


++++++++++++++++++++++++++++++++++++


和吉达许久不见,谈完了公事之后,两人便说起了分别之后,各自的经历。


吉达并不是善于表达的人,所以他说的非常简单,可是在那简单的言语中,杨守文却听出了一丝丝的惊心动魄。


两人一直聊到夜半,吉达流露困倦之色,于是便去休息了。


杨守文倒是能够理解,从濛池一路过来,好像没头苍蝇似地闯进了洛阳,吉达肩膀上承受的压力并不小。虽说许多事情都是由米娜做主,可是到了洛阳,真正做主的只可能是吉达,而不是对洛阳一无所知的米娜。这,自然让吉达感到辛苦。


吉达睡得很熟,而杨守文则有点睡不着。


先是日间李裹儿的闭门羹,而后又有和吉达重逢。


李重润说,粟田真人与相王府走的很近……这句话,怕也是想要提醒杨守文,他杀死那么多倭人仆从,怕也不容易平息下去。粟田真人与相王府交好?倒是不足为奇。


杨守文可记得很清楚,当初在长洲的时候,当得知有倭人参与其中之后,李隆基可是很为倭人解释了一番。从李隆基的言语之中可以看出,他对倭人堪称是推崇。


而且在历史上,李隆基登基之后,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倭人的赞赏……


亦或者说,倭人和相王府,一直有联系?


杨守文走出了八角楼,在门廊上坐下。


仲夏夜,热浪滚滚。


夹带着一丝丝从瀍渠吹来的水汽,却为铜马陌平添了些许凉意。


杨守文感觉清醒了不少,靠在廊柱上,思忖着接下来的打算。


吉达的事情,他一定要帮,而且要帮到底,这个无需犹豫。至于怎么帮?他也有了一些头绪,关键是要看米娜的最终态度。如果她愿意臣服大周,一切都好操作。


事实上,朝廷也需要有这样一支强有力的力量,在安西稳定局势。


否则单靠而今屯驻安西的三万兵马,根本无法保证西域的稳定。那安西,地域太过广袤,三万兵马不过杯水车薪。想想朝廷在西域的对手吧……吐蕃人,突骑施人,突厥人,吐火罗人,以及那崛起不久的大寔人,都不容易对付。三万兵马太少,可如果从关中抽调兵马过去,且不说那庞大的军费开支,还要考虑到关中的稳定。


杨守文觉得,只要米娜愿意臣服,夹在大寔人和大周之间,她的发展空间并不算太大,但是却能够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倒是那些倭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