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盛唐崛起 > 第四百九十八章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九十八章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下)

  盛唐崛起

武延晖接过笺纸,扫了一眼之后,脸色顿时大变。


他抬起头,厉声道:“杨青之,你这是什么意思?”


杨守文微微一笑,沉声道:“陈王稍安勿躁,我今日请大家来,绝无半点恶意,而是要与大家一桩财路。”


说着,他拿起手中的笺纸,轻声念道:“新都公主自还京以来,受六百户封邑。然则公主在洛阳,与圣历元年夺永丰坊清凉寺为别府,后又夺走利仁坊三百亩土地。


圣历二年,公主命人在长安强夺延福坊六百亩土地,而后又侵占崇业坊安国寺一半的田产……


定安公主同样如此,圣历二年夺走青元观,建为别府。


观国公,长宁公主在短短两年内,把府邸扩建了三倍有余,同时还在长安,把高士廉的府邸以及左金吾卫的军营合起来,建成别府。去年末,圣人取消永昌县,公主却私自侵占县衙,当成宅院。此外,她还意图拿走魏王李泰在长安的旧宅……”


杨守文的笺纸上,记载了几位公主还京两年来的所作所为。


几位驸马面面相觑,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开口。


杨守文念完后,便把那笺纸丢进了旁边的火盆里,然后为几位驸马满上了茶水。


“几位兄长,我打听这些,绝非是要为难诸君,而是有肺腑之言。


今太子入主东宫,但毕竟根基不稳。他十余年久居庐陵,在洛阳、在长安并无人望。所以,太子之位,就犹如空中楼阁,一不小心就会坍塌。我今日来,便是想请几位兄长和我一起,为太子夯实了地基。刚才我念的那些东西,看似小事,可实际上,却会对太子产生巨大影响。为子女者。自当为父母分忧……公主们长住深宫,不晓得外面的疾苦。可我不相信几位兄长,会听不到下面的埋怨。”


武延晖眉头一蹙,沉声道:“那又如何?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公主还京,拿一些土地,又算得什么大事?


不过是一群刁民的抱怨,青之又何必大惊小怪呢?”


杨守文道:“太宗在世时,曾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兄长所言不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是兄长莫忘记了,当今天下,乃圣人之天下,太子根基不固,我等正应为他收拢民心,令百姓们知道,太子之仁德,为他巩固东宫地位。一味强取豪夺,百姓不会说公主如何。只会说太子失德、昏庸。”


众人,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王同皎道:“青之说的,也有些道理。


不过,以青之之见,我等又该如何是好呢?”


“人好奢华,我也喜欢。


公主们自庐陵返还,乍见帝都繁华,难免会有失态。


不过,有道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也知道。诸位兄长虽贵为王侯,亦或者出身名门,但是在这繁华之所,也难免囊中羞涩。我常听人说。洛阳居,大不易。


平民尚且如此,更何况各位兄长应酬繁多,难免花费惊人。


公主们更是如此,特别是几位姐姐开府之后,府中人员杂多。便是一举一动,都少不得要有开销。虽说有封地,有月俸,可那些钱财想要过的舒服,却远远不够。”


“青之,你说的不错!”


杨睿交忍不住拍腿诉苦道:“别的不说,就说我那观国公府吧。


上上下下几百号人,全凭家中那点浮财制成。这洛阳城里,你不摆架子,人家不会理睬你,连他妈进城都可能受到刁难;你摆架子,就需要大笔的花销。不说其他,只那几百号人吃喝拉撒,每个月就要有一大笔支出,想想也的确是骇人。”


“谁说不是啊。”


武延基也是深有体会,表示赞同。


王同皎道:“青之,你说的这些道理,我们都懂。


可是,我们该怎么做呢?”


杨守文听罢,突然间哈哈大笑。


“几位兄长糊涂,我们守着金山,何必跑去与民争利?


诸君,这洛阳城里什么人最多?勋贵子弟,名门望族最多;我们最擅长什么?玩,我们会玩啊!那我们又有什么优势?我们的名气,我们的人脉,谁又能够比拟?”


武延基、武延晖和杨睿交相视一眼,默默点头。


杨守文一指武延晖,“陈王,我知道你喜欢斗鸡,那我问你,你每月下来,在斗鸡上开销几何?”


“好斗鸡的话,怎地也要百十贯。”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