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盛唐崛起 > 第四百二十七章 官?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二十七章 官?匪?

  盛唐崛起

“青之,情况不妙。”


八角山上,明秀率先发现了山下的异动。


此前,山下匪人一直隐藏在夜色中,并没有真个暴露行踪。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明秀发现那些匪人在山下燃起了篝火,驱散了黑暗,把自己完全暴露了出来。


大约有几百人吧,手持刀枪。


两侧骑军呼应,正中间是步卒列阵。


只看这些人的装备,明秀就激灵一个寒蝉,心中顿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杨守文连忙上前,顺着明秀手指的方向看去。


他眉头一蹙,也感觉到了匪人的不正常,原本一直提着的心,一下子到了嗓子眼。


“他们在做什么?”


吕程志面色凝重,沉声道:“贼人这是要强攻了。”


“什么?”


杨守文愣了一下,疑惑看向吕程志。


他和明秀都是那种聪明的人,但是在某些方面,的确是比不上吕程志。


毕竟那比他们大很多,而且又有过做县令的经验,曾主持过昌平抗击契丹之战。


所以,吕程志能看出端倪,但是杨守文和明秀的反应明显要慢一拍。


吕程志道:“阿郎,咱们都看走眼了。


这些人怕不是匪人,而是官军假扮……你看他们的装备,又岂是等闲贼人能够持有?还有,这里地处汴州和郑州之交,已经靠近京畿。如果有这么一伙贼人出没,官府岂能没有觉察?这是京畿重地,官府难道就不怕惊动了神都的圣人?”


杨守文和明秀面面相觑,张九龄则脸色阴沉。


他是个心怀壮烈的热血青年,从岭南来,是希望能够出人头地,建立一番功业。


可现在……


张九龄突然意识到,他想的太简单了!


朝堂上的争纷,绝不是他想像中的那么平静。暗地里暗流激涌,可谓是杀人不见血。


“官军。会这么大胆吗?”


张九龄忍不住问道:“难道他们就不怕被朝廷追查?”


“那也要看后面的人是谁……如果对方来头很大,官军又怎敢不从?


怪不得我们点燃烽火后他们丝毫不惊慌,而浚仪方面,甚至一点动静都没有……现在他们要动手。可能是已经看出了我们的意图。他们也知道不能僵持下去。天一亮,他们将无所遁迹,到时候就算是他们身后的人想要护持,也护持不得。”


明秀听了吕程志这番话,不由得深吸一口气。


他突然对杨守文道:“青之。你欠我一个人情。”


“啊?”


“本以为跟你来能轻松一些,可现在看来……你这家伙的麻烦,似乎比我想象的还多。”


说完,他一招手,厉声道:“明礼,传我命令,准备迎战。”


明秀这一番话,等于是表明了他的态度。


这也让杨守文的目光变得柔和许多,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


后世曾有一句话,叫做‘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有汉之时,人们重诺言而轻性命;但是到了隋唐时期,已经有些‘利字当头’的意思在里面。


所以,后人对华夏历史曾有一个阶段性的划分。


由王道而霸道,自三国开始,经五胡乱华之后,礼乐崩坏。后来虽又重建礼乐,但是与汉时的礼乐已经有所不同。不过,杨守文很高兴,他并没有看错明秀。


“子寿。若情况不妙时,你见机行事,能走就走。”


杨守文说着话,从枪囊中取出大枪。


张九龄勃然大怒。“杨君这是什么话,难道张九龄是那种贪生怕死之人吗?”


说着话,他一招手,身后两个壮汉便走过来。


“张大、张二,你们从现在开始,听从杨君调遣。”


杨守文正要劝说。忽听山下,传来了号角声。


一骑飞驰而来,冲到了半山腰,厉声道:“杨守文,再问你一遍,可愿投降?”


杨守文冷笑,探手抄起一张弓,弯弓搭箭,对准了那马上的骑士,厉声道:“废话忒多,尔等要战便战,藏头缩尾算什么好汉?”


话音未落,那利箭离弦。


杨守文的箭术是得阿布思吉达所授,后来遇到薛讷和薛楚玉的时候,也曾得到过指点。


那薛家射术,可谓天下无双。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虽然是一个传说,可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他那箭术何等高明。


杨守文这一箭,快若闪电。


那马上骑士甚至未能做出反应,就听一声惨叫,便被射落马下。


霎时间,山上传来一连串的喝彩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