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盛唐崛起 > 第三百六十二章 苏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六十二章 苏韵

  盛唐崛起

杨守文和明秀乘坐一艘渔船,在太湖畔的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岸。


明秀到底是地头蛇,上岸后很快就为杨守文找到了一匹马,然后和杨守文道别。


他接下来要做什么?


杨守文也不是很清楚。


明秀没有说,他也没有去询问,只是和明秀拱了拱手,便拨转马头离去。


目送杨守文离去的背影,明秀长出了一口气。他回头眺望沐浴在朝阳中的长洲县城,沉吟片刻之后,便转身离开。正如他和杨守文所说,现在他必须要为下一步打算。


++++++++++++++++++++++++++++


杨守文纵马狂奔,沿着官道急行六十里,远远就看到了吴县城墙。


吴县,作为苏州治所所在,已有千年历史。据说,早在上古时期,吴泰伯建立吴国,就定都在吴县。历经千年发展,吴县早已经成为江南东道有数的城市。


它的规模很大,整个县城共有八个陆门,八个水门。


县城中共有七条堤堰,六十个坊市,也是这江南地区最大的贸易中心和商业枢纽。


此时,已是巳时。


在县城的南门外,聚集一队人马,正整装待发。


这队兵马,把城门堵得严严实实,更有军卒在沿途守卫。当杨守文一骑飞驰而来的时候,有数匹战马迎面拦住了杨守文,高声喊喝到:“来者何人,此路不通。”


“吁!”


杨守文连忙勒住了战马。


没等他开口,只听天空中传来一声鹰唳,大玉如同一道闪电,从天空中飞落下来。


它展翅在杨守文头顶盘旋,见杨守文伸出了手臂,这次稳稳落下。


站在杨守文的手臂上后,大玉发出一连串的鹰唳声。


很显然,它在表达对杨守文的不满:你又把朕丢在一边。自己跑出去玩耍了吗?


杨守文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


他伸出手,点点大玉的脑袋,而后对那军士道:“我乃征事郎杨守文。速速令我去见高舍人,我有要事与他商议。”


“杨郎君?”


那军士闻听,顿时愣住了。


征事郎不是在马车上吗?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由于杨守文独自前往长洲,故而就由吕程志冒名顶替,假扮杨守文。他借口生了病。然后就坐在马车里,一路上有杨茉莉随行保护,所以外人也无法看出破绽。


吕程志一路上是深居简出,根本不参加什么活动。


今日,他们准备启程前往长洲,却不想正遇到杨守文赶回来。


那军士怀疑,但是见大玉立在杨守文的肩头,心里的疑窦便减少许多。因为他听人说过,这只有‘神鸟’之称的海东青是杨守文所有。它既然肯停在杨守文身上,就算他不是杨郎君。也一定是杨郎君身边之人,故而态度上顿时谦卑许多。


“你……在这里等着,不要乱动,我这就去禀报。”


那军士说完,拨马就走。


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听那队伍中传来一阵急促的蹄声。


远远的,杨守文就听到了大金的嘶鸣。就看它从队伍中风驰电掣般冲出来,一马当先。而在它身后,则跟着几匹马。马上的骑士,杨守文远远就认出了来历。


李隆基、薛崇简还有裴光庭。


三人来到杨守文面前。勒马停下。


“青之,你这是……”


看杨守文一副衣衫褴褛,发髻蓬乱的模样,李隆基先吃了一惊。忙下马上前探望。


这,真是征事郎,杨守文吗?


一旁的军官显然也吃惊不小,眼前这人是杨守文,那马车里的又是谁?还有,征事郎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又是如此模样?一时间,那军官下意识后退几步,露出紧张的表情。杨守文身为副使,却悄悄离开了队伍,他……究竟去了何处?


杨守文和大金亲热了一阵,然后把大玉放在了大金的背上。


“三郎,请立刻通禀高舍人,请他与我一支人马,我要离开返回长洲,抓捕嫌犯。”


“嫌犯?”


李隆基一惊,忙问道:“青之,你发现什么了?”


“此事一言难尽,我回头再与你说。”


就在这时,后面的队伍中一阵骚乱。


紧跟着,就见高戬周利贞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匆匆走来。


人群中,有杨守文熟悉和认识的人。杨茉莉、吕程志、杨丑儿和费富贵都在里面。


李隆基轻声道:“你若不来,我们也准备启程前往长洲。


昨日我们得到了狄二郎的书信,他已经到达乌墩寨,将不经吴县,直接到达长洲。”


乌墩寨在哪里?


杨守文是两眼一抹黑。


不过,他此刻心思不在这上面,见高戬过来,忙快走几步,迎上前去。


“青之,你这是……“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