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盛唐崛起 > 第三百零三章 吕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零三章 吕八

  盛唐崛起

清晨,一场,


雨过之后,天气却变得有些闷热。


小满将至,正是播种水稻的季节。在华夏,有南方稻,北方麦的说法。可实际上,这麦子属于舶来品,稻谷才是真正的华夏主食。即便是在北方,依旧有很多地方栽种水稻。每年在小满前后,雨水最为频繁和密集,也是茶中秧苗的好时节。


今年的小满,看起来雨水似乎非常充沛。


杨守文一袭白裳,头戴纶巾,腰系锦带,脚上等着一双薄靴。


他腰间跨鸦九剑,手里却拿着一把鸡翅木制成的折扇,沿着运渠河畔,缓缓而行。


那折扇,是他这几天制作出来的物品。


相传,折扇在宋代才会出现。只是杨守文实在不喜欢用麈尾,所以就找人做出了百把鸡翅木制成的白纸扇。那折扇的正面,是一副天津晓月的图画。而图画的作者,则是一个年仅十九岁的少年。别小看这少年,在后世,他可是鼎鼎有名。


少年名叫吴道子,如今跟随在贺知章身边学习书法。


没错,就是那个吴道子,后世有‘画圣’美誉的吴道子。


只是如今的吴道子声名不显,还只是一个腼腆少年。当杨守文得知他的名字之后,立刻就请他作画,并题字曰道子圣历二年与铜马陌赠杨青之,说是要作为纪念。


而折扇的背面,则是张旭草书的《清平调》。


不是当初杨守文在总仙会上作的清平调,而是当年他在昌平,与杨幼娘作的清平调。


昨日,他得到消息,找到了吕书生。也就是那个曾经冒名顶替昌平县令的假王贺。


这不,杨守文一大早就带着杨茉莉和杨存忠两个人离开了铜马陌,直奔仁风坊而来。


这仁风坊,坐落于洛水南岸,靠近建春门。


雨后的洛阳城,湿漉漉的。伴随着气温升高,显得有些潮湿闷热。


三人走进仁风坊后,杨存忠就在前面领路,很快来到一条小巷的巷口。


“阿郎,那吕八就住在这里。”


吕八,是吕书生的名号。他真名叫做吕程志,因为家中行八,故而认识他的人都唤他做吕八。


小巷的路面泥泞,还残留着积水。


杨存忠在前面领路。三人小心翼翼的走进巷子里,在巷尾的一户人家门外停下脚步。


“你确定他在家?”


“嗯,听说他妻子生了病,这两日在家中照拂,所以没有出来。”


杨守文点点头,示意杨存忠上前敲门。


片刻后,只听门后传来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是谁呀?”


“应该是吕八的女儿。”


杨守文点点头,依旧示意杨存忠应对。


“我找吕八郎。他在家吗?”


“爹爹,外面有人找你。”


过了一会儿。脚步声传来,从里面传来一个杨守文略感熟悉的声音,“谁来找我?”


说话间,房门打开。


一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了杨守文的面前。


嗯,熟悉的面孔!


与昌平的王贺王县尊相比。吕八郎少了几分官威,看上去更让人感觉到有些亲切。


他一身洗的发白的灰色长衫,脸上带着温文儒雅的笑容。


只是,当他看到站在杨存忠身后的杨守文时,脸上的笑容顿时隐去。露出恐惧之色。


在他的身后,则是一个年纪大约在五六岁,梳着小辫的女童。


“王县尊,别来无恙。”


杨守文微微欠身,朝吕书生笑道。


吕程志不愧是冒充了三年县令的人,在经过最初的慌乱之后,他旋即就恢复了平静。


“未曾想,是谪仙人登临寒舍,快快请进。”


“咦?”


这时候,站在杨守文身边的杨茉莉也认出了吕程志,忍不住发出一声轻呼。


他刚要开口,却被杨守文拦住。


“存忠,你和茉莉在外面守着,我进去与吕八郎说话。”


“喏!”


杨存忠毕竟跟随杨守文的时间还短,有些事情不好让他知道。但杨茉莉就不一样了!在他心中,阿郎最大。最重要的是,杨茉莉听话。只要和他说过,他就不会露出口风。


“原来茉莉也在。”


“是杨茉莉。”


杨茉莉憨憨回答,纠正吕程志的口误。


吕程志哈哈大笑道:“没错没错,是杨茉莉。”


说着话,他牵着女童的手,让开一条路。杨守文迈步走进屋中,目光一扫,就把这房间看得一个清清楚楚。


房子不大,也很陈旧,但看上去很整洁。


一间正堂,隔着一面屏风,屏风后面则是内室。


“请上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