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盛唐崛起 > 第二百八十九章 欢喜冤家(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八十九章 欢喜冤家(六)

  盛唐崛起

“象棋?这哪里是象棋?”


郑虔一副‘我见识少你不要骗我’的表情,看着杨守文道:“杨大哥,象棋我知道,而且也下过,根本就不是这个样子。n∈n∈,象棋只有将马车卒四种妻子,由六十四个方格组成,哪里是这种棋盘?不对不对,你这棋,好像的确是象棋的模样。”


杨守文顿时大吃一惊,看着郑虔,一副见了鬼的模样。


唐代,已经有象棋出现了吗?


事实上,象棋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楚辞?招魂》中就有对其形制以及玩乐方法做过专门的记录。而在汉代刘向锁住的《说苑?善说》中,也记载过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都象棋而舞郑女。


关于象棋的起源,说法众多。


有说是起源于神农氏,又有说是源自于皇帝。


诸如此类的说法林林总总,但大体上都表明,象棋的历史和围棋的历史恐怕相差不大。


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三种器具组成,共十二子。


箸为骰子,棋子用象牙制成,局就是棋盘。下棋时,投六箸、行六棋,依照着春秋时兵制,进行博弈。而到了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只行棋,不投箸,名为‘塞‘的棋戏。


秦汉时期,塞戏盛行,又名格五。


到了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变化,甚至还传播到了印度。


北周武帝在位时,痴迷于象棋,并且制《象经》,王褒写《象戏?序》,庾信写《象戏经赋》,代表着象棋的形制完成了第二次演变和改革。乃至于到了隋唐,象棋活动主要集中于中原和南方地区,其形制与早期的国际象棋有颇多相似之处。


唐代的象棋,共将马车卒四个兵种。棋盘则是黑白相间的六十四个方格。


杨守文毕竟是清醒的时间还短,也没怎么见人下过象棋,以至于以为象棋尚未出现。


听了郑虔的话,他立刻意识到了自己似乎犯下了一个大错。


看着眼前的棋盘。杨守文一时间也有些茫然,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好在,郑虔没有留意到他脸上的尴尬之色,在仔细观察了棋盘之后,突然扭头问道:“杨大哥。你这‘象戏’,当如何游戏?”


“啊?”


杨守文愣了一下,沉吟片刻后,轻声道:“那你们以前是怎么游戏?”


郑虔笑道,“看样子杨大哥是真不知道象戏的规则。”


他于是滔滔不绝,向杨守文讲解象棋的游戏方式。一开始,杨守文听着有些云山雾罩,可渐渐的,他感觉到郑虔所说的这种象戏规则,似乎与后世的国际象棋相仿。


难道说。国际象棋是有中国的象戏而来吗?


杨守文不了解国际象棋的历史,就如同他不清楚中国象棋的历史一样。


不过仔细想想,似乎也不无可能。


国际象棋是从什么时候在欧洲盛行?杨守文不清楚。


可他知道,此时的欧洲,应该正处于历史上所说的‘拜占庭帝国’时代。而在中国中古历史典籍中,则称之为拂菻国。自丝绸之路开启之后,华夏文明随着各种商贸活动,早已传播到了小亚细亚地区,并由此而进入欧洲。《北史?西域传》中,成拜占庭为伏卢尼;而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卷十一》当中。则把波拉斯国所附西方诸国统称为拂懔。由此可见,早在唐代,华夏文明已经向欧洲传播。


象戏在这个时期传入欧洲,并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国际象棋。似乎也不足为奇。不过,杨守文却来了兴致,因为国际象棋的棋制和后来的中国象棋棋制,有很大不同。


“哦,我这象戏的玩法,和你说的不一样。”


他立刻打起了精神。向郑虔解释这象棋的规则。


马走日,相走田,隔山炮,过河卒……诸如此类的规则,杨守文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他并不知道,中国象棋的基本定型,是宋代在唐代象棋的基础上,增加了士、相、炮等妻子。同时,有增加了九宫格,吸收和借鉴其他棋类棋子的种类,以增强趣味性。


只是如此一来,中国象棋和唐代象戏的规则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历经司马光、晁补之等人的推广,中国象棋逐渐在民间普及,并一直延续到后世。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