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大宋小侯爷 >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秋诗会(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秋诗会(二)

  大宋小侯爷

晏殊摆摆手道:“各位,今年的中秋诗会依旧由老夫主持,首先感谢诸位前来捧场,今日在座的都是我大宋青年一辈的俊杰,老夫与你们坐在一块,也是甚感年轻啊,哈哈……好了,别的话老夫也不多说了,今年的诗会一切还是老规矩,未免一些初次参加的人不了解,由张公子给大家在讲一遍规则。”


被称作张公子的人名叫张元,可以说是本次诗会的副主持,此人名气很大,诗词歌赋无一不通。他是寒门出身,但从小发奋苦读,六年前来到京师当即一鸣惊人,晏殊评他“负气倜傥,有纵横才。”可是此人运气却是背到了极点,科举考试屡试不中,和他同批的很多人明明才识不如他,却也都考中了进士,唯独他每次都名落孙山。


张元今年二十六岁,他面颊宽大,身形消瘦,脸色也很苍白,长期苦读,使得他的身体并不是很好。


在坐的很多人都认识张元,既羡慕他的才华,也同情他的遭遇。尤其是一些胆大的女子,见他起身,已经争前恐后地暗抛媚眼了。


李策暗道:谁说古代的女子就矜持了,今日这些所谓的佳人们看到了自己中意的才子,那可是毫不掩饰啊,瞧她们一个个发春那样,就是比起男人也不遑多让。


张元朝大家拱拱手道:“今年的诗会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是猜字谜,可指定由谁来猜,也可抢答,但是猜不中者要罚酒;当然重点还是论诗,各位只要有佳作尽管展示即可。”


张元简单几句交代完后,又一拱手道:“这第一个字谜就有在下先来吧,大家听好了。”


他稍一停顿道:“头戴四方帽,胸前一张弓,问君何处去?深山捉大虫。”


张元这打油诗说得颇有趣,几个姑娘被他逗得一笑。他说完补充道:“各位随便猜,在下就算是抛砖引玉了。”说完重新坐了下来。


先前一个抛媚眼的姑娘马上站起来说道:“是弓箭的“弓”字。”


张元微笑着摇了摇头,众人纷纷鄙视地看去,怎么可能这么简单。


姑娘不放弃又道:“胸前一张弓嘛,不就是弓嘛……”神态竟是有些撒娇。


张元道:“那头戴四方帽,深山捉大虫呢?”


女子嘴唇轻咬做思考状,但是旋即她展颜一笑就道:“好,我喝酒。”说着端着酒杯朝张元一敬,掩面喝了。


李策一拍大腿道:“这小妞绝啊,就算猜错也要第一个站起来,目的就是想引起张元的注意,可惜这人不是个男的,要不然肯定是个泡妞高手。”


赵沁儿小声道:“你以为人家都像你一样,猜错了也没什么好丢人的,哪有你想的那么不堪。”


李策也不与她争辩只是轻笑着自顾自地饮酒,什么诗会啊,粉丝见面会还差不多。


这时另一个女子起身道:“我猜是强盗的强字,不知张公子对也不对?”这个女子一起身,李策和赵沁儿同时一惊,此人竟是赵紫玉公主,赵吉的姐姐,她怎么也来了?只不过因为她坐在第二排,刚才二人都没有注意到她。


张元微笑着点了点头道:“怎么解呢?”


赵紫玉似圆含喜地看了一眼张元,娇媚地一笑道:“头戴四方帽就是一个口字,胸前一张弓,就是一个弓字,深山捉大虫就是一个虫子,这三个字凑在一起不就是一个强字吗?”说完自己咯咯笑了起来。


赵紫玉媚骨天成,她一起身只是那么一笑,就有一股迷惑众生的魅力,在座的众人早就被她所吸引,再一听她的解释纷纷点头赞叹,没想到让一个姑娘先猜出来了,而且还是个大大的美人!


赵紫玉的出现引起了张元的注意,他在想这是谁家的闺女,怎的气质如此出众,更难得的是她才思也是一样的敏捷,先前几次诗会倒是没有见过她。


张元点点头道:“姑娘才思果然敏捷,在下干了这杯。”说完端起酒杯一仰而尽。


赵紫玉娇滴滴道:“张公子真是好酒量。”


单论相貌的话,赵紫玉确实称得上是个大美人,不过却也没有美到令人如痴如醉的地步,主要还是她那一身妩媚娇柔的气质,尤其是一双勾人摄魄的媚眼,里面不断有春波涌动,任哪个男人看了都有一种想要蹂躏她的想法!


几个世家公子已经在暗暗打探赵紫玉的身世了。


却听一个声音懒洋洋道:“别瞎打听了,那人你们高攀不上。”


“丁爷,您见过识广,一定认得这小娘子,给兄弟们说说?”一个才子猥琐地说道。


原来此人乃是宰相丁谓的小儿子——丁玘,他花高价弄了张票,和一帮世家纨绔子弟混进来,就是想猎个艳。


丁玘财大势粗,平日里身边的姑娘数不胜数,但那些姑娘都是些寻常货色,即便貌美如花者,也都是些花瓶,没什么内涵,时间久了,丁玘自然就有些厌倦了,别看他自己是个草包,可也喜欢有才华的女子。所以想借着这次诗会的机会,来搜寻几个女才子,他的想法是小爷我虽然没才,可我有的是财!


丁玘被这几个纨绔子弟一顿吹捧,得意说道:“这乃是咱们大宋朝的永固公主,小元王的姐姐,就你们几个这熊样还想惦记人家?也不撒泡尿照照你们自己。”


几个纨绔子弟一听顿时傻了眼,原来人家是公主!几人看向赵紫玉的目光也不由敬畏起来,这小娘们他们惹不起。


赵紫玉待张元喝完,冲他诱惑地一笑,然后才落座。


赵沁儿羡慕道:“想不到紫玉姐姐还有如此才识。”


李策冷笑道;“什么才识?我看是她身边那些下流才子们替她想出来的吧?”


他一指赵紫玉身边的几个书生,赵沁儿看去果然见几个书生和她在窃窃私语。


这时又有人站起来道:“小可也有一个字谜,出东海,入西山,写时方,画时圆。”


“这个简单,日头的日嘛。”他一说完,就有人起身道。


出谜的书生摇摇头,端起酒杯喝了酒。


中间不断有人出谜,不断有人解谜,诗会的气氛很融洽。


赵沁儿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跟着紧张,跟着激动,李策在一旁却是昏昏欲睡,猜字而已嘛,有什么好玩的。


李策正想着今日三河商会的事情,赵沁儿突然捅捅他道:“你知不知道啊?”


李策一愣道:“知道什么呀?”


“字谜啊,上无半片之瓦,下无立锥之地,腰间挂个葫芦,口吐阴阳怪气。”赵沁儿小声急道。


“靠,怎会有人出这么稀奇古怪的字谜,我怎么会知道。”李策翻个白眼道。


赵沁儿不由大急,轻咬着嘴唇苦苦思考。


却听赵紫玉笑道:“沁儿妹子,猜不出来吗?”


李策这才知道是赵紫玉点名要赵沁儿解谜了,他冥思苦想了一阵,实在是想不出这是个什么字,猜字谜本就不是他的擅长,让他对两个对联嘛,说不明他还能蒙上几个。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