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智能工厂 >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亏本买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亏本买卖

  智能工厂

从印尼逮捕到的那二十几个恐怖分子成员,被移交给了司法机关,不过在此之前,必要的拷问已经完成了。


但是拿到口供的莫雄嘴角直抽搐,“这群混蛋,是摇头丸磕多了吗?还是吸毒过量导致的集体幻觉?”


将内部文件一巴掌拍在厚厚的实木行军桌上,莫雄在办公室里大吼大叫,“我要的是一份实情评估报告,不是这些天方夜谭。你看看这些白痴都在说些什么,七八米高的铁甲人?毫无征兆的从天而降?”


“是空降的话,能够运输这种机械部队的运输机应该很大才对,不可能看不见的。”副官则在一旁沉稳的说着。


莫雄看似脾气暴躁,但在实战中,却非常认真,不会轻视任何对手。


“如果这些人说的是真的,那么他们遇到的肯定是人型机械装甲,这样的陆军用兵器如果真的开发出来并且能够投入实战,还真是让人吃惊啊。”


这个小型军事会议里,除了基地里的高层,还有隶属国家联邦调查局的的特工,情报上的协助以及必要的监视,这一点已经是惯例了。


莫雄不太喜欢这些阴阳怪气的情报人员,不过对方不干涉自己的军事指挥权,他也懒得去管。


听了调查局特工的说辞,副官却不太同意,“机甲类武器,我们十年前就搞过,当时的国家元首是陈炯明先生,花费了十亿华元。但什么都没做出来。”


机器人部队的构想,在二战后华夏联邦的政府高层就已经开始提出了,军方当时也对这个项目寄予厚望。


莫雄也说着:“人型机械装甲,当时是天宇集团负责这个项目的研发。由国防部出资,前后花掉了十亿,但只得到了一堆的破烂。那玩意儿倒是能动起来,不过实战评估不理想,被称为是昂贵的‘玩具’。”


一想起这件事,军方内部都是颇多怨言。


在经费紧张的时候还花了这么多钱,结果什么也没得到,白白浪费掉了巨额的资金。


因此也对天宇集团颇多怨言。连带着,对于机甲类武器的开发也再无热情,军方将这个项目完全冻结起来,无限期的封存所有相关资料。


当时陈泽在军方内部的听证会上对这个失败的开发案还作出了解释。他声称在未来五十年内都无法出现实用化的机甲武器。


主要是电子计算机系统跟不上,还有动力传输系统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单纯依靠机械原理,机甲就算造出来了,也只能是靶子。


就算过去了这么久。莫雄还是愤愤不平,“别说当时,就算是现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连直立行走都很勉强。更别说作为军事用途了。当年天宇集团明明知道这些问题,还是拿不可能的项目来骗我们的钱!”


特工同志一听就不开心了。明明是国家的钱,莫雄却把这些钱当作“我们”的。很明显,这个“我们”指的是军方。


不过特工也不打算反驳,至少他知道莫雄为何如此抵触“机甲”这个字眼了。


“除了口供,现场还留下许多的证据,技术鉴定科的初步鉴定已经出来了,证明那些恐怖分子的话基本属实。”


特工同志并不打算与莫雄争辩,他只是在阐述得到的资料,并且决定如实上报。


“如果没有疑义的话,我就要向情报局汇报这里的事情了。”特工摆明着要打小报告,原则上,这种事是不会和军方的人明说的,不过莫雄身边的这位情报官却很特别,向来不太避讳这类事情。


“随你的便。”心情很不爽的莫雄,也扭过头去,下了一份内容完全一样,但结论完全不同的报告。


报告很快就被送到了国防部部长叶宜伟手中,他现在已经接替了李少杰的职务,后者现在退休在家,颐养天年。


文件通过传真发到了叶宜伟的办公室,被机要秘书用塑胶文件夹锁住,然后交到叶宜伟手上。


看到了莫雄送来的报告书,叶宜伟先是惊愕,然后就是和莫雄一样的想法——表现出了难以置信的情绪。


这引起了他的重视,他一连看了五遍,才把莫雄送来的报告书放下。


莫雄作为少将还是很合格的,他不会因为自己的偏见而去歪曲证据和供词,他将整理好的照片和技术鉴定部门的结论一起发了过来。


唯一带有主观色彩的是在报告书末尾的“个人看法”,莫雄认为这是某些企业集团演的一出好戏,目的是为了重启“机器人部队”这个项目。


羲和工程接近尾声,政府部门暂时没有公布新的大型工程计划安排,一些大型企业很可能会为了继续赚取高额利润而故意发布一些捕风捉影的消息。


毕竟现场看到的是一片狼藉的战斗残骸,还有二十四个精神失常的恐怖分子,连叶宜伟都同意莫雄的观点,认为那些所谓的“证人”并不可靠。


而叶宜伟在没有确认这件事情之前,也不打算去打搅元首李宗仁,因为羲和工程的事情,元首已经很忙了,需要休息。


细细想了一会儿,对于政务和军务安排,以及权谋人事,叶宜伟都是当仁不让的智者和政治家。但是这种涉及到技术理论的问题,他一个人却只能愁眉不展,无奈之下,只好去求助于专业人士。


“淑英,马上准备飞机,我要去广州一趟。”叶宜伟已经决定要去天宇集团的总部,找陈泽还好谈谈这件事。


电话的那一头,传来一个软玉温香的女人声,林淑英是叶宜伟的生活秘书,同时也是他众多情人中的一个。


前几任妻子大多都是革命分子。自从叶宜伟改投门庭后,离异的离异,死的死,大多都不在一起了。


生于一个动荡的大时代。夫妻之间的感情,很多时候,都比不上革命理想。


不过叶宜伟现在的生活也还算不错,一向是风流而不下流,不够受婚姻法的限制,叶宜伟也很遗憾,不能给所有与他相爱的女人以名分。


林淑英就是其中一个,只能做情人。无法成为合法夫妻。


作为华夏联邦的国防部长,叶宜伟也有着他自己的私人专机,甚至还可以请求空中护卫。不过现在局势平稳,他的能力也受到军方的认可。倒是没有必要如此草木皆兵。


九点多的飞机,十一点就到了广州,因为提前通知了一声,陈泽也派来车队,不过陈泽本人没亲自来。而是拍了集团副总裁卢毅明前来。


车队的规格很高,但是行事很低调,叶宜伟在军用机场降落,倒也不怕被无处不在的记者拍到。


卢毅明生的高瘦。耳鬓很长,面容白净文雅。一见面,就给了叶宜伟非常好的映像。


“叶部长大驾光临。欢迎欢迎。”这话说得热忱有礼,却又不卑不亢,相当有文士的风范,“总裁在忙于工作,没能亲自来迎接,我在这里代为致歉。”


简单的行了一个拘礼,卢毅明便邀请叶宜伟登车,这是一种礼仪。


而叶宜伟当然也不会驳了对方的面子,笑呵呵的登上了加长型的天驳牌轿车,这种车型,就算是元首也未必能经常享受得到。


至于陈泽没有亲自来,叶宜伟虽有不快,但也知道这是华夏联邦的体制使然。政治和军事不再能肆意干涉国家的内部事务,由于选举制度和最高议会的存在使得国内的一些大企业家拥有着与政客不相上下的名望和权力。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陈泽这样的大集团总裁,比起元首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区区一个国防部长,确实不用亲自来拜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