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智能工厂 >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事后影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事后影响

  智能工厂

胡济兰的文章,在最初并没有得到多少关注,就像是挂在架子上的咸鱼,没人会多看几眼。


只有一家并不出名的评论时报给了一句刻薄的的评语:是哗众取宠的欺骗,还是难以证实的真相?.


这篇文章,就这么被遗忘在一个门户网站的角落里,无人问津。


直到两个月后,一些照片慢慢流传出来,活尸攻城的景象,让才刚刚进入网络时代的中国民众沸腾了。


或许因为拍摄角度的问题,要么是摄影技术有限,总之照片和图像资料都拍得并不好,画面处理模糊。


但其中内容的真实性,才是民众所关心的,为此不少人都向各自所属的地区政府咨询此事。没想到,换来的却是高官们的一片沉默。


这下子,民众的激动情绪在一夜之间,就突然爆发了。


华联政府原本对外宣称是紧急疫情,但现在却被证实是对百姓的欺骗,这对于已经翻身做主的人民来说,是无法忍受的。


群情激奋的民众,强烈呼吁着自己的知情权,以及要政府必须对此给个交代。


二十几万人这样不明不白的死掉,没有谁不担心自己是下一个受害者。


1954年六月,中国迎来了夏季,到处都是流焰似火的暑意。但是燃烧着的并非只有阳光,还有中国民众的心情,许多人不顾烈日炎炎。扛着标语和横幅走上街头抗议政府的无能。


活尸事件已然告一段落。政府和军方展开联合行动,终于是通过一种特别的电波信号装置,找出了所有可以影响生物大脑神经中枢的变异蚀心草。


罗布泊也再次归于宁静,不过这并非结束,而是事情的开始。


华夏联邦政府,在二战结束之后,其权威第一次遭受了如此剧烈的冲击。以陈炯明为首的内阁高官,不得不面对群情激奋的民意,无数的国家公民,开始向政府提出强烈的质疑。


百姓不明白这些事情的个中因由。但他们看到了结果,新省在这数月之内,死亡人数竟高达二十一万人。


面对这样触目惊心的数据,华夏联邦政府百口莫辩。尤其是元首陈炯明。


核试验基地是军方自己的科研项目,对于这个研究计划,陈炯明确实是不知道的。国家这么大,政务如此繁琐,他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又怎能面面俱到?


可是选民们根本不管这些,他们也不管政治体制到底是如何运作的,他们只在意一件事,就是他们选出来的政治领袖,能否照顾他们的利益。


如果不能。那就滚蛋,这就是民选政治体制的核心原则。


至于该怎么把事情做好,那是政治家的责任,不是人民的。


现在,很明显,出了这么大的祸事,作为国家元首,陈炯明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不能站出来说,军方的研究计划不关政府的事,更不能透露更多有关遗迹的内部机密。


现在。因为女记者胡济兰的一篇文章,整个华夏联邦政府高层,都被架在火炉上烤着。


受此影响,新闻媒体也开始频频质疑着陈炯明的之争手腕和能力,提前“退休”的呼声愈来愈高。


“七十六岁的元首。能否继续胜任政治领袖的职务?”


“谁该为此负责?政府的秘密生化事故导致数十万无辜的民众死亡!”


“罗布泊,至今仍在进行军事管制。为何国家不让我们看到那里的真相?”


“是刻意的隐瞒,还是因为无能而选择欺骗,政客的本性。”


报纸和新闻,这次确实出乎意料之外的选择了站在民众那边,不过却都和奇怪的,对于有关于军方在罗布泊发现超古代文明遗迹的事情绝口不提。


所有的人,都把冒头指向了七十六岁高龄的陈炯明,质疑他现在的治政能力。


六月十五日,晴,南京的天气虽然炎热,不过蔚蓝色的天空,爽朗的空气,让人心情一阵愉快。


元首办公室里,今天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因为这个客人的到来,陈炯明推掉了所有的预约和工作。


楠木书桌前的一角,上面整齐的摆放着陈炯明今日需要处理的文件,左侧是一个陶制的笔筒,里面是几只用得很旧的钢笔。


偌大的一个办公室,内部的装潢却并不奢华,除了书籍之外,再无多少之前的摆设。这里的一切,都体现着主人的节俭。


即使身为国家元首,陈炯明的私人用度,也没有超过任何一个政府公务员的标准。这种廉洁并非是装出来的,而是他本身的品格和为人。


对于道德品质,即便再严苛的人,也无法陈炯明挑剔什么。


“元首阁下,这段日子以来,真是辛苦你了。”对于眼前的这位老人,钟泱屈身行礼,以示敬重。


并非因为陈炯明的政治地位,而是在于他的才华与品性。


“钟先生,这些年来,想见你一面可不容易啊。”望着眼前这个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的毛头小子,陈炯明心中就有着难以言喻的妒忌和敬畏。


妒忌是因为对方的年轻,敬畏是因为对方的力量。


就是眼前的这个人,在三十多年前一手创建了一个国家,横扫宇内,在中国这个有着深厚集权制传统的国家,建立起了一个联邦制的政治体系。


也是这个人,将建立起来的庞大国家,拱手与人。


拿得起,放得下,真是人杰!


两人就这么默默对视着,良久,钟泱才微笑着:“元首阁下。你知道我这个人。不大喜欢管闲事,喜欢清静的生活。”


对于这话,如果是别人说,陈炯明肯定是要嗤之以鼻,没尝过权势的味道,又哪里懂得其中的美妙。


将别人的生死富贵操之于手,掌握一国之兴衰,这是何等的快意人生!


但是钟泱却不在此列,如果他想要君临这个国家,当初就已经那么做了。但是他没有。默默无闻的站在阴影之中,扶持着,观察着,只有当他认为有必要的时候。才会插手进行干涉。


关着门,陈炯明亲自为钟泱奉上茶水,钟泱也没有拒绝,而是默默的接受了。


这次并非是他主动来找陈炯明,而是陈炯明有事要找他谈,而因为记者一直盯着陈炯明的一举一动,他想要偷偷离开元首官邸是不可能的。


不得已之下,才秘密派人去广州,请来了钟泱。


“钟先生,我想知道的是。这一次事件,你是否知情?”


“哦?”小酌了一口茶水,还没来得及回味其中的清香,钟泱便不得不放下茶杯,回答陈炯明的问题:“元首阁下,坦白说,你的问题很笼统,我只能这么回答你。”


“关于罗布泊的秘密研究项目,我不曾参与过,一切事情。我也是事后才知道的。不仅如此,即使是现在,军方也拒绝让我的人参与其中的科研工作。”


说着这些话,钟泱的表情无喜无悲,依旧是温和中带着微笑。“至于新闻舆论,这件事我也不曾参与过。这点你请放心。”


钟泱的态度,让陈炯明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提议要重新选举的势力,是军中的一个秘密派系,据说内部名称叫文明革新会,参与者都是激进的少壮派军官。


而据陈炯明和钟泱的了解,这个组织的背后支持者正是李宗仁,这个军方的元老之一。而其余四位元老,程文力和李少杰也都对革新会持肯定态度。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