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智能工厂 > 第九百八十八章 道德vs利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百八十八章 道德vs利益

  智能工厂

见对方答应,刘永灼也是一笑:“那好,咱们就说定了,岳市长如果没别的安排的话,等茶会结束之后,就坐我的车走吧,我知道一些不错的小菜馆,名气不太大,菜的味道还挺好的,难得的就是比较清静。”


“行,我和我的秘书,完全由你小刘安排了。不过有一条你可得依我,账得由我来结。”岳环山爽快地说道。


“到时候再说吧。”刘永灼也是心情愉悦,他对岳环山这种性格的人最是喜欢。


接下来的茶会就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好谈了,左悦还有其他的公务,而且这是刘永灼与岳环山之间的实情,他这个外人并不适合插手,所以便没有与岳环山一起赴宴。


茶会结束之后,刘永灼过去和一些熟悉的市议员见了个面,打了个招呼,随后告辞离开了。他亲自开车,领着岳环山和对方的秘书来到了一处比较僻静的菜馆,进门找了一张靠窗的桌子坐下,熟练地点了几个菜。


宾主以茶代酒,互相敬了一通之后,开始进入正题。


“岳市长,现在你可以说说了,你这次找见我,有什么事情吗?”刘永灼笑吟吟地问道。


岳环山迟疑了一下,说道:“明人不说暗话,我看小刘你也是一个爽快人,我就不遮遮掩掩了。我这一趟出来,主要目的是出来化缘的,第一站,就选中你们刘家的华扬重工了。”


“化缘?”刘永灼应了一声,倒没觉得太过意外。


他从一开始听岳环山叫苦,到后来听对方说要专程去找他,就多少猜出几分了。岳环山作为一市之长。要到柳州通过市长左悦来见自己,自然不会是出于追星的需要。


政府找企业,一般来说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化缘。不过,华扬重工与百色市无亲无故。岳环山化缘的手未免伸得有点太长了。


“岳市长,你这个化缘,有什么名目没有?”刘永灼依然脸上带笑,不过笑容里的亲切感少了几分,换成了一丝戒意〓府找企业家要钱♀种事不是谁都愿意的,搞不好反倒会结仇。


“小刘,你不要误会,我说的化缘,可不是要找你们要赞助。”岳环山涨红了脸说道◇人的滋味不好受,以他这一大把年纪,向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化缘。那种窘迫感是难免的。


以刘永灼现在的身份和地位,如果在此时拂袖而去,岳环山也是毫无办法的。


别说百色市不过是贵省下属的一个贫困市,就算是贵省的省长要来向刘永灼化缘,也是鞭长莫及。


兴华社势力遍布整个全球。别说是一个省了,就算整个国家联合起来绞杀兴华社,也只不过是逼着刘家将核心资产转移国外罢了。


“如果不是找赞助,那你说的化缘,是什么意思呢?”刘永灼依旧没有放松警惕。


“我想请你们华扬重工到我们百色去投资。”岳环山直接说出此行所求,“投多投少无所谓☆关键的是,我消你们能够把一种观念带到我们百色去。”


“我和我的经济师分析过了,我们百色的贫困。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的东西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主观因素,是我们可以改变的。要改变这种主观的因素,就需要像你小刘这样的能人啊。”


岳环山这样说的时候,眼睛里透出了一些诚恳和急切的神色□永灼看在眼里,心下也不禁一动。


从刚才的交流中□永灼能够感觉到这位老岳是个实诚人,否则也不至于道全省最穷的一个市去当那个市长。在民选政治体系里,这可绝对不是没差,简直是个受气包。


岳环山如此低三下四地求着自己,这让刘永灼觉得很是不忍。然而,岳环山消他帮的忙,可不是一件小事,他无法一时冲动就答应了。


“岳市长,你这可让我有些为难了。”刘永灼把弄着手中的茶杯,慢条斯理地说起来:“我们华扬重工毕竟只是一家企业,我们做什么事情,还是要考虑经济效益的。岳市长这样凭空说一句,消我们去投资,那么我们的投资回报是什么呢?”


语气顿了顿,虽然觉得难以出口,但刘永灼还是开门见山的直说了:“如果没有回报,即使是我同意了,恐怕我们集团办公会议也无法通过的。”


这不是搪塞,而是实情,所谓集团,就是不只一个老板,而是股份制,属于联合投资。公司内部,还有大大小小的股东,这些人对于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也是有着话语权的。


岳环山摇了摇头,“刘总经理,真抱歉,我也不知道我们能够给你们什么回报。从政策上,我们可以给你们所有的优惠,减免税、无偿划拨用地,别人能给的优惠,我们都能给。”


“不过,我知道这些对你们都没有吸引力。因为其他地方也能给出这样的条件,而他们的地理条件,比我们好出十倍都不止。”


刘永灼不吭声了,既然岳环山自己也清楚这一点,那他还需要多说什么呢?


现在他倒反而消岳环山索性向他要点赞助了,比如资助建立几所消小学啥的,出个百八十万,刘永灼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其实公司现在每年用于助学、扶贫之类的投入,也是有上千万的,在做慈善方面,公司大多数股东的观点和刘永灼很一致,都觉得企业应当承担一些社会责任。


但投资则是另事了,它不但涉及到资金的投入,还要牵扯到和管理方面的精力投入。在涉及到投资的问题上,企业必须是唯利是图的,谁愿意把钱投入到像百色市这样各方面条件都非常恶劣的地方去。


岳环山从秘书手里接过自己的公文包,从里面拿出了一叠皱皱巴巴的纸。递给刘永灼,说道:“小刘,在你拒绝我的要求之前,能不能请你看看这些东西。”


“这是什么?”刘永灼一边接过纸张,一边问起。


岳环山轻声说着:“这是我们市上一次小学作文竞赛的优秀作品。我专门从教育局要出来带在身边,刘总经理如果不忙的话,可以看一看。”


刘永灼一头雾水,不知道岳环山让自己看这些小学生作文用意何在。他随手翻开一篇,只见上面这样写道:


“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吃,一个人住,一个人想事情。爸爸妈妈说,他们去南方挣钱,挣了钱就可以回来盖大瓦房。我不知道盖大瓦房有什么用,房子不是我的家……老师叫我们好好学习,说我们成绩好了。爸爸妈妈就能放心了。可是他越这样说,我就越不想好好学习,如果我的成绩很差,爸爸妈妈就不会放心了,他们就会回来看我……”


看着作文纸上的那稚嫩的笔迹□永灼忽然觉得眼睛有些潮湿了,他知道这篇文章里写的是什么,这篇文章的小作者,就是欠发达地区农村里非常普遍存在的一个群体:留守儿童。


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内地农民离开故土,前往沿海去务工。从而形成了一个多达一亿人的农民工群体。


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在务工地没有自己的住房,只能住在工棚里,所以根本无法带着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一同出门。那些被留在家乡的老人和孩子。就成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