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智能工厂 > 第六百二十三章 惊天爆炸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二十三章 惊天爆炸

  智能工厂

第六百二十三章 惊天爆炸


对于他们的建议,陈炯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所以,回国之后,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批准了总参谋部制订的“核子导弹海外军事基地实战部署计划”,将一百颗核导弹部署到从中亚到中东的各个中国驻海外军事基地。


这个计划将在一年之内完成,届时,中国的战略核威慑力量将足以确保中国的海外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征夷”只是第一代弹道核导弹,征象意义大于实战意义。以后,更多更先进的弹道导弹将装备jūn_duì ,它们将成为战略国防力量的中坚。而且不仅如此,中国的战略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也进展顺利。


除此之外,陈炯明早就下令有关项目工程组开展氢弹的研究工作。当了这么些年的国家元首,对于华联内部的运作方式他也是驾轻就熟了。


不同于古代的帝王将相,不同于清末民初的军阀独裁,而是一种包含了政治分权、经济发展与国家科研相结合的体系运行模式。


就目前进度而言,这一工作进展顺利,预计一年之内就可以制造出可以用轰炸机投掷的氢弹,而与此同时,射程更远的导弹也在加紧研制。


这些导弹将以大推力远程火箭为基础,而这种大推力远程火箭不仅可以用来向敌国领土投掷核弹,而且也可以用来向太空投掷人造卫星。


实际上,中国的人造卫星研究计划在“征夷”试验之前就已经进入前期研究阶段了,或许,几年之后,太空中就会出现第一颗完全由华联政fu自行生产的人造卫星了。


因为现在的卫星大部分仍旧由天宇集团提供,陈炯明也知道,其实这些都是古文会在背后操纵着。但限于技术上的落差,也确实没有任何办法,只得慢慢由政fu直属的科技部门加紧攻关。


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他在内心之中天然的认为这样的高精尖技术必须掌握在国家手中。


毫无疑问,中国现在已经将人类的核能研究和太空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虽然陈炯明本人对核能和运载火箭的技术贡献几乎微不足道,但是他却依靠他所掌握的政治与经济力量推进了相关科学研究的进展。


在这上头,中国早走了几步,而现在,美国也要加入这一竞赛了。


对此,外交部长和政务总理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毕竟,相比美国,中国的工业和科技底子还是薄弱了一些。所以,中国不能懈怠,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年轻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所以,今天陈炯明才会特意安排日程,视察首都的几所院校,看看最近几年国家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思想与学术研究的自由却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助力。这方面,陈炯明自问一向做的还算不错,他一向鼓励新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或许是刚才听元首阁下说下午要去与青年学生们举行座谈,理发师特意为总统挑选了一个很精神的发型。


不过再精神,也无法掩饰那满头的花白头发,理发师曾经建议总统染发,但是陈炯明却笑着拒绝了,他说,做人直率一些或许更好。


“我说,元首啊,您这头发都白了一多半了,再不染发,那看上去就跟个老头没区别了。”


理发师终于完成了发型的修剪,然后,他迅速从工作箱里拿出了一瓶染发剂,这也是国产货,现在国内的化学工业已经相当发达了。


“难道我现在不是个老头子么?已是花甲之年,这头发染的再黑,那也掩饰不了脸上的沧桑啊,看到这满头花白的头发,人们就知道我这个总统是合格的总统,操心的人,哪能没有白头发啊?嗯,三十年了,当年我意气风发的在惠州指挥新军维护共和的时候,可是没有想过,今天可以坐在这里指点江山啊。现在回想当年,再想想这些年,如梦似幻啊。”


陈炯明很是感慨,这段如梦似幻的岁月确实值得感慨,一个曾经的地方要员,在中国政治舞台上起起落落。但是现在,他却以一个强国元首的身份在这世界的棋盘上下着棋、布着局,书写下一段不朽的传奇,见证着一个时代的沧桑。


民族的觉醒,国家的复兴,这是国民奋斗的结果。同样也是陈炯明心中一直所期盼的结果。若干年后,蓦然回的青年已是英雄迟暮,同样迟暮的英雄又有多少呢?


再多的语言也无法形容这种唏嘘与感慨。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理发师却是无法领会陈炯明此刻的心情的,他只知道,他手里的这种染发剂确实相当不错。他自己用的也是这种牌子,他给那些京剧名角、电影明星推荐的也是同样的牌子。


“您真不用?”


看见元首又是摇头,理发师只能作罢,将染发剂收了起来,转回身时,却瞧见一名内阁机要秘书走到书房门口。


理发师也是老人了,自然懂得规矩,快快收拾了一番,便点头示意,悄悄地离开了房间。接下来的谈话,已经不是他可以探听的了。


??????


此时的陈炯明,当然不知道远在万里的德国所发生的事情,由于内部的不和谐以及军官团队的互相猜疑,似乎想要刺杀希特勒的组织并非只有曼施坦因他们。


与此同时,坐在办公室里的希特勒突然莫明其妙的打了一个冷战。他透过窗户向外望去,此时晴朗的天空已经变得暗淡了下来,大片的乌云出现在前方,让希特勒的心情也跟着变得十分阴郁。


根据目前的局势判断,中国的主要势力圈到亚洲为止,欧洲和非洲已经成为了德国的势力范围,德国还得到了乌克兰以及巴库油田的部分开采权。


的确,现在的德国,在核武器方面和中国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希特勒相信,凭借第三帝国突飞猛进的科技,在短时间内追赶上中国肯定不成问题。


即使现在的德国已经遭遇了不小的困境,但希特勒还是一如既往的对自己充满信心,或者说是一种近乎疯狂的自信。他坚定的相信自己所构想的那个世界,距离现实已经不再遥远。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德国国内在这个时候偏偏出了乱子。


对于国内密谋反对自己的势力,希特勒并非一无所知。无孔不入的盖世太保曾经破获过多个反对纳粹政权的秘密组织,如“红色乐团”和“白玫瑰”等。


但这一次,希姆莱向自己报告说国防军谍报局竟然参与到了反对自己的阴谋当中,属实令他吃了一惊。希特勒当然不知道,希姆莱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力,早就想兼并国防军谍报局,这只是他行动的步骤之一。


希姆莱的报告让希特勒陷入到了巨大的不安之中,他觉察到了自己的危险,当即决定立即回国,“把谍报局和谍报局总负责人卡纳里斯切成碎片”。


在登台露面以平复导弹刺杀案的风波之后,希特勒便签署了命令,解除卡纳里斯的职务,并永久解散国防军谍报局,其职能由中央保安总局第六局接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