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智能工厂 > 第六百一十七章 墨索里尼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一十七章 墨索里尼

  智能工厂

~.《》~ 第六百一十七章 墨索里尼


“先生们请注意听刚刚收到的电报,今天上午,罗马发生政变,意大利法西斯首脑墨索里尼已经被软禁了,意大利新政府宣布单方面停战,并且邀请盟国方面立即派遣武装力量进驻意大利本土,意大利海军舰队将为这一行动提供海上警戒任务。”


没等那名各国翻译将电报上的内容翻译给在场诸人,那边杜鲁门总统已经站起身,以洪亮的嗓门,用英语将电报上的内容向在座的所有盟国首脑做了通报。


很快,这个消息被翻译成了各国语言,现场立刻喧闹起来,各国首脑都是非常高兴,丘吉尔也同样如此,只是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此刻,他已经开始谋划下一步的行动了。


战争打到这种地步,意大利这样的小角色已经坚持不住了,别说意大利,就连曾经纵横欧洲的德意志帝国都已经快要不行了。


??????


这是一座连绵的山脉,它就是横贯意大利全境的亚平宁山脉,整个亚平宁山脉的最高峰,叫作“大萨索山”,位于罗马东北方一百六十公里处。


在大萨索山的半山腰,海拔两千多公尺的地方,建有一座饭店,叫作“坎波.因帕莱塔”,旁边就是一条冬季滑雪坡道。


在和平时期,每到旅游季节,饭店里总是客满,不过现在是战争时期,再加上还没有到滑雪季节,饭店里没有任何游客,甚至连饭店本身都没有工作人员。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现在的因帕莱塔饭店里就完全没有人,恰恰相反,饭店里有很多人,而且都是jūn_rén ,意大利jūn_rén ,而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一名重要人物,而这个“重要人物”就是意大利法西斯运动的首脑墨索里尼。


说是“保护”,其实就是监视、控制,因帕莱塔饭店现在其实就是一座高级别的监狱,用来软禁墨索里尼的,而那些意大利jūn_rén 就是监狱的看守。


现在,墨索里尼就站在因帕莱塔饭店的其中一间豪华客房的窗户前,向那险峻的山坡眺望,虽然他的脸部看不出任何表情,但是此刻他的心情却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词来形容墨索里尼现在的心情的话,或许最贴切的词就是“愤怒”,而引起愤怒情绪的就是“背叛”。


背叛了墨索里尼的不仅仅只有意大利国王埃曼纽尔三世,还有一大群人,从巴多格里奥元帅到法西斯大委员会的多数成员,甚至其中还包括墨索里尼的女婿齐亚诺伯爵……


事实证明,墨索里尼已经无法取得多数意大利人的信任与支持了,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似乎就在于军事上的连续失利。


从南俄草原到北非沙漠,所有意大利jūn_duì 涉足的战场,全都是败讯频传,这使多数意大利国民完全丧失了胜利的信心,一种失败主义情绪在意大利人中蔓延。


在背叛者们看来,或许意大利根本就不应该搀和这场“德国佬的战争”,虽然战争初期阶段,意大利跟着德国混得相当不错,国内的经济也因为胜利而变得繁荣。


可是当时又有几个人能够猜到,当战争进入僵持局面之后,美国却突然参战了呢?


如果美国不参战,那么法西斯意大利很可能会跟着纳粹德国一同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并分享一部分胜利果实。


可是历史没有假设,现实的残酷性就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并不以任何国家元首之间的感情或者私人友谊为转移。


决定国与国关系的根本还是在于国家战略,当美国政府意识到德国和意大利即将取得它们想要的胜利的时候,这场原本没有亚洲参与的世界大战终于演变为了真正的全球战争。


而当北美洲以一个整体的力量加入这场已经进入僵局的战争之后,战争的天平就迅速向盟国一方倾斜了,那么轴心国的接连战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美国那恐怖的工业产能,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再加上大量的人口,使得这个国家几乎不可能被打败。


而事实上也地区如此,唯一在战场上打倒美国人的只有中国人,因为他们有着更加庞大的人口基数、自然资源,以及突然崛起的科技力量。


意大利的军事力量远不如德国,在德国也在连吃败仗的情况之下,意大利的军事机器又能有多大的作为呢?


所以,战败是不可避免的,至少在那些背叛者眼里,如果意大利不能尽快主动停战并寻求与盟国集团的议和的话,那么随之而来降临到意大利头上的就不仅仅是普通的航空炸弹那么简单了。


中国敢向日本首都东京投掷原子弹,为什么同样拥有核武器的美国就不敢向意大利首都罗马投掷原子弹呢?


也正是在美国方面那飞扬跋扈的核讹诈面前,许多意大利的政府高官和jūn_duì 将领胆怯了,他们经过认真思考之后,惊讶的发现,如果要使意大利避免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吃原子弹的国家,最简单的办法居然就是让墨索里尼滚蛋。


因为就是这个墨索里尼领袖一直在宣称,德国正在研究秘密武器,一旦德国的秘密武器研究成功,战局就会立刻改观,那么到时候,意大利又能恢复古罗马帝国的荣光了,并且再次将地中海变成意大利的内湖,那么意大利人民也就不必担心盟军的原子弹轰炸了。


虽然墨索里尼一直坚持认为很快德国也会拥有新式武器,但是其他人却不这么看,他们坚持认为。


如果再不停战,意大利就会遭到盟国方面的核打击,而那种核打击将彻底的毁灭意大利,对原子弹的恐惧正是“罗马政变”发生的背景,而直接诱因则是墨索里尼的专横。


也正是墨索里尼的一意孤行引发了“罗马政变”,一帮背叛领袖的人策动了这场不流血的政变,并且以“保护”的名义将墨索里尼带出了政治中心城市,先后软禁在几个秘密地点,最后才将墨索里尼弄到了因帕莱塔饭店。


具体的政变过程到底怎样,其实并不重要,那场不流血的政变平淡无奇,政变者巧妙的利用了意大利人民的厌战情绪,以及刻意夸张了原子弹的威力,从而保证了墨索里尼下台的迅速。


出乎墨索里尼预料的是,自从政变之后,意大利人民并没有表示出丝毫对领袖的怀念,几乎是一夜之间,意大利人就忘记了墨索里尼的存在,而开始期待意大利新政府与盟国的谈判了。


意大利人希望不以“战败国”的身份出现在战后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同时,也希望继续保留在战争期间“收复”的那些国土。


意大利人民的和平渴望是可以理解的,自从德意jūn_duì 在非洲战场连遭挫败,撤退到阿尔及利亚之后,盟军的轰炸机就开始以北非沿岸的机场为前进基地,在战斗机的护航下跨越地中海,对意大利的城市和交通枢纽进行狂轰滥炸。


参与这一战略空袭行动的不仅有美国的战略轰炸机,也有英国皇家空军的远程轰炸机,这些轰炸机用高爆弹和燃烧弹将一座座意大利城市变成废墟,并且摧毁意大利人民的胜利信心。


自从战略轰炸开始以来,罗马的食品价格就上涨了两倍,这直接导致了罗马居民的骚乱,事实证明,当国民开始担心自己下一餐的面包是否还能得到的时候,任何继续叫嚣战争的人都会被国民抛弃,哪怕他曾经带领国民取得过辉煌的胜利。


国民总是健忘的,墨索里尼非常痛恨利用这些是非不分的国民的阴谋家,他诅咒意大利国王,诅咒意大利法西斯事业的所有背叛者。


其实德国方面也差不多,许多人不理解为何原本具有相当战争潜力和工业产能的德国在美国参战之后慢慢居于劣势。


这就涉及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三种战术理论:装甲集群、航母编队以及远程战略轰炸。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