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智能工厂 > 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触即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触即溃

  智能工厂

华军的这种默契配合使得澳军的士兵就如同毫无还手之力的绵羊一样,只能被圈在羊圈里面咩咩的哀号宣泄着心中的恐惧之情。


混乱中的恐慌,使得这些没有经历过太多战争的jūn_rén 心情就象是一剂最致命的病毒迅速的在澳军阻击阵地上蔓延开来。


其实纵观世界几千年来的战争,不管是热兵器还是冷兵器时代,士官和老兵在战斗中所起到的稳定作用是相当关键的。没有足够长的时间来培养出足够的底层士官,一支jūn_duì 根本就称不上是强军。


在平日里,这些士官和老兵们就像是兄长和父亲一样在帮助、照顾着经验不足的新兵,而新兵们也在这种被照顾和老兵严厉的喝斥声中逐渐对老兵产生了一种兄长老大哥的依赖和信赖。


在战场上,他们不相信将军也不相信其他人,他们只相信自己的兄长能带他们从地狱中走出去,在这点上,世界各国都清楚的知道士官在这里面的作用。


只是中国士兵同样也知道这其中的奥秘,而且更要命的是中国士兵在对对方士官的打击上要远远优先于对普通士兵的打击,没有了稳定战场阵脚的士官。


那些普通士兵们就像是失去了主心骨和兄长一样心慌意乱,他们不知道现在要做什么,不知道现在该做什么。


乱哄哄的阵地上组织不起有效的打击,甚至连必要的隐蔽和命令的传达都无法做到。士兵们只有凭借着自己的个人勇气来进行战斗而无法组织起协同作战。


如果说这片临时组建起来的阻击阵地象是一个大坝一样的话,那么现在这个大坝上已经出现了缺口,大批的中国士兵就像是涌入缺口的洪水猛兽一般,即搅乱了大坝身后的一片安宁之地也在不断的扩大着这个缺口。直至整个大坝的溃堤。


“命令三连在进入防线阵地后就地组织阻击防御,挡住后面赶过来的敌军,一连不要恋战,继续往前突直捣对方指挥部和后面的炮兵,二连和四连向防线两侧扩大战果,务必在十分钟之内击溃防线上的敌军。”


前线突击营指挥官甘道光一边奔跑一边向身边的通讯员再次补充战术命令,现在虽然在表面上是中国部队占据了优势,但是其实也是最危险的时候。


假如不尽快的扩大战果和有足够的防御阵地,那么如果等后面的澳军真包抄攻击上来自己可真的是陷入四面受敌的死地当中。


只是好在奥斯顿虽然也清楚这其中的凶险但是现在更多的是需要整合起乱哄哄的部队组织起反击,如果不能尽快的稳定住已经乱了阵脚的防线。那么自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整条防线崩溃。


“所有人,不要害怕,跟我上!”奥斯顿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爆发自己应有的勇气。他挥舞着手枪带领着预备队向防线上的缺口冲去,他要用最直接的方式激起所有士兵的勇气来应对这个关键时刻。


这个时候,拼的就是jūn_rén 身上的那种血气,谁能更狠谁就能赢!


不得不说在任何的时候,长官身先士卒永远是一种万能的兴奋剂,看到自己的部队中的二号指挥官亲自带队战斗的确激发起了很多澳军士兵的士气和勇气,至少跟随在他后面的那个预备连队就如同打了鸡血般的亢奋勇猛。


而一百多人的呐喊声也迅速的回荡在这片土地上。澳军特有的呐喊声将那些缩在掩体后面的澳军士兵给惊醒,他们就像找到主心骨一样开始从慌乱中迅速的恢复神智,胜利天平上的砝码由于奥斯顿带领的这支部队和所引带起的士气向澳军这边倾斜了一些。


“嘿嘿,跟我玩狠的。一连,跟我上!”李建彪杀的兴起狠狠的将头盔给甩掉以免头盔在剧烈的运动碰撞中歪斜阻挡视线,从身后抽出自己携带的鬼头大刀便迎上了澳军预备队。


一时间,双方在防线的缺口处将自己最大的能量给爆发出来,两股力量狠狠的撞击在一起,由于战斗距离已经贴近到咫尺。


由于奥斯顿知道不能再拉开距离给中国士兵速射自动火力发挥优势的空间,他只能倚仗着澳军士兵身高马大枪长刀长的肉搏战和对方绞在一起不让对方发挥出火力优势出来。


奥斯顿想法是美好的,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可突击团是什么部队,当年在内战中就不断被战火洗礼着。日本和苏俄主力正规军,都曾是他们的手下败将。


比起澳洲本土的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民兵。还有那些虽然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但实际上仍旧缺乏顽强战斗意志的美军大兵,华军的士兵更要优秀得多。


双方冲击在一起的部队瞬间便杀红了眼,距离太近速度太快不便开枪,这正是奥斯顿所希望看到的事情,而且让他更高兴的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越来越多的澳军士兵正从掩体后面爬出来继续和中国士兵作战,局面正向着他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杀!”


突然间,奥斯顿注意到几个相当刺目的身影,摄入他视线中的是几个身穿中国黄绿色迷彩服手舞大刀的身影,刚开始奥斯顿心中还嗤笑一声都什么年代了还用大刀这种原始人的武器,可是没过多久这种轻蔑就变成了深深的恐惧。


曾经有人对奥斯顿说过,武器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在某些特定的时刻,一块石头都比一挺机枪要好用千百倍,奥斯顿在此之前对此表示深深的质疑,但是今天,他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在那几个中国人的手中,那几把大刀发挥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杀伤力。如果不是奥斯顿亲眼看到,他无法能够想象得出这种冷兵器在这种环境下会比手中的步枪还要适合眼前拼刺的战场。


大刀砍鬼子,这在多少年前便是中国人的强项,虽然这个强项的背后。是国家工业薄弱的一种辛酸往事,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有多大锅下多少米的一种无奈选择。


在日本入侵中国初期,日本士兵三人品字形站位相互掩护,在拼刺时可以造成一比七点几的伤亡率,但是随着日军老兵的不断阵亡新兵素质下降,同期中国各方jūn_duì 老兵的不断存留和拼刺技术的提高,在战争后期日军拼刺已经占不到多大的优势了。


而不管是当时的中央军还是陕甘地方军,其jūn_duì 高层都相当重视在jūn_duì 中推广和加强拼刺的训练量。


当华夏联邦的国防军入主中国成为中国的权利主体之后,这些jūn_duì 的拼刺技术没有被抛弃而是被更加重视和更专业、更科学的进行了推广。因为不说别的,拼刺这种训练在培养jūn_rén 血性上就有着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


奥斯顿原本以为凭借着白人的身高体壮和步枪长度的优势能改变一下局面。但是很快,中国人的刺刀和大刀告诉了他们:想你都别想!


“杀!”


身为连长的李建彪一个自下而上的撩挡,大刀刀背磕开了刺向自己的刺刀。而还没有等对方反应过来大刀便自上而下的顺势狠狠劈下。


这名澳军士兵只感觉到自己从肩膀到肚皮一凉。


简单的招式虽然看上去平平无奇,但是只有长期训练过的人才知道,这样的招数需要大量的腕、臂、肩、腰等肌肉瞬间协调处的爆发力,力度小了磕不开刺刀,力度大了招数用老刀头太重不好控制,看似简单有效的杀招后面是平日里所付出的大量汗水作为代价的。


即便是华军的制式步枪在拼刺时要比恩菲尔德步枪要短一些,但是在士兵们的手中这种劣势并不明显。吸取了日军三人品字站位进行拼刺的技巧后。澳军士兵这些没有经受过太多专门培训的士兵根本不是中国士兵拼刺的对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