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智能工厂 > 第四百零九章 二战爆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零九章 二战爆发

  智能工厂

1939年年末的这个世界,正在被人类的冲突拖入了无止境的战火之中,其中最为关键的争斗区域,就是波兰。


波兰战役,又被称作“德波战争”,而波兰称其为“1939年保卫战”或“1939年九月战役”,德国则称其为“波兰战役”,作战代号为《白色方案》”。这是纳粹德国、斯洛伐克与苏联jūn_duì 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的行动,而该战役一般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在《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了一星期后,德国于1939年9月1日展开进攻,而苏联亦于9月17日入侵波兰,10月6日,德苏两国占领波兰全国领土,波兰战役结束,世界大战开始。


波兰作为凡尔赛体系建立的标志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由三大欧洲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中解体。原本其领地内的少数民族纷纷**为民族国家,诸如捷克斯洛伐克、波罗的海三小国、芬兰、南斯拉夫以及波兰。


这些国家形成的欧洲态势被称作“凡尔赛体系”。


其中,波兰第二共和国人口约2,700万,领土面积为388,000平方千米,排于全欧洲第六位,是东欧最大的国家之一。


但随着德国与苏联逐渐自一战与内战的创伤恢复,这些**出来的新兴小国感受到两欧陆强权国的威胁。同时其本身国力又不足以对抗,遂开始寻找盟国以保障其本身安全,波兰便寻求英国与法国的协助。


英国与法国虽为传统盟国,在一战中对抗德国和武装干涉俄国内战时皆并肩作战,但面对波兰的要求则有了不同的回应。


英国为保持欧洲的均势,不愿过份削弱德国而令法国变得过强,因此在20年代波兰请求帮助时皆予以拒绝。


英国认为。波兰是法国的盟友,对于英国本身并无利益。首相大卫?劳合?乔治甚至连波兰领土西里西亚在哪里都不知道,还曾说过:“波兰人民从未在历史过程中表现出有能力维持长久的**。”


外相奥斯丁?张伯伦爵士也曾于1925年2月表示:“任何英国政府都不会、也永远不会为保护波兰走廊而牺牲一名英国掷弹兵的性命。”


法国则是波兰的盟国,希望后者能取代俄国的作用,因此在德波领土问题上总是站在后者一边。然而在另一方面,法国与波兰间的关系又并非对等。法国有时会因为本身目的而损害波兰的利益,而波兰的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其肘吋。


换句话说,倘若法国背弃波兰,后者在欧陆上即会丧失唯一的有力盟友,将陷入军事上孤立无援的境地。


欧陆上其他的小型国家,如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三国组成了所谓的“小协约国”。波兰在寻求邻国盟友的过程中也想加入其联盟,但遭到捷国的拒绝,因而怀恨在心。


两国间又彼此煽动其境内的少数民族冲突,捷国煽动波兰内的乌克兰人。波兰则鼓励捷国的斯洛伐克人反对捷克人。在波兰领土四周,仅有罗马尼亚始终与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1921年3月还曾签订同盟条约,以应对俄国的威胁。虽然到了1939年该条约已经过期,但罗马尼亚仍对后来波兰政府、士兵与难民的逃亡占有相当重要的角色。


在二战爆发前的数年时间里,德国对于波兰的厌恶程度甚至超过英法等国,原因包括英国对德国的态度转向容忍、法**事思想转为防御为主、并还有士气萧条的情况,故不易另起战端。


一战结束时。德国只丧失了阿尔萨斯-洛林两省给法国,这两省在历史上曾多次易手予他国。民族成份复杂而难定其归属。


但在波兰的情况中,德国不但要让其恢复1772年时的领土。还要丧失西里西亚此一重要的工业产煤区,作为败战之惩罚。既要割让但泽这个纯德国城市,还要将“走廊地区”给予波兰。


那一地区有超过95%的人都讲德语,在名义上成为**的“利伯维尔”,导致德国本土与东普鲁士分隔,严重限制了后者的发展。


大战结束后,德国总计丧失帝国时期的13%领土与12%的人口,其中波兰又占其极高之比例。


出身自德东一带的塞克特对波兰更是痛恨,曾说道:“波兰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是与德国本身的需求不可调和的,波兰必须灭亡,而且一定会灭亡。”


这种信念被广泛灌输jūn_duì 中,后来此主张也同样为柏林的高级官员所接受,魏玛共和国总理约瑟夫?魏尔斯曾公然发表过“波兰必须受到惩罚”的言论,而英国首相乔治?洛伊德也曾说过:“波兰被给予的太多,以后会造成**烦。”


早在1925年6月,当时的德国就开始对波兰进行关税战,并对其境内德意志侨民宣传复仇主义,鼓励其分裂运动。


到了1939年的9月,更是趁着苏俄与日本在诺门坎爆发战争的的机会,公然入侵波兰,夺回那些原本属于德国的东西。


而斯大林也不是笨蛋,在中国战场上狠狠教训了一顿日本人之后,立即将国家的防御重心摆在了西线,防卫来自德国的军事威胁。


波兰的情势,牵涉到了整个欧洲,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政治局面。


1939年的8月26日,希特勒就试图阻止英国和法国干预在即将爆发的战争,甚至提出在未来将德军供大英帝国指挥。


谈判过程中希特勒相信西方盟国向德国宣战的可能性不大。并认为他们也在想办法摆脱先前对波兰的领土保证。希特勒同样单方面的认为英法两国将在德国征服波兰后,愿意重新进行谈判,最终将达成有利于德国的结果。


因此他要继续尝试分化西方盟国与波兰。在这期间由于时间逐渐接近可以保护波兰的秋雨季节,不能继续延迟下去,且希特勒了解一旦再改变入侵时间,行动就要再晚好几个月。


在充分的军事准备与政治动员下,仅仅是四个。波兰就被德国与苏俄瓜分。随后双方更是签订了苏的互不侵犯条约,而这也为德国转向西线攻打西欧各国埋下了伏笔。


让我们将视线转回太平洋的西岸。上海以东数百海里的海面上,华联与日本的海战已经进入尾声。


现在是1940年的2月12日,经过数天的激战,华军第1特混舰队最终是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从战术上来说,华联一方的海军舰队损失微乎其微。仅沉没一艘驱逐舰和一艘补给舰,其余都是轻伤,只需回到军港内做简单的维修。


从战略层面来说,华军不仅制止了日本对上海的侵略,保护了东南沿海的安全,为大后方的工业生产提供了一个稳定平和的局面。更是让日本在西太平洋的海上霸主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动摇。


日本第二舰队却几乎是全军尽墨。损失航空母舰3艘,水上飞机母舰1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12艘。舰载机125架,辅助舰19艘。


自第三舰队在上海被战略轰炸机歼灭以来,日本失去了第二支舰队,凭着他们国内的工业能力,日本海军很可能要到1941年8月才能恢复战力。


中国海域的大海战硝烟散尽,但它引起人们持久关注。不少军事专家对此战役研究不断,他们认为,这次海战为人类海战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它不光是在海洋战争中。中国第一次阻止了日军前进的脚步,更重要。它开创了人类海战新纪元。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