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智能工厂 > 第三百一十八章 工业援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一十八章 工业援助

  智能工厂

第三百一十八章工业援助


对陈庆同来说,1929年是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他的政治生涯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转折。他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同中华红门的分歧和争论,在这一年日益公开化。


并最终升级为与宗门的直接对抗,他因之成为所谓圣门内反对派的代表。然而真相却是耐人寻味,一个因无知而卖国之人,如今看清了苏俄的嘴脸,不再愿意去当一只听话的恶犬,结果是悲剧的。


1929年11月,因为中东路事件,赤色国际远东局从一开始就明确要求中华红门要提出“武装保卫苏俄”的口号,并组织大规模的反对**党和拥护苏俄的群众示威。


对此,红门这群苏俄的好跟班毫不犹豫地做出了积极响应。他们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并在8月1日“反帝日”举行示威,而且争取发动上海工人总罢工。


最大的悲哀在于良知者总会被狂热者和野心家联手扼杀,陈庆同就是这样的悲剧,哪怕他是国内赤化的创始者,也难逃内部清洗的劫难。


对于中华红门的做法,陈庆同专门致信总部提出批评,主张在这个时候片面宣传“拥护苏俄”于国于民都是不利,绝不能简单地认为“广大群众都认同苏俄是中国解放的朋友”。


为此,并鉴于陈庆同等人事实上根本反对中华红门的政治路线,宗门很快正式决议将陈庆同等人开除出圣门。


而另一个愿意听从苏俄使唤的奴才,开始登上红门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那就是马子任。


红门是一个无比依赖苏俄援助的政治组织,其结构形式甚至类似于一神教这类的宗教,只不过信仰的不是神灵,而是“主义”。不管留着怎样的血液,一旦信仰了赤化理念,本质来说这些人就已经和他们所在的国家没有任何关系了。


他们首先服从圣门的决定,然后才是国家、民族,所谓卖国,红门是从精神到物质,全然皆卖。


竞岗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东临江西泰和、遂川两县,南邻湖南、炎陵县,西靠湖南茶陵县,北接江西永新县,乃江西省西南的门户。


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案堡。


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正是因为如此,红门才能据险而守,抵御住了**军的大军围剿,在这里深深扎根下来。


不过最近一年多来,日子却并不好过,特战队频繁的骚扰,让红门总部心力交瘁。寂静的山岗上,有一个小村子,简陋的村舍零零散散的聚合在一起,说不出的萧瑟与凄凉。


时间是正午,秋末的阳光并不猛烈,懒洋洋的晒在茅草堆上,还是挺舒服。其中一户农宅里,几个红门的头目正聚在一起,商讨着正面临的巨大困难。


“子任,在这么下去可不行,农业减产超过三成,粮饷可以拖欠,但士兵总不能不吃粮啊再这么下去,三军都要哗变了”叶宜伟此时也已是饱经风霜的中年男子,原本白皙俊逸的脸庞,这时看起来却是完全一副农家汉子的粗糙模样,再也瞧不出往昔的风采神韵。


最近的日子艰难,连带着他的心情,也积郁了不少。


马子任抽着烟,坐在身旁的几个头目也同样抽着烟,整个狭窄的农舍,都被熏得一片浑浊,只让人有些呛鼻。不过大家都是心烦,不抽烟还能干嘛呢?


“宜伟,征粮的事情怎么样了?”马子任稍微放下了烧掉一半的自制卷烟,面上不动声色,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


“不理想,因为敌人的破坏,生产出来的粮食用来维持农民生计都很勉强,我们征粮,就必然会引起不满,甚至是叛乱。”说出这话,叶宜伟心中也是说不出的苦涩,红门原本是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在农民阶级面前。


但现在却变成了惹人讨厌的苍蝇,他们也算是尝到了游击战的苦恼,敌人不是**军地方守卫部队那种只能简单维持治安的小货色,而是武器精良,作战迅猛的职业化士兵


一些散落和缴获的武器已经看过了,自己的技术部门根本就无法仿制,就算有些能制造出来,也没有任何意义。jūn_duì 所需要的是能够批量供应的东西,而不是少数只能单件制造的奢侈品。


在红门赤军内部,叶宜伟的地位也是颇高,掌管军工和征税,也是手握兵权的实权派将领。


原本满腔的雄心,如今已是不见,望着窗外晴空一片的天际,他的内心却倍感压抑。心底默默的念着:我当初的选择,到底是不是错了?


比起红门诸人的苦闷与郁结,宋子文一行人就显得相当轻松加愉快。在一个月里,他们获得了许多迫切需要的东西,比如说双方的贸易协定,还有军火的采购事宜。


甚至产经联已经答应为**政府建立三条超大型的步枪生产线,以及机枪生产的技术转让,各种口径的火炮,也是以优惠价格对**军大量供应。


哪怕是坦克和许多轻型装甲车,也照卖不误,如此的举动,让姜瑞元等**军的高层领导疑虑重重。但不管怎样,对于军火的需求,他们一向是来者不拒,也不去担心太多。


宋子文带着满意离开了虎门港,同他一起离开的还有装满一艘货轮的军火武器,满载着制霸中国的梦想,驶向上海。


而在苍穹殿的一处包间里,古文会的几个核心人物,也在争论着这件事。向敌人出售武器装备,这是许多人都不太赞同的事情,更何况钟泱居然还打算帮助姜瑞元建立军火生产线,这让许多人更加疑惑。


“泱,你真的打算帮助**政府设立军工企业?”说话的是刘浩然,他原本和姜瑞元的关系就不错,只不过是最近几年很少联系了。以他的立场,说出这样的话,也足以看出其他人的心态。


“只是三条步枪生产线和一条火炮生产线而已,不会对我们的生意带来多大影响。”与其说是产经联的决定,不如说是钟泱私底下与宋子文达成的合作协议。


**军将一些地区的矿产开发权交给钟泱,而钟泱则通过产经联的名义帮助**军建立一定的军事工业生产体系,这是个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交易。


不过来自刘浩然他们的一些不满,钟泱还是能够感受得到,他也知道内里的原因。军火交易是一大收入来源,如果姜瑞元自己能够生产武器弹药,那么向华联购买的数量也必然会下降。


钟泱支援的那几条步枪生产线,是生产一种仿德国毛瑟二十响的步枪,主要改进在于射程和精准性上,比起原作要好一些。更为关键的是产量,产能全开的话,每个月可以生产十五万支步枪,以及六千万发子弹


这样的产量,超过了目前**军所有步枪生产线总和的十倍以上对于华联的军火交易,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在军事上,对于华军来说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许多人都在担忧这件事情将要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可没有钟泱那么淡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