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智能工厂 > 第三百一十三章 经济萧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一十三章 经济萧条

  智能工厂

第三百一十三章经济萧条


热闹的广州城,如今可是人头涌动,哪怕是因为受到了夏季台风的影响,两广地区的农业收成,也是比起往年来稳步上升。


农信社发起的农村商业化合作生产模式,极大的帮助了本地的农业生产恢复与发展。面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其实农信社也是有着不同的策略。


对待有着丰厚田产的地主,先是在政府的督促下完成新的土地统计,不过却是因为不收农业税,而使得地主对于这件事情并不太过抗拒。对待这些客户,农信社主要是提供技术性的指导和化肥饲料等物资的供应。


在这一点上,因为华联有着工商业作为社会主体的经济支柱,所以并不需要通过没收地主的土地和财产来拓展财源。


而有着少量田地的富农,李坚三和程德胜也是照顾,提供了不少小型农业计划,并对这些农业生产个体户实行保护。


至于无产的农业人口,一般是有两种方向。


一是经过农业生产技术鉴定成为佃户,由农信社为其提供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工作,并且保障佃户的合法权益,不允许无节制的剥削和压迫。


二是进行产业疏导,将这些多余出来的人口,导向工商业领域。不要小看着点,这其实是涉及到了华联根本发展理念的国策。千百年来,因为技术和思想领域的桎梏,中华的历代统治者都没能很好的解决人地矛盾。


结果导致了人口与土地矛盾尖锐,越来越多的人口,超过了土地的承载极限,最终是帝国的覆灭。


钟泱端坐在一家新开的茶室里,西式的简约风格,也逐渐在这里盛行开来。其实说是西式,不如说成是带有东方色彩的商业化简约风格,摒弃了传统建筑领域内复杂的部分。


一排排的绒质沙发,整齐的排列在茶室里,这里还有餐点,可供消遣。闲来无事,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休闲好去处。今日钟泱,便是想要亲自看看,自己亲手缔造的的这个庞大的新兴政权,到底是如何的一番气象。


翻开民国时期的报纸,发现这时的街头比想象中要丰富和热闹得多,卖武的、算命看相的、做泥水工的等等等等。


原本还有不少乞丐,沿街乞讨,不过经过社区服务中心的疏导和简单就业培训,还是减少了许多这样的人。并且政府也不鼓励这种施舍,这不是救人,而是害人。


社会公民的福利状况,政府自然会负责,如果做不好,就是失职。但如果百姓出于自己的善意,去给予乞丐钱财,那就是怂恿不劳而获。最终的结果,只会导致滋生大量这种恶性乞讨,让恶人钻了空子。


身上穿着轻便的休闲西服,钟泱的形象也确实是平凡,静静地坐在这里,一点也不引人注目。就如同一个低调的商人,在休闲的午后,喝着可口的香茗,优雅地阅读着报纸,消磨时光。


经过系统化的治理,加上不停的基础建设,广州城如今也是焕发出了昔日的神采。这个时候每次出门,总会时不时碰到卖武的,顺便卖点膏药,算命先生却也不少,50米不到,便有一看相的摆摊。


也有的看相先生整天走街串巷,拉了路人便帮人算命。而那些泥水匠,往往只有在早上的时候,才看得见。这时的街头,“小人物”很多,却相安无事,各自的吆喝声混杂,可以想象那份喧嚣景象。


经济的好转,以及政治的通常,整个社会的气氛都非常活跃,居民的脸上,也多是富足祥和的笑容。这样的情景,已经是有着盛世的气象,在这个混乱的大时代,能做到这点,实属不易。


广州街头卖武者多是在华灯初上的时候,找一空地或者在珠江长堤、或者公园门口这样的地方,竖一杆大旗,写着“少林武术馆”之类的名号,抱拳对围观群众说几句“小弟不才,初到贵地,请大家赏面”的江湖话,便开始舞刀弄枪耍拳脚,一阵酣畅之后,便向群众兜售跌打丸散膏药。


卖的都是中药,倒也吃不死人,最坏的程度也只是拉肚子。不过因为经济的好转,民众对待这些江湖卖艺之人,也多是愿意掏些钱图个乐子。普通居民缺乏娱乐,上街看杂耍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消遣了。


只要不占据城市的主要干道,警察也不管这种事。其实也不好管,大多数的人,还是贫穷而缺少谋生的手段。在整个社会基层,这种经济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着,这种时候严格整治城市管理,就显得不近人情了。


不过卖艺或者摆地摊是可以,并且不得在繁忙的道路街区。乞讨却是绝对禁止,一经发现都会被强行送到福利收容所安置。如果是假冒的,还要被判罚,按照情节轻重,去为社会福利机构充当义工。


管理一个城市,尚且不是那么容易,更何况治理整个地区,乃至一个庞大的帝国。对于这样的繁忙,钟泱却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可不想出现过劳死。


他最大的爱好,还是站在顶端,从大局上对社会的前进进行调整。而且一直以来,他都做得很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前进。


午后的阳光,在秋意的微风中,带点暖意,没有了夏日的暴烈。


茶室的大门被打开,进来了两位西装革履的男子,悦耳的风铃声就在这时响起。非常巧妙的设计,开门的时候就会触发这个简易的装置,并且不会让客人感到突兀和厌烦。


而侍者也可以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热情的上前招呼着:“欢迎观临,请问您有预定座位吗?”。容貌秀丽,身形姣好,这是个充满青春气息的美丽少女,让人看着就很舒服。


“找人,二十一号位。”


“这边请。”侍者彬彬有礼,脸上一直挂着亲和的微笑,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很能感染人。难怪这家茶室,能有如此好的声誉,许多金领人士,都喜欢来这里消费。


在女侍应的引导下,古月军和周华二人,可算是找到了钟泱。三个人,便聚在一起,喝着温润可口的茶水,聊起了事情。


虽说是公共场合,其实这里的环境,非常清幽。座位之间都有屏风,而且隔着距离,只要不是大声喧哗,倒也不会让人偷听了去。


不过即便如此,三人还是仔细观察了一些四周,确定没有闲人之后,才放松心情,聊了起来。


主要的话题有两个,发生在美国的股市崩盘,以及国内针对的红门的情报渗透。不过相比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事件,和红门的谍报战,显得微不足道,其胜败也是无关痛痒。


黑色星期四时人流攒动的华尔街,成为这个悲惨时代的真正开端,一场剧烈的动荡,就从这里开始了。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迎来了它的“黑色星期四”(美国华尔街股市的突然暴跌事件)。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


到了1929年10月29日这天是星期二,而且这天的纽约股市暴跌达到极点,因此也有人用“黑色星期二”来指这次事件。从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共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


但美国股票巿场崩溃不过是一场灾难深重的经济危机爆发的火山口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