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智能工厂 > 第二百六十六章 钢铁巢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六十六章 钢铁巢穴

  智能工厂

第二百六十六章钢铁巢穴


暴露在地面上的建筑,以这个时代的观点来说,并没什么特别出格之处。无非是厂房新建,在规模和气象上,与此前诸多的民族私营企业有着不同。


新颖、专业、正规,经过工业建筑设计师们的巧手,陈泽所希望的未来,就在这座平凡无奇的工厂区里。


与表面所看到的普通工厂不同,真正的核心地带,其实是在地下。带着钻孔的机械构装体在地底挖开隧道和一个个紧密相联的大型洞穴,再以钢筋、混凝土,甚至是铺设金属甲板,在没有阳光能够到达的这里,建设起了一个小型的地下都市。


如果单纯用这个时代的科技来进行建设,这种规模的工程根本无法对外隐瞒,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金钱以及精力。


但在钟泱的帮助下,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高效并且低调。陈泽带着自己的班底,通过设计好的入口处,来到了位于地底深处的秘密研究基地,或许称之为城镇更和是一些。


单纯以规模而言,这里可以容纳五万人,而不会为生存供给体系带来任何影响。为了建造这样一处地方,陈泽也向钟泱支付了高昂的代价,一些天宇集团的中流产业公司被出售给了地宫。


走在专用的电梯里,看着金属外墙上的显示器,陈泽按照系统的提示,分别进行了眼膜、指纹、声纹和红外些热感体态特征验证。繁琐的警戒设定,意味着这里戒备森严,想要闯进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基地的中央控制室里此时正是灯火通明,恢复了能量供应的各个系统开始全面运转。面积大小不等,数量多达近百个电子屏幕分别显示出不同区域的监控画面。


从地下最底层的核心控制区,到地表防卫系统的所有方向性设施,全部进入正常运作状态。通过中央控制室的主要监控屏幕,可以遍观整个基地内外,核心所在的总部大楼呈筒状粗圆柱形态。


除了这个主干,以各个主要生活区域为**空间,从基地外侧延伸出一根根粗大的橡胶、合金多层密闭管道。这些直径均为十二米左右,外表是经过特殊防腐、防蚀处理的巨大管线。


在坚硬厚实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保护下,以基地为中心,如同章鱼的触须,一直延伸到地下水脉或者周边地区主要河流附近,以抽吸、倒灌相结合的方式,将维持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液体送进基地蓄水池。


经过一系列沉淀、净化等过程,分别进入氧气分离舱或者生活用水处理室。即便是在所有水源全部枯竭的情况下,中央控制系统也能够根据地表勘探结果,利用自动钻探机与新水源区迅速连接,以满足基地人员日常消耗。


可以这么说,这个基地完全可以**运作,无需依靠城市内的一些例如供水和供电等基础设施。这完全是考虑到了最坏的情况,也即是一旦战争爆发,而华联无法维持海面与空中优势之时,保证自身工业产能的一种手段。


当然,这种事情很难推广,钟泱也只会为古文会的核心会员们少量建设这种级别的大型综合性基地。


地下基地十八层,四根直径为四十米,截断面呈六棱形状的巨大管道,四面纵贯形成一个以基地为核心的交叉。这些巨型管道延伸长度足有十公里,每一个顶端,都设置有一处功率巨大的聚能反应堆。


这也是徐永生他们弄出来的新技术,是一种对标准能量进行压缩储存的高级设备。用于暂时替代核能和小型火力发电机。高浓度的标准能量,注满聚能反应堆之后,可以足够整个基地满负荷工作半个月。


如果需要继续充能,就必须更换里面的储存组件,一个个八边形的立体黑匣子,它们自带插槽,可以组合使用。七辆载重20吨的重卡,就能够完成全部的运输任务,并且没有太大的危险。


这些目前仅仅是智能工厂能够加工出来的强大能量输出装置,从工程完工,经过完整测试的时候起,就一直保持封闭状态。


一般来说,只有当整个基地彻底丧失能量来源,陷入无法运转困顿情况的时候,才会作为后备能源供应系统,由中央电脑里设置的特殊指令强行启动。


基地最底层,是一个地热能转化装置,向上半凹着的外形,外观呈倒扣的大锅,里面都是由特制金属塑造成的吸收层。圆弧形的凹面中央,垂直竖立着上百根用高强度耐热材料制成的陶瓷探针。


螺旋形的尖端深深插进地底,一直穿透由土壤与岩石构成的地幔,在最接近岩浆的部位悬空停留,日夜不停吸收滚烫的强烈热量,与其连接的能量转换装置将收集到的地热迅速转化为电力。


对于这种超乎寻常的能量供应模式,基地设计者是一位充满了想象力的能源研究科学家,他用他那天马行空的智慧,为人类探索免费能源领域向前推进了一小步。


站在陈泽身后,卢毅明睁大眼睛看着屏幕上显示的区域网络结构图。微微颤抖的嘴唇一直无法闭拢,黑色的眼眸里,释放出无比震惊与钦佩的目光。


“这超乎想象,实在太壮观,太令人震撼。简直令人难以置信难以置信”这位带着眼镜的高瘦壮年男子,在看到出现在自己眼前的一切事务,便一直都反复念叨着不可思议。


跟在陈泽深厚的另外连个壮年男子,也都是一样,他们活了三十多岁,都未曾见识过这种程度的建筑。出现在眼前的各种设备和建筑构造,以他们的专业眼光来分析,以地球目前的技术手段,都是完全无法实现的。


卢毅明、唐佳锋、连旭升,这三人都是技术工作出身,凭借着才学与智慧,如今已是天宇集团的四大巨头,几乎能与陈泽并驾齐驱。


对于公司的一些奇怪的地方,几人也是心知肚明,不过到底是懂得分寸,不会对陈泽刨根问底。即便是见识到了这个规模空前的“地下都市”,也依旧守着自己的本分,一些信息,他们多少也能猜到。


“这里将作为整个集团未来数十年内最为重要的研究中心而存在着,我需要你们将集团内最有价值的研究团队和精密仪器,全都转移到这里来,秘密而低调的。”


以前所未有的严厉语气,陈泽叮嘱着眼前这三位自己最得力的下属。而卢毅明他们三人,也自是俯首应命。这个计划其实在两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了,只不过那时他们还并不知道,未来的办公地点,居然会是这样一个充满不可思议之奇迹的地方。


原本陈泽就时不时地为集团带来一些极有价值的高新技术和生产工艺,为公司创造了惊人的利润,但和这个研发基地相比,过去的成就未免都显得微不足道。


“老卢,关于甲士的研究怎么样了?”唐、连二人还有其他的任务,剩下的只有卢毅明与陈泽,两人径直来到位于倒数第二层的一处研究室里,陈泽问起了关于陆战士兵的研究情况。


对于这些制作精密的仿生机械构装体,其来源被列为最高机密,即便是卢毅明也不曾得知实情。他也不问,只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拿着整理好的报告书,向陈泽汇报着情况:“目前我们针对了所有的甲士进行研究,已经得出了不少的实验数据。”


“他们的战斗力如何?”


“黄皮装甲最弱,黑皮次之,钢皮最强。但以灵活度而言,则相反,在抗打击测试中,我们损毁了其中的半数,他们并不是无坚不摧的。”


在卢毅明的回答声中,没有丝毫的感**彩,他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一丝不苟的从事着自己的研究工作。严谨而理智,这也是陈泽看重他的原因,天宇集团的领导层,基本都是技术工作者出身,手艺未必顶尖,但至少对于这方面的研发流程,非常熟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