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智能工厂 > 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的机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的机会

  智能工厂

第二百一十六章新的机会


面对着突然出现在珠江水面上的小规模舰队,长洲要塞以及所属的岸炮集群阵地,并未显现出慌乱。无论怎么说都好,舰炮对战岸炮,没有丝毫优势可言。


在舰炮跟岸防炮对决中,舰炮毫无疑问将处于下风,而黄埔学生军以及镇守此处的仆从陆军,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海防队伍,况且士气也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在这里的残党,基本都是**政府军内部的死忠分子。


透过高倍的光学望远镜,许江文默然无语,凝视着不远处的陆地上,那些此起彼伏的地势。就在那些毫不起眼的上岗与突破里,指不定就藏着不少岸防炮台集群,对于自己所率领的“小个子”舰队,威胁很大。


虽然局势并不乐观,但军令所置,许江文也别无选择。况且又不是让他顶在前面去当炮灰,协从作战这个任务并不会让他产生过多抵触。


战舰在海里,虽然也有着可以进行机动行进的优势。可在射击时,也会受到颠簸的影响,1927年,南军的海军技术还显得很稚嫩。电子雷达校准、光学测距仪什么的都还没有弄出来,只能依靠陆军或者空军提供射击诸元。


而岸炮却可以根据射击产生的水柱精确调校,舰炮就无法进行相关调整只能是在发现岸炮的前提下进行射击,或者航空侦察校对。而目前来说,许江文的任务就是配合陆军两面夹击,以求压垮敌军的火炮阵地。


单从炮的性能上说舰炮有绝对优势但是岸防炮一般都有混凝土的工事并且布置在隐蔽地点,这样军舰很难直瞄。并且舰炮炮角较低,无法吊射,即使命中也很难摧毁工事。除非对方开炮否则很难判断工事是否摧毁,拿军舰的铁皮钢衣与以米为单位的混凝土比防御力差别很大。


通俗一点来讲,城防装甲与重型装甲的却别。面对岸防炮,除非击中火炮本身,或者杀伤炮手,否则毫无意义。但军舰却不同,舰体被击中一样是**烦。面对着永不沉没的大地,海军只能表示压力很大。


军舰唯一的优势就在于机动作战,可以从别的口岸进行突破。可南军却不能这么做,因为目前的作战目标主要就在于拔除长洲要塞,收复黄浦区。


钟泱虽然不知海军,但却也知道海战的根本战略,军舰的存在意义在于机动作战以及拱卫海上航线,和等级相仿的岸炮集群对轰那就是脑残了。在原本的时空里,寻遍整个二战时期,战列舰编队从来没敢进攻过同时代同量级的要塞化炮塔。


凡是二战新建的重型要塞化炮塔,无论怎么超大型的战列舰,就连一次也不敢进入其射程之内。至于那些在对轰之中被摧毁的炮台,要么是19世纪的垃圾货,要么就是一战早期兴建的此等垃圾。


可即便如此,岸防炮配合鱼雷阵,依旧是舰队的克星。


所幸,担任主攻的队伍,乃李少杰的主力第一师以及程文力的第二师,一共两万余人,配合着飞机大炮,以及履带式装甲车,水陆空三路并进,犹如狂风般席卷长洲。


依靠着无线电通讯,南沙舰队正在调整着射击诸元,从岸炮顾不及的防御死角对地面单位进行轰击。虽然战果和意义并不大,可威慑力却还是有的。


而南军的地面部队那里,这个师下辖两个旅。师部直属一个野炮营,一个辎重营,一个通讯连,一个特务连,一个摩托化搜索连,一个工兵营和两个野战医院。


旅部直属一个山炮营,一个辎重连,一个特务连,一个摩托化搜索连,一个工兵连。


团部直属一个新装备的一二式迫击炮连,辎重排、特务排各一个。一共一万余人,至于剩下的两千人,只能算是后勤仆从部队,并不在一线战斗序列之中。


在南沙军校训练期间扩编的南方陆军第二师也是这个编制。只有那些由外系将领例如李宗仁所统帅的外籍部队,到现在还称为新桂陆军第一师的老部队,还是三旅九团的大编制,师部旅部的直属部队也更多。


仅仅是要把已经入营训练的各团士兵集合起来,再搭起师旅的架子,接受南沙军校补充过来的干部,再制订师级的训练计划,就已经把李少杰和程文力忙得四脚朝天。更不用说,如今还要担任平靖粤省的作战任务。


战局并没有僵持多久,长洲要塞也不是什么冠绝宇宙的壁垒,三日之后,便在绝对的军事压力之下,最终毫无意外的被南方政府军攻破。


而广州的乱局,这才刚刚开始,李济深已经率领残部连夜逃到了曲江,正准备继续往韶关方向撤退。李少杰和程文力都必须肩负起扫荡溃兵和重整粤省局势的重任,自然也没有多少时间去进行追击。


虽然机械化机动作战在追击任务上并没有太大压力,可目前的局面并不允许这么做。光是沿途的汽油补给以及紧急维修,就够让后勤系统头疼不已了。况且香山、惠州、东莞以及佛山和肇庆一代,仍旧有着不少所谓的大本营游击军。


也即是当初那些**党大量招募的所谓民军,那些“绿林好汉”们的作风,南军上下也都是清楚的。可不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任由他们继续祸乱地方。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平复广东的局面,以便于执行下一阶段的作战任务。


粤省的征程,仅仅是一个开始,面对着有色金属矿藏极其富饶的桂省,钟泱也是很有兴趣的。而李济深这个人,还有些用处,可以借之以分薄姜瑞元在**军内部的大义名分。毕竟李济深也是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副校长嘛,和许多学生又有着师生的名分,不容忽视。


局势才刚刚稳定下来,三月末的南沙军校,迎来了一个军事访问团。其主要成员包括了林虎、叶举以及陈炯明本人。至于大名鼎鼎的潮霸天洪兆麟,早在1925年12月9日就在搭轮赴上海途中,被**党派出的杀手韦德所刺杀。


“当兵两年,能给我看看你的手吗?”在捏捏某个士兵身上那结实的肌肉后,林虎突然提出了这个要求。而那位士兵虽然不明白眼前的这位长官有啥用意,但还是伸出了自己的双手。林虎和走上来叶举的仔细地看着这双手。


“你食指第一、第二指节上有薄薄的一层老茧,这证明你经常开枪射击,难道就这么两年,你就能长出这样的老茧?”林虎有些不相信这个还不到十八岁的年轻士兵所说的话。


“报告长官我们每个月有90发子弹的实弹训练量,还有每天都要进行的模拟射击训练,两年时间,足够了。”这士兵名叫袁建升,此时的他正无比自豪地大声说到。


“每个月90?你们都有吗?”叶举惊讶地在旁边失声喊出来,要知道就连他们当初粤军自己最嫡系的卫队,每个月都没有这个数来训练。真要这么搞,省政府不用一年,就要自己申请破产。


只见旁边的战士纷纷点头,同时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林虎和叶举一个个看过去,只见这些战士食指指节上都有这厚薄不一的老茧。林虎取过一支突击步枪,并且让对方示范着进行拆卸,然后才去看看里面的详情。


只见里面保养的非常好,没有一丝的灰尘积垢,在取过另外的几名战士的步枪后,林虎问道:“这枪都是你们自己保养的?”


“是的,我们部队有规定,枪就是我们的生命,必须时时刻刻的想着去如何维护。”冷肃的面容上,展露着朝气与坚毅,这也是叶举他们久违了的军魂和斗志之气息。


别说这些新款的突击步枪,叶举与林虎不认识,就连站在一旁默然无语的陈炯明,心中也是震怖难平。没想到当初那个毫不起眼的民间军事武装,如今已经成了如此之气候,大势已然尽在其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