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智能工厂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初战告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一十三章 初战告捷

  智能工厂

1927年3月14日,隐匿于南沙长达五年之久的三区联合政府,终于起兵靖南。南沙军校为南军的组建供应了大量具有专业军事素养的中低层军官,而在将星方面,大部分都是些历史上并不出名的武官。


可是钟泱却丝毫也不担心,原本的历史已经过去,新的未来就在前方。中国这片土地上,人才层出不穷,或是怀才不遇,或是英年早逝。多少豪杰因此而籍籍无名,埋没于乡野之间。


只要有机遇,只要有良性的jūn_duì 体制,什么样的人才得不到?这个世界,永远都是先有实力,才能得大势。潜心于工业区的建设,如今的联合政府,早就羽翼丰满,可谓大势成矣。数年的下来,政治稳定、经济蓬勃、军事完备,正等待着崛起的这一刻


因为不想过早的刺激到广州城内的**党驻军,大军的集结并未在飞鹅山基地进行。那里距离长洲岛太近,容易引起敌军的注意,那样的话就失去了突然袭击的意义。虽然胜利还无疑问,可这第一次大规模动员jūn_duì 作战,还是要尽量降低损失比较合适。


伤亡太大,对于士气有着很不好的影响,也会动摇到体系内某些人的信念。


为了将部队快速头送到前线,天宇集团旗下的汽车生产厂,早就马力全开,制造了超过1300辆军用运输卡车。这样的军事准备,是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的了。许多的军火物资,都通过日积月累的方式,堆砌在了飞鹅山基地那里。


距离阅兵仪式,才不过是三天,基本的军事动员就已经万全准备好了。除了少部分高级军官知道内情,其余人还以为是要即将展开一次大规模的演习,所以气氛还并不凝重。这样的事情,每年都有几次,众人早就习以为常。


甚至包括龟缩于广州城内的李济深和陈济棠,都未曾对南沙的异动有所警觉,继续在这里做着广东王的美梦。


滨海军区,第一装甲师驻地内部,宽敞明亮的军区司令办公室里,几个年轻的军官正在商议着什么。军事体系建立的时间并不长,而南军的军官团体,平均年龄也都非常的低,这是乱世才有的气象。


和平年代,怎么可能见得到如此之多的低龄化军官团体。每个人的脸上,都还带着充满干劲与朝气的神色,精力充沛,英姿勃勃。


周立孝如今已经贵为团长,掌握着数百辆坦克以及装甲车,是王立文的得力下属。只见他剑眉高耸,虽说年轻,但脸上的稚嫩和焦躁都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威严和武将的气魄。手底下控制着数千人的武装力量,神态气质早就和当初那个小小的连长天差地别。


在南军的体制内部,团级是一个分水岭,基本上到了这个级别,才算是真正踏入了高级军官的行列。不单只在军事上有着不同于以往的眼光,更是有着相对**的作战权限。


“师长,参谋总部是什么意思?为何不让我们担任大军先锋,兵进广州?”周立孝面带郁愤,坐在沙发上抱怨着。王立文负手而立,目光悠扬,透过玻璃窗看着不远处的那些正停放在凉棚里坦克。


听到周立孝的牢骚声,他只是轻笑了一声:“你啊,就是沉不住气。上边自然有上边的考虑,我们只要服从军令就好,别想太多。”对于周立孝的直脾气,王立文也是知道的,毕竟是自己一手栽培起来的下属。


“我这不是心急嘛?”见自己的心思被上官看破,周立孝也显得有些尴尬,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脑勺。大战将起,那才是英雄的用武之地,杀敌包裹,建功立业,是jūn_rén 的荣誉以及梦想。


得知自己所在的装甲部队不能出战,这周立孝当然是心急火燎,这才跑来这里,想要探探王立文的口风。


“不用着急,战争才刚刚开始,建功立业的机会以后多的是。广州城里那点功勋,多少人眼巴巴地盯着,我们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挥了挥手,把周立孝打发走,王立文这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可以自由转动的办公椅,从真皮坐垫上传来的触感让人无比舒适。周立孝的话语,也并非没有道理,王立文是早期就加入古文会的成员,对于一些事情也看得比较透彻。


钟泱对于一个良性运转,并且带着激励作用的制度,十分注重法理的作用。功勋的登记和累加模式,都对jūn_rén 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军中的各支队伍,全都求战心切。就连王立文自己,也暗暗期待着,只不过他身为师长,自然比下面的人多了几分定力,没在脸上表露出来。


越来越成熟的坦克部队,正在他眼前逐渐凝聚成战力。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早就完成了,钟泱在这方面给与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例如大规模集中使用,进行纵深突破以及强行突袭敌军的后方指挥部。


当世界上的主要列强还在把坦克与步兵混合使用的时候,南军就已经开始探索装甲部队的**成军以及主力作战模式。装甲部队的单独行动用以突破阵线,步兵随后跟进,扫清残敌。


原本的机枪战壕和火炮阵地,在滚滚前行的金属洪流面前,都已经成为了落后的战术模式。除非依赖复杂地形,否则将难以在开阔区域内抵挡装甲部队的进攻而汽车在军中的普及,也使得南军对于马匹的需求几乎为零。


各部连级以上军官,都有自己的吉普车,在战场上起着高头大马的日子,离他们已经很远了。这是新时代的技术力量,汽车对于战争的深刻影响,已经被许多人感受到了。只不过西方世界的jūn_rén ,还残留着旧时代的印记和惯性,除非经受新的战争洗礼,不然也不会在这方面有所醒悟。


原本的历史上,二战的陆战兵器当中,坦克是当之无愧的明星。其实坦克早在一战末期就已经出现在军事编制之中,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里,坦克这种武器的发展非常缓慢。


直到1940年德国闪击西线时,其装甲部队主力3型坦克实在比一战末期法国的雷诺ft17坦克强不了多少。然而就在以后的5年间,欧洲战场的坦克得到飞速发展。1944年,东线双方的主战坦克:比如德国的虎豹、苏联的t34/85和is2,同战前的坦克已经没有可比性。


1940年是纳粹德国最辉煌的一年,德军的装甲集群横扫西欧,击溃法国,重创英国,彻底洗雪了一战的耻辱。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创造这个奇迹的德国装甲部队所装备的坦克,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远逊英法两个对手。1940年西线战事,证明装甲部队的战斗力更多是来源于战术,而非武器本身。


在这一点上,脱离原本的军事理论惯性,不单只需要眼力,更需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魄力。


南军作为新式武装,虽然稚嫩和没有经历实战是其主要的弱点。可也正因为如此,整个jūn_duì 体系和理论思想都拥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在接受新式作战理念方面,有着让人惊讶的眼界。这也令钟泱倍感欣慰,思想不被桎梏住的jūn_duì ,才能在新的战争模式中取得进步。


时代的变化,冷兵器世纪许多的作战理念,已经无法符合如今的战争需求。可以借鉴和可以拿来用,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越是正规和先进的jūn_duì 体系,对于天才将领的需求越是低。


以南军目前的军事力量,对于高素质的军官固然也有着迫切的需求,但钟泱更乐意通过自行培养的方式来获得人才。历史上的一些名将,固然有着才华和天赋方面的因素。可实际上,正规的军事教育本身,就能挖掘出许多军事人才。


南沙军校已经开始正式运作,每年都能为南军提供超过三千人的士官人才,解决了中低层军官的补充问题。至于高素质的军事将领,不单只要靠教育,更必须用实战来检验。什么人可以去参谋部,什么人能担任主将,都是由战争来决定的。


来到南沙军校的校场上,李少杰拉响了紧急集合的警报,不到半小时,四个师共三万三千于余人的大军全部紧急集结完毕。运输的卡车、装甲车、榴弹炮、甚至还有附属的几架侦察用飞机全部集结在偌大的操场上。


“报告总司令,南军第一师紧急集合完毕,除休假、病假27人在外,全师8238人全部来到,请指示”某个年轻的军官一路小跑来到以李少杰为首的几个主将面前汇报到。


“传我军令目标:广州,出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