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智能工厂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广州易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一十三章 广州易主

  智能工厂

钟泱之所在这个时候向这些组织内的核心科研工作者公布这些资料和信息,让他们拥有使用智能工厂内部科学技术的机会。主要还是为了要培养一个合格的研究团队,一直跟在德国人的屁股后面,始终不是一个好主意。


第二期的基础知识教育速成班毕业生将于六月底毕业,也即是说两个月之后,钟泱又将拥有一批比较符合条件的科研基层工作者可供选择。只要严格的筛选,从中吸纳一些家庭成分可靠的人才,对之后科研工作的进度将会有着很大的帮助。


提前告知,也给了他们一些准备的时间,到时候就能够快速的进入工作状态。


现在,天兴集团的基础技术学得倒不差,关键还是在于自主研发能力太弱,这也和知识教育有关。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全民小学义务制教育的国家,这么多年来的知识积累,才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业化体系,从而在技术上取得了如此的成就。


钟泱可不想白白的花上个几十上百年的时间去慢慢等待,依靠着智能工厂和“学士”的资料收集和辅助分析能力,完全可以加速整个科研体系的进步。早日完成工业化的技术积累,不必白白的浪费掉许多宝贵的时间。


因为涉及到了智能工厂的存在,对于这些人的管理就必须要慎重处理了。为了保密性,他们在工作期间禁止外出,对外联络的方式也只能是通过写信,并且要接受检查。周华已经接手了地宫的管理权,正式开始整合情报和暗杀的工作。


地宫的核心武力,依旧是清一色的三十名陆战士兵,装备着神经型次声波仪和高周波刃。所使用的武器,包括了手部的爪刃,大口径手枪和特制的突击步枪,并且还配备有大当量的高爆破片手雷。


地宫现在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情报处理以及私底下的杀戮工作,不再作为一个正式的武装机构而存在,开始隐藏于阴暗处。


目前还只是草创阶段,还存在着许多的隐患,以后肯定还要进行细分。至少对内和对外,情报部门的工作性质和手段都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而且赋予一个情报组织进行杀戮的权力,也是一大隐患,容易演变成锦衣卫这样的强权集团。不过就目前的情形而言,职权细分还并不是迫切的需要,一切可以等到合适的机会再来处理。


先是带着一众人熟悉下智能工厂的整体环境,然后再告诫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钟泱这才让他们商议好具体的研究工作计划。


这里是古文会最核心的地方,是科技进步的源泉。什么人可以来,什么人还不行,都必须要立下一个章程。而钟泱也十分关注着一件事,那就是这些科研人员如何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整个智能工厂的潜力,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工作,必须要众人合力来进行。


就是这样,新一轮的工作已经展开了,徐永生他们这些科研部门的主要管事,也必须开始考虑研究团队的组建问题。原本的体制已经不合适了,混乱和重复的研究工作,已经浪费到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


面对越来越细化的研究项目和技术难题,为了要更好的专攻某一处,新的研究团队合作模式必须要确立起来才行。带着这样的思绪,众人投入了相当大的热情。


而钟泱所要做的,就是为这些科研人员提供保护和帮助,让他们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研究工作中去。


孙逸仙于四月廿三日下午抵广州,为了安抚人心,他并没有下令北伐军和陈炯明的粤军开战,而是继续坚持着让陈炯明率军参与北伐。不过陈炯明并没有答应,宁愿接受被孙逸仙撤职的命令,也不支持北伐。


其实在这个时候,原本反对联省自治,主张武力统一中国的吴佩孚,已然准备放弃这种狂妄的理念。因为和奉军的交战,使得他虽取胜,却也明白了武力统一中国的困难。在现在这种没有哪家拥有绝对实力的时候,选择武力统一中国就是一种内耗,为他人做嫁衣的举动。


日本占山东,苏俄取外蒙,都让他感到了莫大的威胁。故而开始转向支持联省自治的决议,通电南北,呼吁和平解决中国当前的内部争端,不必诉诸武力。


但是某些野心家依旧打折“统一中国”的旗号,罔顾黎民的意愿,一心北伐开衅,意图挑起南北的战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陈炯明才极力反对北伐,宁愿失去jūn_duì 和权力,躲到惠州,也不担任北伐攻赣的先锋官。


不过对于联省自治这个提议,钟泱其实也并不看好。倒不是说陈炯明不行,而是钟泱对其他的军阀实在是没什么信心。说他们祸害地方的本事是有的,但真要让他们治理地区经济民生,那可真找不到几个合格的。


经济差距拉大之后,依旧会导致摩擦升级,最终还是要依靠武力来解决问题。毕竟在中国来说,统一还是一种难以扭转的政治惯性。钟泱反对孙逸仙的理由,在于那家伙不重视经营自己的根基和实力,完全依靠出卖国家的利益来积蓄实力,每到一个地方就是横征暴敛,等那个地方不行了就拍拍屁股走人。


在他的脑子里,也只有实现个人野心这个年头了,根本就没有治理地方这种概念。事实证明,后期的**党在治理经济方面完全是废材,教育也是搞的党化教育。官僚团队素质之低,有目共睹。


因为北伐军的压迫,陈炯明带领着仅剩的部队,窝在了石龙和惠州一带,不敢异动。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之下,广州城再一次易主了。


到了五月中旬,奉军战败的消息传来,孙逸仙却又又派汪精卫,居正,程潜等先后赴惠州,劝陈出山,再就陆军部长之职,陈婉却之。先是,孙在韶州设立了北伐军大本营,五月六日亲到韶州誓师入赣北伐。孙逸仙本有与奉军联合攻直军的计划,但是奉军已于五月五日兵败军粮城,北伐似已绝望。


但让人疑惑的是,孙逸仙如此坚决,如此着急着要去攻下江西的省会南昌。虽然钟泱和许多的广州市民一样,希望孙逸仙这个瘟神赶紧离开,但也猜不透他的用意。直到史密斯的来访,他的这个疑问才找到了答案。


绣着漂亮花纹的**手工织造地毯,色泽鲜艳顺和,毯面柔软细密,踩踏在上面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因为物资充裕,对于生活上的追求钟泱也愈来愈重视。这不是奢侈,仅仅是量力而行,努力的使自己心情愉悦。生命并非是像苦行僧一样苛刻,才能显出意义。


悠闲地坐在酥软柔和的沙发上,史密斯细心地品味着钟泱递来的红茶,感受着其中的浓香和顺滑,微微的酸味之中,隐含着蜜一样的甘甜,就仿佛是在品味一段人生一般。


对送来的红茶感到十分满意,史密斯这才轻轻一笑:“不得不说,钟泱你越来越会享受生活了。”感受着周围的家居摆设以及物品陈列之间所散发出来的舒适气息,史密斯也不得不感慨,钟泱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贵族了。


只有暴发户,才会注重物品的材质和价值,以炫耀自己的财富来获取社会地位。真正的贵族,从来不在乎这些,家具的本来意义,就在于使人生活舒适并从中放松心情。脱离了这一点,一切都毫无意义了。


“我的朋友史密斯,你不也是一样吗?在这个纷乱的局势里,竟然还有充裕的时间来找我闲聊。”喝着杯里的红茶,钟泱也是彬彬有礼的笑着,他和史密斯之间,也算得上是交情不错的朋友了。


“不不不,我来这里并不只是为了闲聊,你要知道,我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想要和你做一笔交易呢。”换上了一副严肃的神情,史密斯开始郑重地向钟泱提出了他的意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