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教父三国 >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东莱太史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东莱太史慈

  教父三国

却说陶谦与曹操在徐州城下大战一番,突然狂风大作,这陶谦便趁势收兵回城,与众人商议道,“曹操兵多将广,恐难取胜,不若我亲自缚住往送曹营,任其杀剐,以救下徐州百姓!”.


陶谦言犹未绝便有一人谏道,“大人久镇徐州,人民感恩,如今虽然曹操势大,未能即可破城,某虽然不才,愿意献策,却叫曹操退兵!”。


陶谦看出,却原来是献计之人乃是糜竺,为徐州的别驾从事。


糜竺谏道,“某愿意前往北海郡,求孔融起兵救援徐州;再有一人前往青州田楷处求援,若是两处兵马齐来,曹操必畏惧,到时候必会退兵,则徐州无事矣!”。


陶谦允诺其言,遂写下书信两封,问帐下游说敢去青州求援,一人应声愿往,乃是广陵人,姓陈名登,字元龙。


陶谦先让陈登出得城门,往青州而去,然后命令糜竺携带书信前往北海,自己率众守城,以防备曹操偷袭。


北海太守孔融,就是那个小时候让梨那个哥们,乃是鲁国曲阜人,正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从小聪颖,知书达理,学问五车,后来被朝廷委任为北海太守,及其好宴宾客,常常谁别人说到,“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吾之所愿也!”,在北海数年,颇得民心。


这孔融正在与客人喝酒,报曰徐州糜竺至,孔融便辞退客人,来见糜竺,问其来意,糜竺拿出陶谦写的书信递与孔融,说道,“曹操攻围徐州,危在旦夕,请大人援手!”。


孔融看过书信之后,对糜竺说道,“吾与陶谦交好,此番有难,怎能不救,只不过是我与那曹操远日无怨近日无仇,当先遣人送一封书信解和,若其不从,当起兵相助!”。


糜竺说道,“那曹操依仗军威,必然不肯讲和,若是迟疑,恐怕徐州不保矣!”。


孔融思虑再三,以为可行,便一面点兵,一面送书信,赶赴徐州,却不想此时,忽然有人来报孔融,说是黄巾余孽又起,须臾间,已经奔赴北海而来。


当初在董卓对决张角的时候,张角手下便有一将,名为张曼成,敌不过华雄,便跑了开去,后来见到黄巾兵败,这张曼成也撒开了脚丫子——跑的挺快,后来隐姓埋名,算是保全性命,青州黄巾又起的时候,这张曼成也坐立不住了,便拉起了一杆子人马,重新做回黄巾军了,一路烧杀抢掠,直接跑到了这北海郡。


当时孔融听闻此消息,大惊,便急点本部人马,出城与贼人交战。


张曼成在马上曰,“我知道北海地界,人多粮广,可借我一万石粮草,即可便可退兵,否则的话,攻破城池,老幼不留!”。


孔融叱咤道,“吾乃大汉之臣子,守大汉之土地,岂有粮米与贼人之道理!”。


张曼成大怒,拍马舞刀,直取孔融而来,孔融部将唤作宗宝,挺马而出,与张曼成交手不到十个回合,便被张曼成一刀砍做两段。


孔融之兵马,见此情景,当下大乱,孔融无法,只得逃回城中,而张曼成兵分四路,围住北海郡四面,攻城不止。


孔融逃回城中,郁闷非常,而糜竺见到此种状况,更是忧心不已,思虑到,“救兵没有叫来,反而此刻被人困在北海之地,为之奈何?”。


这糜竺简直是有苦说不说啊,且待第二日,孔融登城遥望城下黄巾贼人,只贼人气势浩大,倍添烦恼,忽见城外一人立于马上,挺枪杀入贼人阵营之中,左冲右撞,有如入无人之境,直到城门下,大声叫道,“开门!”。


孔融在城上看的心惊,以为奇人,但是并不相识,不敢打开城门。


黄巾数千贼人,蜂拥而至北海郡城门下,那人回身使枪,接连杀死了数十人,众多贼人见其勇猛,不敢靠近,孔融见到城下危急,便急命人开城门,迎那人进城。


一人手中使枪,杀人无数,而见到身后城门打开,便转身入城,而后复又大关城门,贼人不复得进。


那人下马弃枪,到了城墙之上,拜见孔融,孔融问其性命,其人说道,“某乃东莱人士,复姓太史名慈,字子义,太史慈素来外出游历,承蒙大人照顾老母,某昨日自辽东回家省亲,知道贼寇来犯北海,老母对我言说,‘屡受府君恩惠,汝当往救’,这才单枪匹马而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