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 第四九七章 耳目一新(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九七章 耳目一新(上)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越向北走,天气就会变得越凉爽,而脚下的道路也会变得越宽阔。?。。


这是每一个慕名前往幽州的人,在初次踏上幽州这块充满了各种传说的土地时,常常会从内心深处涌现出来的想法。


荀彧一路向北而行,途径高邑时进去转了一圈,感觉那里虽然没有邺城宽大,但秩序却要更加井然,行走在街面上的路人看上去也要比邺城更显从容和自信。他知道邺城归于刘和掌控还不到两年,而高邑作为冀州的治城,已经在刘和的影响下经营了长达十年,所以这两座冀州最具有代表性的城池,给人的感觉有着明显不同。


邺城就像一个年轻靓丽的女子,虽然姿容秀丽,但却内涵不足。高邑仿佛婉约端庄的妇人,虽然看似内敛低调,但内里却有一股子雍容与华贵。


荀彧在高邑城内游览时,还特意去了最有名的童记牛羊店吃了一顿铜炉火锅,这家店是马城童记旗下的加盟店,东家名叫赵全。一开始,荀彧只觉得店东家格外的热情,为了迎接他们这一行品尝正宗的童记牛羊肉,居然将整座酒楼都清场,好歹也算是把两百多号人全都安排了下来。吃饭当中,陈逸低声告诉荀彧,这个店东家也是有来头的,他的弟弟名叫赵云。 “常胜将军赵子龙,杀得胡人丧胆魂。幽燕将军张儁义,杀得鲜卑不敢啼。忠义将军太史慈,杀得袁绍向西逃……”这是一首流传在北方的童谣。孩子们在玩官军杀贼的游戏时,口中大呼小叫的便是这个顺口溜。


赵全一家定居在高邑之后,不愿靠弟弟的军饷为生,刘和便提示由赵云出钱,帮哥嫂在城内盘下一处店面,然后与马城童记家联系,开起这家牛羊肉饭馆。如今生意却是红火的不行。


从高邑通往蓟城的道路有六百多里,但荀彧却走得格外轻松,这条官道被修建的格外宽阔平整,听说每年还有护路队进行定期的整修护养。在笔直通坦的大道两侧,成排的杨树长得枝繁叶茂,整整齐齐。道路上来往的马车、牛车络绎不绝。牛马的腚眼处都挂上了粪兜,这样可以保持路面的干净整洁。每过十里,道路两旁就有几座供行人歇脚的茶肆、饭铺。每过三十里,道路旁边就会有可以过夜的客栈和酒楼。 荀彧觉得由官府做东,向这些经营者收取租金,是与民争利的行为。陈逸笑着向他解释说路政处收取这些租金后。用来给护路工人每月发薪。购置养路的牲畜和设备,以及购买补路的石材,因此算得上取之于民。又用之于民。


荀彧听着陈逸口中不时冒出的新鲜词汇,已经是逐渐适应。什么“路政处”、“工人”、“发薪”。只要跟眼前所见联系起来,便知道路政处是一个专门管理道路的机构,工人指的是专门做工的劳力,发薪指的是向工人支付工钱。


车队终于进入到涿郡境内,这里号称是幽州的大粮仓,盖因郡内河流密布,有卢水、徐水、雹水、马水、巨水、桃水、垣水、圣水、涞水等大小十余条河流,所以就算是在百年大旱面前,依然保持了丰收的势头。


让荀彧觉得吃惊的是,为了保持道路的通畅,在这十数道大小河流上面,都架着坚固高大的桥梁,而像易水这样的大河,河面至少有数十丈宽,发大水的时候更是能有近百丈宽,想要在这样的大河上修筑永固桥梁,不仅工程浩大,而且对施工技术更是要求很高。至少荀彧在此前还没有见过如此宽大的永固桥梁,如果不是先从黄河摆渡北上,见识过黄河的宽度,荀彧都要怀疑刘和今后是不是要在冀州和兖州之间修筑一道桥梁。


荀彧询问陈逸,幽州是如何做到在这么开阔的大河上面假设桥梁,陈逸便告诉他,当初这些桥梁都是以招标的方式发包给幽州最大的建筑工程队,造桥的费用则采取集资的形式,从各郡和各县的官库中支出,收入好的郡县多交,偏远穷困的则少交。


荀彧的观察十分仔细,他发现用来造桥的材料并非木材和石材,而是一种混合了河沙和小石子的灰白色材料。荀彧问陈逸这是什么材料,陈逸说这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材料,名字叫做灰泥,具有极好的粘力,可以与水混合,等到晾干之后比岩石还要坚硬。荀彧又问灰泥的产地,陈逸便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只听说这种灰泥采之山中,至于是什么山,那就属于军事机密,以他的身份也不可知道。


陈逸口中的灰泥,便是后世的水泥,但质量却要比后世通用的建筑水泥要差一些。刘和在幽州大力推进炼铁和炼钢产业的发展,作为伴生产业的水泥也一直在秘密地进行实验,并在五年之前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如今已经大规模的量产。


刘和的前世虽然不是在水泥厂上班的技术人员,但他精通历史,知道水泥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当时古罗马人在建筑中使用的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


十八世纪中叶,英国工程师斯米顿在研究某些石灰在水中硬化的特性时发现要获得水硬性石灰,必须采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来烧制,而用于水下建筑的砌筑砂浆。最理想的成分则是由水硬性石灰和火山灰配成。这个重要的发现,为近代水泥的研制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