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 第四九二章 团队的巨大力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九二章 团队的巨大力量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燕京大学医学院,一个充满了现代主义色彩的名称,出自于刘和的手笔,虽然与这个时代的惯常称呼有些不同,但因为汉语言优越的传承性,所以就算放在大汉的天空下时,也不会让此时的人们觉得有多么的突兀和难以理解。?。。


哪怕是从未听说过医学院的人,在听了这个称呼时,也能马上联想到这里定然是一处教授医道的学馆。


一代医圣张仲景自从跟着神医华佗走进了医学院的大门之后,便再也舍不得离开,他如饥似渴地看遍了实验楼的每一间房屋,又亲自体验了许多从未尝接触过的实验。最让张仲景觉得震撼的,便是他透过显微镜看到了一些正在不停蠕动着的微小生物,而据华佗的介绍,一切瘟疫的发生,其实都跟人眼所不能见的微小生物四处传播有关,至于受到感染的人畜,只不过是这些致命生物的宿主。


张仲景独自钻研伤寒类病症已有数十年,他能够清楚地分辨由不同成因引起的伤寒,但他却不知道这些都是因为各种不同的微小病毒生物造成。显微镜的出现,仿佛一道刺眼的闪电,狠狠击中了张仲景的脑海,让他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 刘和听说张机求见,立即让人将他领到自己的书房。张机进来时,忽然发现自己书房内的那套家具居然与刘和房内的一模一样,心中顿时又添了几分感动。


“公子,张某不才。愿入燕京大学医学院做一个普通的实验人员,还请批准!”


刘和摇头,对张机说道:“我请仲景先生不远千里前来蓟城,可不是让先生做个实验员。真若答应了先生这个请求,我会被华神医骂死的。”


张机急忙解释说道:“张某觉得实验楼对我正在钻研的伤寒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想常住此楼,以方便我进行实验。”


“呵呵,仲景先生何必心急呢。只要您签了这份聘书,今后便是医学院的祭酒,医学院的一切设施都会对您全时开放,不仅如此,您还将拥有一个独立的研究团队,专门负责攻克伤寒之症!” 张机现在只想快些住进实验楼,哪里顾得上细看聘书上所列的各种条款,哪怕明知这是一份卖身契。估计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签上自己的大名。


张机很快从公子府中离开,然后直奔燕京大学而去。


第二日,刘和亲自前往医学院一趟,当着医学院全体师生的面,向张机正式授予了终身教授的证书,同时宣布在医学院成立伤寒症攻关小组。项目的负责人便是张机。


接下来,张机便不分黑夜白天地扑进了医学院,而刘和精心为他挑选的助手们。也让张机充分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团队作战。


伤寒症攻关小组有独立的研究场所,有专项运作经费,有刘和特批的通行证,他们内部的分工细致明确,有人专门负责搜集整理各种相关典籍资料,有人专门负责进行实验和记录,有人负责前往边境发现了瘟疫的地区进行调查,还有人按照张机的指引书写治疗方案………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归是有限的,而一个为着相同目标而奋斗的团队却能充分弥补个人单打独斗面临的困难与不足。


如果所有的工作都由张机一个人来做。他就要花费一生的时间才能完成那部旷古烁今的《伤寒杂病论》。但有了这个精干专业的团队之后,张机只需要把握好方向。带着队员一起分析研讨,这样很快就有了突破性的发现和进展。


当瘟疫开始在各地滋生时,张机正带着一群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医士夜以继日地研究治疗方案;当瘟疫开始蔓延时,张机已经完成了伤寒卷的撰写,并且有了刻印本面世。


在短短不到两月的时间内,张机完成了他一个人需要五年才能完成的任务,终于赶在瘟疫大爆发之前,给刘和吃了一颗定心丸。


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年刘和为了早日研制出曲辕犁,便将马城内的铁匠、铜匠和木匠聚集在一块,向他们提出了设计的要求和方向,然后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从此之后,刘和便尝到了各种研发团队带给他的各种红利,以至于到了今时今日,燕京大学和蓟城工坊内的各种研发团队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张机带领的这个专门攻克伤寒症的医疗团队,只不过是数百个团队中的一个,但因为是要面对人人谈之色变的瘟疫,所以地位和价值格外的高。


公子府中,时隔一月,张机再来见刘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