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刺明 > 第662章 练!苦练!拼命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62章 练!苦练!拼命练!

  刺明

【0662】


“来!”


“合成演练!”


对于奔雷炮的表现,张准还算满意,立刻要求他们加入到合练中去。炮兵最终还是要和其他兵种协同,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


纯正的拿破仑炮,是用青铜制造的,在没有足够青铜的中国,使用钢铁代替青铜,第一批产品就有这样的姓能,算是不错了。以后还可以继续改善的。


大炮的姓能,其实不是非常的重要,关键是在适当的时候能发挥作用。这一点,就很考验士兵的默契了。而士兵的默契,乃是在训练中形成的。任何技能,只要训练到条件反射,不需要经过大脑就能够熟练运用的程度,威力都是相当惊人的。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下午,闯字营和炮兵的合成演练,正式开始。演练的主要内容,不是炮兵如何协助步兵进攻,而是炮兵如何协助步兵防守反击。炮兵的主要任务,乃是挡住潮水般涌上来的敌人。


张准手上的三角旗不断的挥舞,假设敌人从不同的方向发起攻击,然后炮兵配合步兵发起反击。反击的核心,当然是炮兵。步兵的行动,都要为了炮兵的顺利反击,让出空间。显然,这里面存在很多的突发意外情况。


事实上,演练开始的时候,并不顺利。因为,绝大多数的士兵,都没有这样的配合意识,所以,经常出现互相冲突的情况。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步兵很容易阻挡炮兵的弹道。当时的大炮,弹道还是比较平直的。要是距离近了,炮弹就要从步兵的中间穿出去,没有打到敌人之前,先将自己人给报销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当然是炮兵提高射击角度,让炮弹从步兵的头上过去。但是这样一来,炮兵距离前线太远,又无法及时有效的观察敌人的动态了。当时可没有电话什么的,连旗语都很少,更不要说步兵引导炮兵射击了。炮兵自己的观察哨,必须能够看到敌人的动静,才可以指挥大炮射击。


来自后世的张准,对于这种古老的步炮协同训练,也不是很习惯。后世的步兵,都有无线电通讯,都有坐标图,只要向炮兵报出准确的坐标,不需要十秒钟的时间,炮弹就能准确的落下来。现在……只能是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了。


演练几次过后,大家得出的结论,是战斗开始,步兵立刻后撤,同时将大炮推到前面去。这样一来,就没有人阻挡炮兵的射线,也没有人阻挡炮兵的观察了。炮兵可以直接对着冲锋上来的敌人骑兵开炮。但是,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危险的。


因为,炮兵是作战的核心,你一旦将炮兵推到前面去,万一敌人的骑兵,悍不畏死的朝着大炮冲过来,以战马的高度飞驰带来的惯姓,即使被打死了,也可以轻易的将炮车撞毁。奔雷炮是架设在炮车上的,一旦炮车毁掉了,就无法继续射击了。


敌人骑兵强大的冲击力,是不可忽视的。哪怕是被打死以后的骑兵,一旦撞到虎贲军的队伍中间,也可以将人撞死。骑兵对步兵,冲击力,震慑力,都是不容置疑的。否则,所有的将领,也不会如此的重视骑兵建设了。


最后,大家又想到了新的点子,那就是让炮兵的观察哨,站在高高的人字梯的上面,观察敌人的动态,然后指挥炮兵射击。这样就两全其美了。至于古代有没有人字梯,那没有关系,张准不是懂得吗?人字梯制造起来,一点难度都没有,携带也方便。


果然,炮兵的观察哨,站在人字梯的上面,依靠千里镜的帮助,的确可以准确的观察到敌人骑兵的动静,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指挥炮兵实行射击。从演练的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敌人的骑兵再猛,都不可能冲到炮兵阵地上面来。


但是,炮兵的问题是解决了,步兵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呢。单纯依靠步兵的血肉之躯,如何阻挡骑兵的激烈冲锋?鞑子骑兵的数量太多了,动辄就是成千上万的,就算打死了八成以上的骑兵,剩下的两成,要是高速的撞入步兵的队伍里面,还是可以造成很大的伤亡的。


最保守的估计,一个鞑子骑兵,高速飞驰过来,就算不用手上的武器砍杀,直接撞到虎贲军的队伍里面,撞死三四个人,重伤五六个,轻伤七八个,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主要是战马的体积太庞大,人体根本阻挡不住。急促飞驰的战马,突然倒地以后,至少可以向前滑行五六十米,威力太强了。


幸好,为了阻挡敌人骑兵的冲击力,睿智的前辈,早就给出了解决的方案,那就是车阵。是车阵,不是车震啊!所谓的车,主要是辎重车和偏厢车。一旦战斗发生,立刻将它们挡在部队的外围,挡住敌人骑兵最后的冲击。


前辈的教导很简单,一旦遭遇敌人骑兵的攻击,立刻将所有的车辆,都装上泥土等杂物,堆放在队列的外面。守军则躲藏在车阵的后面,拼命的反击。以前,守军多半是弓箭手又或者是弩手。现在,则是火枪。在遥远的过去,李陵曾经用这样的战术,挡住了匈奴骑兵的连续进攻。


敌人的骑兵撞在车子的上面,当然会碰的头破血流。车子在装满了泥土以后,还是比较坚固的。要是多辆的车子互相重叠在一起,即使是最凶悍的骑兵,都无法撞开。只要能够卸掉骑兵强大的冲撞能力,骑兵的杀伤力,至少要下降一半以上。


戚继光等人设置的偏厢车,有点古代装甲车的意思。一面是坚固的木板,至少有两个手指厚,刚好挡在外侧,可以有效的抵挡敌人骑兵射过来的弓箭。在木板的上面,挖有多个的射击孔,守军可以从射击孔朝外面发射火铳。偏厢车的本身,也比较坚固,不怕一般的冲撞。


当然,要是有敌人骑兵自杀式的冲锋,直接向偏厢车撞过来,那还是可以将偏厢车撞碎的。这时候,泥土的威力就体现出来了。要是用大量的泥土,将偏厢车都覆盖起来,再凶悍的骑兵,都撞不过偏厢车了。


“看来,人数不能少啊!”


张准若有所思的说道。


要配备辎重车、偏厢车之类的装备,少不了随行的人员。在战斗发起的时候,这些人必须尽快的将各类车子装填泥土,摆出阵型,投入战斗。这意味着,在闯字营之外,还要配备更多的步兵。也就是说,野战军团的配置人数,要大大的增加。


其实,有辎重车、偏厢车还不够,还要有鹿岩、拒马架、拦马桩等配套设置。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在防线的外面,安放拒马架、拦马桩之类的,效果会好很多。如果有这些防御装备,就算敌人的骑兵冲上来,也要被搞得人仰马翻。这意味着,又需要增加更多的人手。


同时,在炮兵方面,除了拿破仑炮之外,还得配置没良心炮。面对大量的潮水般用来的敌人,奔雷炮的威力,明显不足。这个时候,就要祭出没良心炮这样的大杀器。实践证明,没良心炮的威力,实在是太强了。如果觉得没良心炮射程短,不好用,那使用投石机抛射炸药包,也是可以的。


在必要的时候,连串的炸药包下去,那可要比葡萄弹的威力还大。一个炸药包的控制范围,足可以让好几个的鞑子骑兵掀翻在地上。更吸引人的是,炸药包产生的巨大声响,对敌人的战马,绝对是强大无比的震慑。那种震耳欲聋的巨响,极有可能让无数的战马陷入惊狂的状态。


因为涉及到复杂的炮兵、步兵、辎重车、偏厢车的构成,还有各色的防御器械,闯字营一个营已经无法满足作战需要了,起码得增加一个营。而且,这个营,主要还是辅助兵种。换言之,野战军团的人数,至少要超过四千人。


“还得配备骑兵……”


张准自言自语。


除了步兵、炮兵、辎重兵等辅助兵种,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兵种,也要配置到野战军团里面去,那就是要骑兵。青龙军团不能一味的挨打,不能还击啊!在挡住了敌人的进攻,给予敌人重创以后,接下来的理所当然的步骤,当然是反击了。


但是,敌人骑兵的机动力很强,步兵的两条腿,只能被动的反击,根本不可能追击。这个时候,要是有骑兵协助,威力就出来了。作为野战军团,青龙军团至少要配备两个营的骑兵,一旦敌人退走,立刻从两翼包抄,让敌人吃不了兜着走。


当初,朱棣北伐的时候,就是采取大炮先行,步兵压上,然后骑兵冲锋的法子,让蒙古人吃了不少的苦头。一直到现在,蒙古人对明军的这种战术,都还是非常忌讳的。遗憾的是,随着明国国力的不断下降,jūn_duì 的训练逐渐的松弛,想要做到步兵、炮兵、骑兵多兵种的相互混合,已经非常困难了。否则,明军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羸弱。


说到底,还是训练。任何多兵种的作战,都离不开严格而科学的训练。李自成的起义军,之所以无法打败主力的官军,归根到底还是他们欠缺系统的训练。而明军之所以屡屡败给鞑子,也是因为明军的训练,不如鞑子严格。鞑子的训练,还是很残酷的,从出娘胎时候就开始了。


“练!”


“苦练!”


“拼命练!”


张准严肃的说道。


他也知道自己的部下,缺乏天才,不可能突然出现韩信、徐达、常遇春之类的天才。但是没关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缺乏韩信也没有大碍,只要每个人都有汤和、李文忠那样的水平就行。


其实,张准的要求很简单,就是不断的演练。先从最简单的炮兵和步兵协作开始训练,然后逐渐的加入各类车,然后再加入骑兵。什么时候练得差不多了,什么时候就拉出去溜溜。在此之前,先埋头做乌龟。


为了加强部队对骑兵冲击的心理承受能力,张准下令步兵排列成纵队,然后面对骑兵的冲击。在面对大量敌人的时候,士兵的心理素质,要比军事技能更加的重要。如果没有极其过硬的心理素质,战斗力是根本无法正常的发挥出来的。一个士兵是如此,一支部队也是如此。看过《士兵突击》的都知道,成才那样的例子,在部队其实是不少的。


“哒哒哒!”


“哒哒哒!”


“哒哒哒!”


当虎贲军骑兵呼啸而来的时候,的确有不少的士兵,被隆隆的马蹄声吓得脸色发白,手脚僵硬,头皮发麻。有的士兵甚至两腿都在发抖,手中的虎贲铳也在发抖。发起冲击的骑兵,其实只有三百多人,距离成千上万的鞑子,还差得远呢。几百的骑兵,就让步兵产生了如此的震慑力,更不要说铺天盖地的鞑子骑兵了。


当虎贲军骑兵从步兵队列的中间,快速掠过的时候,更多的步兵,脸色越发的难看。骑兵掠过带起的风,还有尘土,直接打在步兵的脸上。有些人甚至把持不住自己的身体,需要同伴的搀扶,才能勉强稳住。当骑兵飞驰过去以后,不少人都被呛了一嘴巴的泥土,身上的军装,也被灰尘完全笼罩,整个人看起来就好像是泥人一样。


“噗!”


突然间,有人一屁股坐在地上。


随后,又有更多的人,好像虚脱一样瘫痪下来。


没有人看不起他们。任何人,第一次面对骑兵的冲击,都会产生恐惧的心理。有些没有倒下去的人,其实并不是因为不害怕,而是因为太害怕了,以致都麻木了。既然都麻木了,自然就不会有任何的动作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