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刺明 > 第223章 鞑子也杀向鳌山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3章 鞑子也杀向鳌山城!

  刺明

同时,拿下鳌山城,基本上是等于控制了即墨县城。眼下的即墨县城,处在鳌山卫和浮山城的两面夹击之下,形势是非常不利的。在鳌山卫的虎视眈眈之下,即墨县城,应该支撑不了多久了。就算张准不发动进攻,朝廷也只有主动的撤离。除非是哪个不要命的,坚决在即墨县城死守。不过,大明朝的官员,有几个有如此胆色?


第二天早上,各项法令正式开始实施,相对于灵山卫而言,张准在鳌山卫的各项工作,那是如鱼得水,势如破竹。当天中午,侯山平来到了鳌山城,统管有关分田分地的事务。结果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将土地和人口都基本统计完毕。随即,分田分地就正式开始。有黄清平、孟庆浩、石真山和那些骨干军户的支持,一切都进行得非常的顺利。


就连距离鳌山城有一段距离的雄崖所这边,也掀起了分田分地的大热潮。由于距离田横岛的距离最近,雄崖所遭受的苦难,是最深的。以前,每次鞑子上岸来袭掠,雄崖所的军户,只有逃跑的份。结果,雄崖所所在的雄崖城,已经彻底的变成了一座空城,鞑子来去自如。因此,当地的很多军户,都涌到了鳌山城,要求分田分地。按照张准的意思,将他们也纳入了分田分地的范围。


“每人五亩地!”


“每亩地纳粮四十斤稻谷!”


“均田地,免徭役,兴华夏,建大同!”


这些通俗易懂的语言,在鳌山城的附近,不断的激荡。


消息越传越远,就连以前那么逃难出去的军户,也都纷纷跑回来,要求分田分地。最远的军户,甚至从平度州跑回来了。对于他们的要求,张准自然是来者不拒。鳌山城的人口越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就越多,自己的实力,就越强。


形势的发展速度之快,让张准相当的满意。短短几天的时间,他就在鳌山城完全的站稳了脚跟。巡逻队建立起来了,田地也分下去了,十口水井的进度,也令人满意。到这个时刻,无论是任何的敌人,想要拿回鳌山城,都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即使张准带着护卫队撤出,当地的军户,也会为了他们的利益,和敌人拼命的。


奇怪的是,鳌山城的敌人,还没有到来。登州府的战兵,依然在莱阳的附近,和闻香教纠缠。李成栋的莱州战兵,依然龟缩在昌邑、潍县一带,距离鳌山城十万八千里。孙之獬的地方团练,更是连影子都见不到,大概还没有组建起来。组建团练是要钱的,孙之獬大概是没钱了。莱州湾盐场的盐卖不出去,孙之獬看来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活该!


后世的人,往往以为,团练是清朝才有的。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就是借助团练出人头地的。其实,唐朝以后,各朝都有团练的说法,并不是清朝才有的。明朝的团练,是按察使和兵备道的管辖范围。一个知府,是没有能力亲自艹作这件事的。否则,有拥兵自重的危险。


但是,现在天下大乱,各地的按察使和兵备道,根本忙不过来,也没有多余的钱粮,去办什么团练。所以,尽管有这样的制度,大明朝却没有几个团练兵。登莱巡抚杨文岳,为了保险起见,决定让孙之獬组织一千的团练兵,加入到镇压张准的大军。至于钱粮什么的,自然是孙之獬自己解决了。


登州战兵迟迟不到,的确有些古怪。没有人知道,为什么闻香教会主动和官兵干上。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闻香教这样的行动,简直是自寻死路啊!以前,闻香教起义的时候,都是挑选官兵力量最薄弱的地方,突然爆发,然后在官兵反应过来之前,大捞一把,迅速远遁。这一次,居然面对面的和战兵对上,实在是太反常。


张准也不知道原因。


所以,他只能在鳌山城,静静的等待结果。


然而,他等来的,居然不是官兵的消息,而是鞑子的。


“大人,田横岛的鞑子出动了。”


耗子急匆匆的赶来,向张准报告。


“田横岛?”


“鞑子?”


张准霍然站起来。


田横岛的鞑子,居然又出动了。


这帮家伙,真的是不甘寂寞啊!上次上岸袭掠了一次,袭击了大片的地方,还焚烧了莱阳县,搞得登州府是灰头土脸的,半个山东都震动了。结果,这件事还没有完全过去,鞑子居然又再次上岸了,还是冲着鳌山城来的。


忽然间,张准有点想发笑的感觉。舒布鲁的想法,看来和自己有些不谋而合啊!得知官兵要来攻打浮山城,张准便抢先动手,攻占了鳌山城,让官兵的围攻,无从发起。现在,鞑子可能推测到,自己在占领鳌山城以后,极有可能会对田横岛发动进攻,于是,鞑子也准备先下手为强,向鳌山城进攻,将鳌山城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这样一来,张准想要进攻田横岛,就没有了鳌山城这个极好的出发点。


幸好,没有人说张准和鞑子英雄所见略同,否则,张准就要郁闷去了。什么时候和鞑子英雄所见略同了?不过,这个舒布鲁,还是有点战略眼光的。如果他被动的在田横岛上面等待,张准在鳌山城的实力,只会越来越强。相反,要是主动发起攻击的话,说不定还有挽救的机会。


对于张准来说,鞑子在这个时候出现,其实并不是最理想的情况。最理想的情况,是鞑子继续呆在田横岛。张准完全消化了鳌山卫的各种资源,再次扩军,水兵的实力,也得到有效地增强。然后集中重兵,按部就班的对田横岛发动猛烈的攻击,将他们彻底的消灭。这样的战略,是最保险的,基本上没有失利的可能。


然而,鞑子的突然行动,打乱了张准的计划。鞑子这次上岸来,无论是否能够得手,对鳌山卫的百姓,对鳌山卫的田地,都是极大的祸害。尤其是即将成熟的粮食,被鞑子这么一搞,恐怕要减产三成以上。本来可能得到缓解的粮食压力,在秋收以后,可能继续存在!


只要想到鞑子对各地的破坏,张准就气不打一处来。鞑子搞建设不行,搞破坏的本事,却是世界一流的。妈的,抓到这些鞑子,一定要用世界上最残忍的方法,将他们慢慢的折磨致死。他们实在是太可恶了。和他们讲仁慈道德,绝对是脑残。只有血与火,枪与剑,才能让他们明白某些事理,明白某些人是他们惹不起的!


“具体说说,什么情况?”


张准沉静的说道。


鞑子来势汹汹,张准反而越发的冷静。


鞑子越是疯狂,说明他们距离灭亡越是不远。在这个时候,自己要做的,就是冷静的看准机会,给鞑子最致命的一击,将他们彻底的送入地狱。只有死了的鞑子,才是好鞑子。


以前的鞑子,对于岸上的风云变化,基本上是不理睬的。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实力,应对任何的变化。就算是朝廷调集大军,要进攻田横岛,他们也有足够的实力防守。田横岛鞑子全盛时期,足足有五六百名鞑子,上千名的二鞑子和汉歼的。但是,现在,鞑子不行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