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青云记 > 第四十七章 斥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七章 斥责

  青云记

第四十七章 斥责


除却李东路和赵广二人之外,在场的其余诸位王公大臣也一边聊着天,一边各自心中打着小算盘。在座的诸人之中,如赵广一般爷孙同在大殿中的也不少,如大学士李东路、杨自和,还有勤国公向河等等,他们的孙子也和林南一样,在宫中随侍。向河也还罢了,向家自他往下,几乎都走的是武将一脉,少有人从文,因此他现下没怎么热心,倒是看热闹的心思居多。李东路和杨自和虽也有些小心思,但他们为官日久,因此也还看得开些,反而是在场其他的一些文官,心头有些发热。


中秋赋诗,等于是命题考试,但这等路数的诗词对从文者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了。尤其是对于长于南书房的诸位皇子来说,更是司空见惯之事,即便是最讨厌文辞的九殿下明勇,也能像模像样地写上几句。


启元帝和诸位臣工一边喝酒闲谈,一边坐等。时间不大,太子明仁率先放了手中的狼毫笔。李东路与杨自和相视一笑,同时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微微趋前待要细细观看。


纸上墨迹未干,散发出一股清幽的墨香。白纸黑字,字迹如龙飞凤舞,笔意挥洒中透着圆润,并没有丝毫张扬地意调。李东路只粗粗一看,便转向旁边的杨自和,与此同时杨自和也带笑看着李东路,笑道:“如何?”


李东路拈须一笑:“太傅大人岂不是明知故问?以子贤兄的大才,太子殿下的睿智,又岂会有不好的?抛却诗文不论,单是这手字观之,便已有子贤兄的风骨了。”


“哈哈!”杨自和听得满脸是笑,连连自谦:“丰之兄谬赞了。太子殿下睿智仁和,又得诸位学士悉心教授,其中丰之兄也受劳甚多,我可不敢居功啊!呵呵!”


二人略一对答之间,陆续亦有皇子完成了诗句,启元帝这才放下了手中酒杯,双手负后慢慢踱到了太子明仁身旁。


明仁躬身一礼:“父皇!”


“嗯。”启元帝微微颔首,并未多说,目注案上诗卷。


“秋夜月升天,碧辉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恍惚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启元帝方才念罢,身旁李东路、杨自和和范宣等一众文臣便已纷纷称颂起来。此时中秋诗会便算是开始了,寿康宫前殿内,列位王爷和大臣们都离了座位,有的端着酒杯,纷纷来到启元帝身旁,欣赏太子的诗作。


吴王端着酒杯饮了一口,赞道:“好,好诗!”


启元帝转身目注吴王,道:“哦?吴王觉得此诗好?”


吴王道:“正是。‘秋夜月升天,碧辉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恍惚人间世,攸然是玉京。’皇上,几位大学士面前,臣可不敢说懂诗,但太子殿下这整首诗读来,透着一股爽气的意味,似乎什么烦恼都没啦!”


杨自和在旁边接口笑道:“吴王此言甚是,常言道秋高气爽,太子殿下之诗,倒的确是得了一个爽字。尤其是‘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两句,更让人有耳目一新,涤胸荡魄之感。”


启元帝连连点头,赞道:“好,好!好一个‘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九霄净……万景清……嗯,若真能做到这样,倒实是我大建之福哇!如此……才正是我建朝京都气象么,嗯?”


“是,皇上圣明!”以吴王为首,列为臣子齐齐躬身应是。


启元帝面上带着笑,高声道:“明仁这首诗做得好,不愧是当朝太子,众位兄弟之楷模,朕要赏,来人!”


钱海早就在一边等着呢,闻言立刻从墙边将身子朝前挺了挺:“奴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