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驸马传 > 第262章 卧龙李二(计算机修理完毕,补充落下章节,更新的慢了可以开骂,本月不要月票,本月的更新数量没有脸面在要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2章 卧龙李二(计算机修理完毕,补充落下章节,更新的慢了可以开骂,本月不要月票,本月的更新数量没有脸面在要票)

  驸马传

朝廷之事颇多诡异,更有许多不便为人知晓之处,关于两淮水患一事,并非如李二所想象那般是地方官员隐匿灾情不报那么简单。


淮河水患其实早已是有的,王麻子秀才初次传递信函时候乃是淮水泛滥之首次。 自去岁以来朝廷下大力气整治淮河,真个是用了大心思的。 然地方官吏趁机而起,视淮水为肥肉一块,相互勾结,以治淮之资中饱私囊,或偷工减料或强行摊派,以“豆腐渣”工程蒙骗过关,还不到淮水大汛之时,“固若金汤”的淮河大堤便多处决口,泗州、宿州、濠州等地刚刚交工的淮河堤坝决口处不知有几。 黎庶遭难百姓水火,然地方官员却不敢上奏,依旧是大言不惭的说甚么“两淮治理卓然,百姓安居乐业”。 同时严密控制各地百姓,不许流亡逃灾,各地官吏也是十分的默契,不约而同结成“攻守同盟”,将淮河水患这般泼天也似的事情生生的捂住。


孰料七月大汛之期,淮水暴涨,本就松散不堪的地方不光是决口几十处那么简单,整个淮水中下简直已是捂堤防可言,滔滔淮水直泄而下,以富庶著称的两淮顿成汪洋。


淮水中下两岸,两路七州灾情不堪,已不可控制,地方官吏惊骇之下,一面以种种理由强力弹压百姓,严防“流民四散”;一面上奏朝廷“淮水小患,不足为朝廷之虑”。


神宗皇帝并非如隋炀帝那般不顾民生,也不似大明正德帝那般胡闹。 看到大力治理之下的淮水依旧“小患”,便是清楚淮南两路是出了事情地。 虽还不清楚两淮路的灾情到底如何,却绝对不会盲目的相信那些地方官员的所谓“小患”。


淮水泛滥向无“小患”之说,两淮路为大宋赋税重地,朝廷也是分外的在意,神宗皇帝已然命滁州扬州等地地方调拨银钱粮秣,淮北一带由徐州调集部分粮秣赈济。 然如今对契丹之战已是箭在弦上。 容不得从北方的京东两路、河北诸路抽调人力物力,更兼两淮灾情容易引起民心浮动军心不固。 这便才是准了两淮“就地安置灾民,严防灾民转流”之说。


大宋历经灾难,最是清楚灾民流动的危险,在很多时候,流动地灾民极易演变为暴民。 万千受灾之民和暴乱之间在很多时候只是缺少那登高一呼罢了。


如今李二将淮南灾情公之于世,世人皆是知晓,对于随时可能展开的北线大战实在是 没有丝毫地好处。


精忠驸马却不晓得朝廷里的这些个勾当:“官家既是早知淮南两路之灾。 何不早赈以安黎庶?”


李二一再的提及淮南,神宗皇帝极是不快:“淮南为我大宋要害,如何能够坐视?孤已然调拨粮秣,两浙路福建路也颇多粮秣,旬日即至。 驸马虽颇由忧民之心,却不知情,此时不若停刊……”


既是朝廷早已有了安排,确实不必在那邸报上大肆宣扬。 在李二印象中,神宗皇帝虽是急功近利还是很又几分作为,断断不会无视两淮。


然世间之事多不在人之预料,令所有人都不曾想到的大事终因急功近利这四字而起,也终于因此断送神宗皇帝性命,此为后话。 按下不表。


且说李二应承下神宗皇帝之言语,言下不再邸报刊载两淮水患之事,神宗皇帝面色稍缓,寻个由头抽身而走。


李二亦是不愿在宫中久留,行礼作势欲去,却为延安郡王赵煦所拉扯的住了:“驸马……驸马莫急的走哩,容得工夫说道一回的吧。 ”


“延安郡王欲说道个甚地事情?”


延安郡王赵煦年纪还很是幼小,最是镇不住气势,就势拉了李二在座:“方才观得那《三国传》一文,颇多疑虑。 还望驸马不吝赐教……”


赵煦虽是郡王。 终究算是李二的半个君上,如此这般的言语。 真个是十分的客套。 李二急急的施礼:“郡王由甚的疑虑,李二知无不言。 ”


“今日看到空城计的段子,颇有些个疑惑的。 观那司马懿其人,虽是终逊诸葛卧龙一筹,端地是有大才大能者。 易司马懿之智,理应看破卧龙空城计谋,若是披坚执锐倾力破城而入。 纵是卧龙肋生双翼也难逃拖。 只若擒的卧龙,蜀汉休矣,灭蜀吞吴之计可城大半。 此等战果实在值得冒险一搏,若是换做我是那司马仲达,必然全力攻城生擒诸葛。 ”


“便是这个的么?”李二微微一笑,看来赵煦还真是幼稚的甚了,完全不晓得其中利害。


“驸马所书之《三国传》可谓煌煌巨著,天文地理兵家战阵无所不包。 而空城计却是写的太过虚假,难免为美誉之瑕,令人生憾……”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